
职称是引导行业人才队伍发展的“指挥棒”。2月27日,记者从江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该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将突出品德为先,并注重临床实践。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江西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江西省人社厅会同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经过2年的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1+2”政策文件,即《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江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条件(试行)》《江西省卫生基层高级职称申报条件(试行)》。江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将迎来新变化。
《意见》实施后,江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将引导医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会看病、看好病上。《意见》提出,对长期在基层服务、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破除“四唯” 鼓励医生钻研医术
过去职称评审中,“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问题客观存在,尤其是“唯论文”问题,给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了一定负担。“为此,《意见》坚持‘破立并举’,引导医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会看病、看好病上。”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程朋介绍,改革坚持破除“四唯”倾向。
据悉,江西省实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突出品德为先。把医德医风放在人才评价首位,充分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鼓励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钻研医术、弘扬医德、匡正医风,不断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宗旨意识、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程朋介绍到,在坚持破除四唯倾向方面,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对在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不将人才荣誉性称号等“帽子”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
同时,注重临床实践。以“干什么、评什么”为原则,突出医生看病救人的本职工作评价。
设置病种覆盖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中医专业设置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等特色指标,科学准确定位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强化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履职的工作量考核,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引导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回归本职、深耕专业,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推行代表作成果评价。不将数量与价值直接挂钩,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学术专著、论文、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中医重大理论创新、古典医籍挖掘成果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评审。
基层医师护师,可提前参加“中级考试”
职称是引导行业人才队伍发展的“指挥棒”。遵循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卫生健康行业实际,《实施意见》提出创新评价机制,分层分类开展职称评价,充分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人事处副处长(外事办负责人)但志亮介绍到。
但志亮提到,卫生高级职称按医疗机构的类别,分省市、县区和基层三类实施评价,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对于省市、县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结合申报人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专科特色,重点考核其医疗卫生执业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
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承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以及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工作情况。
同时,坚持向基层倾斜。为推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下沉,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符合江西省基层卫生工作实际的职称评审制度,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踏实工作。
对长期在基层服务、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的卫生中级职称考试。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
将中医药师承教育与职称评审衔接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处处长江蓉介绍,《意见》以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为目标,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设立体现中医特色的评价标准。着力构建以中医思维、临床能力、中医药研究为评价标准,突出中医药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业绩,把是否做到中主西随、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以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和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处理疾病的实际能力以及师带徒等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在中医药人才晋升工作量要求中,设置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调剂中药处方( 医嘱)数、膏方制备和中药煎煮工作量等特色指标。
其次,推行中医药人才分级分类评价模式。在职称评定中对中医药人才给予倾斜,推动中医药人才职称晋升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设通过比例。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西医学习中医培训考核后提供中医药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审。将中医药师承教育与职称评审工作相衔接,完成全国或省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的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晋升职称。
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问题一直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药品配备少、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医保用药限制更是让许多患者不得不频繁往返于不同级别的医院。2024年以来,随着内蒙古、湖南等地率先取消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医保用药限制,这一政策变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为基层医疗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政策背景:从限制到松绑的转变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受到多重限制。例如...
为了加强我国肺癌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肺癌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全面提高肺癌领域医师的技能及诊断水平,2024年3月3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主办,石药集团支持的“肺癌规范诊疗中国行——2024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指南巡讲北部站”在哈尔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雁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天津市...
国家医保局在线集中答复了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医保的相关内容,涉及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商业保险等群众关心的内容。国家医保局表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百姓看病就医负担。十年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已赔付超7000万人。 国家医保局表示,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目前,17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在售产品超过5000个...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正式发布!部分项目申请指南附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申请人在申请2024年度科学基金项目之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及与申请有关的通知、通告等。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与《条例》和本《指南》有冲突的,以《条例》和本《指南》为准。申请...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不利的遗传学异常也成比例增加,预后越来越差。而老年AML患者常面临化疗耐受性差、缓解率低的困境。近年来,随着AML分子机制的深入揭示,一系列靶向治疗药物获批上市,老年AML的诊疗模式已经转向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策略。其中,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艾伏尼布(IVO)单药或联合阿扎胞苷(AZA)为IDH1突变老年AML患者...
3月6日,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开幕式在上海市举办。该竞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28个省(区、市)和建筑业央企的211名选手展开技能大比武,同台竞技、各亮绝活。据了解,此次竞赛是建筑行业的国家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设置焊工、装饰装修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3个竞赛项目,按照培训学习、理论考试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如何在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的同时,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笔者认为,这对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丰富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代,教育的内涵显然是不同的。在科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剥离的背景的今天,一个亟待我们解决的问...
近年来,各地卫生高级职称评审陆续加入发表科普文章这一条件,这对于即将参加评审的各位医务人员,可以说是一个新机遇。3月20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组织全省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激励机制,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图片来源:甘肃省卫健委《意见》明确:鼓励所有医疗卫生人员开设个人健康科普新媒体账号,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向广大群众...
医学综述在撰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综述的质量、准确性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及其避免方法,并附有实例说明:常见错误一: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避免方法:在进行文献搜集时,应确保使用全面的检索策略,包括使用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检索多个数据库,并查阅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此外,还可以利用参考文献追踪法,即查阅已找到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发现更多相关文献。实例:假设你正在撰写一篇...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管理活动,涉及不同执行机构的执行人员。若想要公共政策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行政部门在执行前,需要对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序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研究出可行的方案。同时,行政部门也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监督,并针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控制,以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优化。 一、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缺...
影响因子:2.188
影响因子:0.360
影响因子:0.710
影响因子:1.670
影响因子:0.470
影响因子:0.645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