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墙保温技术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瑞典和德国,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我国采用外墙保温技术已有多年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数亿万平方米的工程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并能够满足节能50%、节能65%设计标准要求或更高节能标准要求。但是,从目前已完工的墙体保温工程质量情况看,无论是墙体外保温工程,还是内保温以及夹芯保温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耐久性不强、裂缝、结露霉变、鼓涨脱落等,其中裂缝问题最为突出。
(一)外墙内保温构造。外墙内保温是将保温隔热系统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建筑物结构分处于两个温度场,建筑结构受热应力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使结构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形成裂缝。结构冷(热)桥的存在易造成局部温差过大甚至产生结露现象,受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极易造成墙面发霉、开裂。
内外混合保温构造。内外混合保温是在施工中,将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采用内保温。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然而,混合保温对建筑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的损害。
外墙夹芯保温构造。外墙夹芯保温做法就是将墙体分为承重和保护部分,中间留一定的空隙,内填无机松散或块状保温材料如炉渣、膨胀珍珠岩等,也可不填材料做成空气层。该做法在北方严寒地区有一定比例的应用。此种墙体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外墙外保温构造。随着近几年外保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国家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的应用不断扩大,并得到主管部门、专家、开发商及住户的认可。由于外保温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自然界的热应力、水、风、火及地震的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外保温具有的有利于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改善墙体潮湿情况、增加房屋面积等明显的优势,外保温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并将成为主流。但是,外墙外保温构造也存在着保温层脱落、开裂、渗水及墙体饰面涂料的龟裂等质量问题。
(二)黏结层脱落目前已成为保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势头。在对全国众多脱落现场的勘察及问题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黏结面积不足30%;黏结中发生流挂造成局布空黏或虚黏;找平砂浆与主体墙空鼓,特别是长时间渗水,容易发生持续性空鼓和空鼓面积扩大,使保温层连带空鼓或局部破坏;保温板表面荷载过大,极易直接剥离保温层造成脱落;对负风压抵抗措施采用不合理,极易形成某些保温板块被风压破坏而空鼓、脱落。同时,还要注意黏结时间的长短问题。
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对现场质检人员进行培训,在对保温层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要清楚各种材料的特性及现场的检测方法。在施工时对黏结的面积进行控制,对使用的黏结材料不要过多地加水,对现场墙基面进行界面处理时,对正负风压较大地区防护措施采用黏结及铆钉加固共用并尽量提高其黏结面积,对黏结材料的时间上进行试验对比,对厂家的实验室进行实地考核。
(三)墙体饰面层龟裂的原因主要是采用了刚性腻子,腻子柔韧性不够;采用不耐水的腻子,当受到水的浸渍后起泡开裂;采用漆膜坚硬的涂料,涂料断裂伸长率很小;腻子与涂料不匹配;在材料柔性不足的情况下未设保温系统的变形缝。
建议采用抗裂外墙腻子。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裂防裂作用,其抗裂基理是由高达5%的纤维抗裂层和高弹性外墙专用弹性乳液组合而成,纤维含量高消化了外保温腻子层中由温度变化大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分散了来自基层裂缝的各种应力,弹性抗裂的性能把基层的细小变化控制在变形之内,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龟裂的产生。
外墙抗裂腻子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和良好透气性,其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可以让空气分子从里向外透出,由于其良好的分子结构可以阻止水份子的进入。减少基层水份子的存在,可有效防止抗裂层水泥砂浆的碱化反应,延长其使用的年限,从而使外保温长期发挥其节能的作用。
总而言之,外保温是一门新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质量的把关及监管的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加强外墙保温技术抗裂、防火、耐候性、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粘贴面砖时,还应研究保温面层粘贴面砖的安全性,有效控制外墙保温工程质量,做到工程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不留隐患。
中新网7月31日电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对外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31日表示,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不法“套路”、假冒伪劣等产品。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记者问: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现就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审工作背景根据《北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本次评审将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与行业贡献。就像衡量一棵大树的价值既要看年轮也要看果实,评审既关注从业年限,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评审对象范围本次评审面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包括:高级医师(需具备10年以上临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中小城镇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枢纽。本期论坛探讨的话题,对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
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抗贫血药物赛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据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领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门槛,成为制药企业必争之地。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口服制剂凭借其便捷性和高患者依从性,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份额超过60%。铁剂口服液:老药新生的市场密码作为抗贫血药物的经典剂型,铁剂口服液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焕发新生。其主要成分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通过直接...
1、引言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工业建筑的节能减碳成为热点、难点、重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现象较严重,建筑自身的节能也是亟待解决。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是新常态、新要求下的全新理念和技术方法。根据当前的建筑节能要求对工业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施工是保证工业建筑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建筑建设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的相关规定。在建筑设...
2024年7月4日,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中科院Q1,IF:12.2)在线发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刘圣博士为第一作者,张铭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最新研究,这项研究首次探讨了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对血液中微塑料水平的影响,在PCI后,患者血液中的微塑料水平显著增加,增加的微塑料主要是PA、PE、PU和PET,这与在PCI器械上检测到的微塑料类型一致。这证实了PCI会导致...
摘要:与传统现浇式住宅相比,装配式住宅建造更为复杂,需要多项统筹兼顾。文章基于精益建造的新型项目管理理念,以星江湾项目为例,从项目组织、设计和施工阶段等3方面介绍该项目建造实施情况,重点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智慧工地平台、工法样板楼、灌浆施工等进行说明,表明精益建造在设计优化、施工指导、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并指出下一步研究改进方向。关键词:BIM“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精益建造装配式住宅项目管理1...
高考选考科目调整、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启动2023年高考报名,记者整理发现,2023年多项高考招生政策迎来“末班车”,2024年起,一系列高招政策将进行调整。 2023年是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高考招生环节中选拔。教育部规定,自2024年起,高水平艺术团改为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20...
2023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暨中国一流科技论文世界影响力评价论坛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特别整理出了一份“2023年全国医药卫生类电子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行榜”,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希望这份排行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核心影响因子:期刊评价前两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的次数,用于测度期刊学术影响力。核心总被引频次: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
摘要:结合某采用钢框架+空腹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超高层建筑伞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面临的钢结构构件分段、超重巨柱吊装和转换层钢结构吊装技术难题,形成了基于最优工效的构件分段技术、数字化预拼装技术、大型钢结构吊装技术和转换层底部临时支撑技术,有效解决了多工作面、大吊装量条件下复杂形制钢结构施工施工效率与质量管控协同的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随着超高层建筑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建...
影响因子:2.4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2.2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