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的幼儿 艺术 教育 取得了很大的 发展 ,无论是参与接受艺术教育的幼儿数量还是质量较以前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这成绩的背后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艺术教育内容选择过于单一,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缺少融合沟通,远离幼儿的生活,游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来源挖掘得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艺术与游戏,艺术与艺术教育及“游戏精神”内涵的分析认为,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来改革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会使艺术教育内容能丰富更完善,会使艺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发展。一、游戏与游戏精神
1、游戏与艺术,游戏与幼儿艺术教育
当我们在考察艺术的起源的时候,发现游戏与艺术有着深刻的渊源,“儿童艺术:游戏的孪生姐妹。” ①他们之间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是艺术的雏形,艺术是游戏的高级形式,当游戏发展到高级形态时,不再称之为游戏而是艺术了。鉴于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游戏与艺术也是常常交织在一起,“幼儿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或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艺术”②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内容。
2、游戏精神的内涵
对于游戏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因为游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很难用一种判断性的方式给他下一个定义。当笔者进一步考察游戏时发现所有不同种类的游戏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也只有具有这些特质的活动,才能称之为游戏,这些所谓的特质即从游戏活动中提炼出来最能反映游戏活动最本质的,核心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游戏精神”。关于“游戏精神”有人从儿童文学创作,文艺学,教育学上进行过相关研究,综合前人的论述,本人认为“游戏精神”具有如下特点:“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愉悦的精神; “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游戏精神”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 “游戏精神”是一种平等的精神。详见本作者 论文 《试论“游戏精神”的内涵-----从幼儿教育的视角》发表在《科教文汇2009年9期》。
二、以“以游戏精神”改革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它们是根据各种社会为学校规定的目的和目标而设计的……是构成一个具体过程的学习对象。”②总之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开放、创造的精神。因此在这种精神观照下的艺术教育在组织幼儿艺术教育内容时不仅是单个艺术门类,还可以是多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所采择的内容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的来源不仅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事先预设的,也可以是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敏锐地捕捉来自幼儿生活和兴趣中突发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内容,生发出新的更适宜的活动主题,使活动主题呈现动态、灵活的特性。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把游戏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吸纳进来,能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内容。为此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艺术教育内容应该有以下特点:
1、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
“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愉悦、创造的精神,是幼儿生活状态的本真的精神反映。幼儿的生活是自由、偷悦的,进行艺术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需要。因此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以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艺术教育内容,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创造。同时,幼儿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的生活的,艺术教育是幼儿真实生活体验的反映。因此艺术教育内容应该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多采择那些充满幼儿生活气息的题材为教育内容,选择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年个十时毫作为教育内容。这样一方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 规律 ,另一方面也能够照顾到幼儿的兴趣及满足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自由,愉悦的情感需要。众所周知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人的生活世界,建构起人与世界的活泼、生动、富于教育意义的关系,改善人的生活品质,充实人的生活与人生,把教育与人的生活统一起来,在教育与人的生活的整合中建构人的各种素质。培养人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幼儿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将满足幼儿的基本学习需要以及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以《孔雀的生日》为例:活动的设计是围绕为庆祝孔雀的生日展开的,幼儿动手制作蛋糕、装饰孔雀漂亮的羽毛、给孔雀唱生日歌,然后大家一起围着孔雀翩翩起舞。就这样在幼儿熟知的活动情节中,展现他们许多平时隐藏着的艺术潜力,将幼儿学到的成果学以致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因为艺术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联,幼儿容易获得成功感,愉悦感,从而拥有学习艺术的信心,就这样在生活的情景中幼儿从中既学到了艺术的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2、幼儿 艺术 教育 内容走向综合
“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的、自由的精神,因此在它的观照下的艺术教育内容应该是各艺术门类自由往来,自由创造,相互交融的。艺术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定位于单科艺术知识的灌输和某一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富有创造性地将不同的艺术门类相互交叉,选择融 音乐 、美术、舞蹈、戏曲等整合为一体的教育内容。同一教学内容中幼儿自由地,创造性地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这样就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好。其实“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声音、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各自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③由此可见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就象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多种感官通道融合为一体,为幼儿艺术综合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的直接体验,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会得到 发展 。因此综合式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能够为幼儿艺术才能的表现创造良好的环境,艺术学习不再局限于音乐就是纯粹的音符、旋律,舞蹈就是单纯的动作练习,综合式的艺术教育内容就是融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幼儿在其中能够自由的载歌载舞,吹拉弹唱,是“游戏精神”的充分彰现。
3、教育内容既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根据活动发展需要随机生成
“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的,平等的精神,因此在这样一种精神观照下的艺术教育内容应该是动态的富于变化的和创造性的。能够平等关注到不同幼儿需要,教育内容既可预设也可随机生成。但是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就已经预设好了,只是等到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进行表演,毫无创造性可言。若教师根据本班本园的特色,生成指向每一位幼儿的艺术内容,就能够更好地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尊重其独特的智力特征。比如,教师原本预设以唱歌、跳舞的内容方式为活动主题来庆祝“六一”,表达幼儿的快乐感情。大部分幼儿按照幼儿预设的内容载歌载舞的,煞是高兴,但是教师注意到少部分幼儿并不很积极主动的参与歌舞活动,一问为什么,幼儿说:“我喜欢画画,不想唱歌、跳舞。”这时教师就可以灵机一动随机要求幼儿以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这样很 自然 的就生成了的新的教学内容。当然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生成教育内容也并不等于教师被幼儿牵着鼻子走,教育内容毕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目的性是教育内容永远抹杀不了的特征,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因势利导,不露声色地随时把幼儿拉回到“正轨”上来,从而使师生生成内容与教师预设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这种教师预设与随机生成的艺术教育内容就是“游戏精神”的高度体现
4、将游戏本身进一步纳入幼儿艺术教育内容
游戏是“游戏精神”的物质载体,特别是对于幼儿,游戏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游戏的生活,是一种富有“游戏精神”的生活。在幼儿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艺术,处处存在着游戏,处处闪烁着“游戏精神”的光芒。“早期的艺术活动,就是人类闲暇之余的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与艺术总是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对于早期幼儿来说,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游戏与艺术是融合一体的。比如一些民间游戏本身就是民间艺术,幼儿经常玩的一些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都富有浓厚的艺术气息。特别是一些歌舞类表演游戏,皮影戏等就更是纯粹的艺术了。就是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体会到了艺术的元素,体会到了艺术的美感。在这样一种张扬充分张扬着“游戏精神”的游戏与艺术糅合的过程中,幼儿对艺术的把握,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得到了提高。因此,幼儿艺术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把游戏本身作为艺术教育内容纳入到里面来。
师范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扎实的英语学科文化素质,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从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与从师技能、教师教育理念以及重视英语微格教学训练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从师素质。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这样...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对传统学习观的一场革命,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这对各种层次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人学习者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具有丰富的人格化经验,这使得成人学习具有独立自主性、整体一致性、追求现时性的特点。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成人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对传统学习观的一场革命,对各种层次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建构...
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随着20世纪以来的几次基础教育改革,美国的教师教育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也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体制虽被外界普遍认可,但仍存在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和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美国小学;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1美国教师教...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施的新课题。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出了参与一一体验一一探究一一创造的新教学模式。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
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但两种语言在非音质音位表现形式、功能上都存在共同点。 语言在利用音段音素组成一个表义系统的同时,也利用一些伴随音段音素的非音质音位语音现象来表示某些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意义。非音质音位对比的目的就是要比较这些非音质音位中语音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的形式有什么不同,涉及的范围有什么不同,发挥的功能有什么不同。本文打算从这三方面对比英汉语做个对比。 一、非音质音位...
】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基础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阐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模式,大胆创新考核办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在现代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器物浸润教育、制度规范教育,强化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教育,需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征的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在分析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工具软件对隐性知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构建出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在网络中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一、隐性知识及其...
铁电材料是~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通过罗息盐时期一发现铁电性、KDP时期一铁电热力学理论、钙钛矿时期一铁电软模理论、铁电薄膜及器件时期~小型化四个阶段阐述了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提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铁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它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以及电光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重要特性,可用于制作铁电存储器、热...
影响因子:1.5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751
影响因子:2.931
影响因子:2.090
影响因子:1.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