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游戏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儿童身心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是儿童英语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游戏教学 儿童 英语教育儿童
儿童英语教育的对象一般是 3-12 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扬(“五好”),如何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既不违背他们的天性,又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呢?游戏就可以做这个桥梁。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而游戏满足了儿童的天性,游戏教学则把许多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游戏活动,实现了“寓教于乐”,达到了教育与娱乐的双重目的。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游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教学手段,在游戏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平等、温馨、合作的气氛中充分的活动,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儿童良好的心理环境基础上。游戏的心理环境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出一个使儿童感到安全、温暖、宽容,便于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环境,用各种方法使用操作玩具和游戏材料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游戏教学有利于体现儿童的主体精神,让其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游戏教学的优势主要在于使教师通过儿童的动态活动以及他们在集体竞争中的表现发现儿童的自觉心理、情感、意志、组织纪律性、性格、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等所表现的心态。游戏中的猜测性、趣味性、对抗性等因素满足了儿童的“五好”心理,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身心处于愉悦状态,这时是他们学习效率最佳的时候,并且游戏教学淡化了教学难点,儿童学习没负担,学习信心增强,有利于儿童建立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通过游戏让儿童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比老师直接说教的效果要好很多。游戏的不断开展,也在鼓励着儿童不断地去尝试,尤其对是一些天性比较内向的儿童,在轻松的环境里有助于他们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积极开动大脑,不断地提高智力水平,从而进入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游戏设计的特点
儿童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表明:游戏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游戏对儿童心理的满足程度,游戏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设计游戏要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游戏的设计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1. 目的性
设计游戏时要先明确游戏的目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在游戏规则上也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操练,每个游戏均应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是句子游戏还是单词游戏,是训练听力还是口语表达能力,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切不可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否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如:你能听见吗?(Can you hear me?),即老师读句子,学生如果听见,则说:“yes”,听不见则说:“no”,接着可以视情况增加难度,学生如果听见,则重复或者翻译句子,或者用这句话中的一个单词造一个句子等。这个游戏通过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向学生输入一些与课文句型相似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重复,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句型的创造性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率。
2. 适宜性
游戏本身有难易,进行游戏时必须按照其难度差别,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游戏的可操作性,做到由易到难、步步为营、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游戏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宜,太难的游戏多数学生做不了,会导致游戏操作失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了又不能激发兴趣。针对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安排最适宜的游戏。如男生比女生多一倍的班级就不适合玩男女生对抗性的游戏,因为显失公平,失去了游戏的意义;每组人数不同的班级在玩打电话(phone call)的游戏时就要先调整好每组同学的人数等。
3. 猜测性
儿童对未知世界永远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喜欢挑战,通过游戏的猜测性可以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如:魔力猜词(Magic guess), 即老师看一眼板书,让学生猜测老师心中的那个词,谁猜的对就是和老师心有灵犀的学生。这种游戏倾向于照顾相对比较内向、掌握知识相对较慢的儿童,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4. 竞争性
即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进行游戏设计。例如将儿童分成几组,儿童在游戏中都希望取胜,因而十分关注游戏的结果,此时注意力较集中,学习效率较高。游戏教学则利用儿童关心游戏结果的间接兴趣,达到逐步掌握英语知识的目的。如:高低声跟读(High and low voice),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对抗的游戏,就是传统教学中的跟老师读。老师大声带读的时候,学生就要小声跟读,老师小声带读时,学生要大声跟读,并且可以加上动作,学生大声读时起立,小声读时坐下,配合良好的奖罚机制,活跃了课堂,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对抗中对新知识达到一定的重复学习次数,从而强化初学新课的记忆。
5. 趣味性
儿童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儿童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趣味性是英语教学游戏的基本特征,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如:角色扮演(Role play), 就是让学生学习表演性较强的课文片段后分角色表演出来。课堂上可以多请几个同学上来表演,学生表演的同时要用英语说出这句话,让其余的同学参加打分,得分最高者可得到奖励。这种全班互动教学,调动起学生的运动记忆和表演欲,可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并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三、游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游戏是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如果老师和学生要充分地参与教学游戏,并且做到比较成功,应该注意:
1. 注意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这是保证游戏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所说的准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 道具的准备:包括实物、录音机、卡片、板书、录音带、录像带等。
(2) 知识的准备:每个游戏的进行都对儿童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老师要有预见性的在游戏前做些简单的小游戏。
(3) 心理的准备:游戏前要对儿童把游戏规则讲清楚明白,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渲染一下气氛,让学生既兴奋又期待,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
2.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公平性
好胜、好表扬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中的竞争机制给儿童无限的激励。儿童非常在意游戏的结果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不公平的结果会让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产生对老师的排斥心理。因此在游戏操作时,老师应注意:
(1) 游戏的设计要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多创设体现合作性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2) 要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切不可歧视差生或者发音较难纠正的学生,还要注意后三排和老师黄金视角以外的学生;
(3) 有的游戏难度不一,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以适当地照顾较慢的学生,把游戏时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游戏的设计应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与学生水平相当的游戏,太简单或太难,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 注意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性
有的游戏在进行时,由于其本身的对抗性比较强,学生好胜心切,就更容易注重游戏的结果,而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老师做游戏前应该心中有数,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游戏前要对游戏规则交代清楚,如何评分,奖惩的制度一定要明确;
(2) 对游戏规则的贯彻要坚决,尤其是对违反纪律的一方,不可有制不依。
4. 注意游戏操作的时间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游戏时间。时间过长会使儿童的学习兴趣下降,过短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儿童的游戏时间长短既要参照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也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及教学内容加以安排。
5. 注意游戏实施的多样化
和一般游戏不同的是,游戏教学中游戏是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再好的游戏,玩过几次,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必须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同一个知识点地突破再不同阶段可以用不同地游戏。比如:Snow white is taken far away. 在新课时可以利用分角色表演(Role play),复习课时可以根据句子的节奏性进行分组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分别起名:Snow white, is taken, far away. 老师点到名字的组同学全部起立,如有一人表现不对,就可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6. 注意游戏后的总结
课堂游戏后一定要注意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复习知识点,了解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确定在以后的巩固练习中需要进一步强调的地方。另外老师还要总结游戏操作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为以后完善游戏积累经验。
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正日益受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它“习之于嬉”的教学方式,开放活泼的课堂气氛都为儿童英语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教师应善用游戏教学,开拓儿童的思维,激发其兴趣,促进儿童对英语学习由兴趣向志趣的转化,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是21世纪教师成长的必然趋势,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不仅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还会对教师自我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明教育信念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塑造当代教师的教育信念,以期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更加的快速有效。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行为 信念,在哲学上所指的是人们对某种观点...
文章根据处理某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净空断面为14.0m×5.0m,曲墙复合式衬砌结构。按新奥法施工,进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或超前锚杆、钢格栅拱架成洞。隧道特点:①隧道地处丘陵地貌,山坡坡度约为10°~3...
针对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涉及的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需水预测方法、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配置一般原则等概念或方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性地提出了这些概念或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随后又陆续发布了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从市场角度分析“就业难”,努力开拓扩展学生的就业面,既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应尽之责,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活动已经非常普遍。由于没有专门的机器人教育专业,使得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机器人方面的师资处于接近真空状态。在师范类院校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为基拙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也为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带来了新的思考。师范院校开展智能机器人要形成一种师范模式,重点在对学生进行机器人教育指导能力的训练。 一、引言20世纪90...
在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今天,高师的教育教学仍处于传授专业知识、训练教学技能的低层次状态,师范生的学习也多为被动接受式。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向,要求教师率先自主发展。师范生自主学习体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诉求,确立成为自主型成长教师的学习目标;掌握实践性知识学习策略、自我反思的学习策略、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等自主学习策略;形成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我们民族要复兴。必玄要有健康奉健全的国民,国民要有民好的习谊,鱿必常妥t视素质教育养成教育。 1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最重要?不言而喻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10,爱情、事业、名誉、金钱等等,都是“1”后面的“00,一个数在"1”后面的“0"越多,...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从其总体应用效果来看不容乐观。文章探讨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现有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水乎培训和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必须重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才能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已经基本...
为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以打造“湿润海河、清洁海河”为主线,把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放在十分重要位置。补充完善以往规划成果的不足,更好地协调各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发挥规划的整体作用。对原规划进行修订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在规划修订过程中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海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教训.吸取其他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十一五&rdquo...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依赖程度日益增强,采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去识别安全风险,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风险评估工作的操作模式,指出了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阶段,简要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分析方法。 1风险评估概述近些年,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预防信息风险、避免信息风险成为了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不少企业团体、商业机构、政府组织都请了专业公司进行了风险评估。 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20
影响因子:1.1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20
影响因子:1.5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