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已成为我国 发展 经济 的重大战略。许多企业 已经认识到名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财富。
本世纪是名牌竞争的时代,名牌打天下,坐天下的商战格局已见端倪。有关资料表明,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向名牌产品集中,约 20%的名牌企业控制了80%的市场份额。可见,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财富。在世界市场出现了跨国名牌企业的兴起,如:可口可乐、IBM、索尼、奔驰、松下、波音、飞利浦等世界名牌大企业,年销售额较低者约 100亿美元,较高者达到700亿美元以上。名牌产品畅销不衰。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加人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新的经济格局。许多企业认识到名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打造,我国已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如:“海尔”、“健力宝”、“五粮液”、“雅戈尔”、“娃哈哈”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以名牌战略为武器,一马当先,成为市场潮流的王者。那么何为名牌?名牌为何有如此魅力?如何打造名牌?让我们透视企业名牌心理,看看名牌的庐山真面目。
一、名牌的含义
经济界普遍的共识为:名牌是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名牌企业三个层次的总和。名牌产品以高品质、高特色性、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为特征;名牌商标就是名牌产品的商标,是 现代 企业驰聘商场的巨大无形资产;名牌企业是名牌产品和优秀企业素质的统一体,它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独特的良好企业形象。
从名牌的定义我们发现,名牌自始至终指向消费者。即名牌的实质是消费者的名牌,它在消费中得以萌芽、培育、成长和壮大,若名牌是树,则消费者是名牌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源,企业则是植树人。
二、名牌的心理效应
名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始终如一地将品牌的理念、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联结起来,及时地将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偏好,产生特定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品牌忠诚。
1.名牌的光环效应。由于消费者的经验定势,对名牌商品的品质有很高的认同和信赖。名牌产品所体现的高质量,独特的功能,完美的款式,响亮、易记、新颖的品牌及名称,美观、简洁的标志,精美的包装以及购买名牌产品时所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信贷,免费送货、安装,保换,保修等,无疑给名牌商品载上了美丽的光环,使之熠熠生辉,给消费者创造了消费信心,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在心理上形成名牌高品质的美好光环效应。
2.名牌的魅力效应。名牌给人以神奇的魅力,使人趋之若鹜,实质上反映了企业名牌定位突出个性特征的策略和设计。凡名牌产品都有准确的个性定位,这种定位或者是心理的、精神的,或者是情感方面的。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可口可乐”99%都是糖和水,只有 1%才是真正的 “可口可乐”风味的东西,其要诀在于定位的巧妙。通过广告渲染,“可口可乐”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料,而且成为年轻人无拘无束,活泼热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广告已经使 “每饮一杯可口可乐,就增加你一份热情”深入人心。名牌的突出个性正是产品的魅力所在。
3.名牌的情感效应。这是对名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定势。消费者由认同名牌到信赖名牌,升华到喜爱名牌,达到对名牌的移情,产生美好的情感效应。以名牌为时尚,以名牌为荣耀,追名牌,赶名牌。如今名牌商品异常走俏,各种名牌专卖店,顾客盈门。名牌给消费者提供了消遣、欢乐,使消费者兴奋愉悦,使其成为一道精神大餐。人们需要名牌来显示自己的优势或掩饰自己的缺陷,表现自己的身份、个性、修养、审美、品味,唤起美好的联想、记忆及情感。因而人们喜爱名牌,追求名牌,对名牌情有独钟。
三、构建企业名牌战略的心理策略
1.企业名牌战略的定位
定位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定位并非对产品采取什么行动,而是指要针对潜在的消费者心理采取行动。品牌定位是勾画品牌形象和提供价值、利益的行为,以此使目标消费者理解和正确认识某品牌的个性和特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独特的形象,以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别开来。企业名牌的定位是产生名牌心理效应的核心,它好比车轮的中轴,而企业的经营、营销、公关活动好比辅轮,都应围绕这一核心。
企业名牌定位的重要因素是品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突破。一个品牌沉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品牌塑造的重心所在。品牌中的文化传统部分,是唤起人的心理认同的最重要的内核,有时甚至作为一种象征、一种理念,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未来品牌的竞争能力,实质体现在品牌对文化传统的融合能力。主要体现为:品牌与文化传统的价值,如真、善、美的融合,以及融合文化传统后的品牌与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融合。海尔在美国市场的 Highhair,在法国市场凸现可爱的海尔兄弟造型,在非洲市场隐去这对只穿裤衩的海尔兄弟,只以Hair标志出现,都体现了品牌的文化融合。而在我国本土,其 “真诚到永远”的企业理念,已被消费者认同。 文化是品牌定位的灵魂,而品牌定位是品牌文化的具体表现,是营销灵魂。产品定位直接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准确、鲜明的定位,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辐射力、吸引力。可以切中消费者的记忆深处,巧妙地传达本 企业 及其品牌最引人注目的利益点,并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为企业品牌定位的基本方法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从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与消费需求等方面为品牌寻找到一个有力的位置,突出给消费者带来的直接利益和好处,然后综合运用品牌的营销要素占据这个位置,获得较持久的市场份额。 2.CI视觉识别的导入
CI是 英文 “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可译为 “企业形象识别”或 “企业身份”、“企业特征”。用以表达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特色与差异,从而使消费者对单个企业的产品或整体形象有一个清楚、准确的辨别。 中国 CI设计专家驾懋华认为,CI是 现代 企业对企业自身的 MI(经营理念),BI(活动识别)及 Ⅵ(视觉识别)进行系统的设计,统一的传播,以塑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获得内外组织的认同,从而提高竞争能力的经营战略。
CI设计是企业孕育和创建名牌心理效应的基础。CI中的MI在实践中应具体化为企业名牌营销理念,是名牌的形象战略的核心,它可以通过 BI和 Ⅵ两个方面得以体现。BI主要通过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企业通过组织内部活动如服务规范、服务水准、职业道德的 教育 和培训、创建优质工作环境等为员工制订一套规范的行为方式,在营销或公关等外部活动中以鲜明、一致的规范化行为,树立综合、统一的企业形象。相对于BI的动态识别,Ⅵ则是一种静态识别形式。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识别方案传递企业信息。据心 理学 研究表明,个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视觉接受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 83%。因此,在塑造名牌形象的过程中,视觉识别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标准色、标准字、象征图案,宣传口号、标语等用来统一的视觉形象设计,有意识地创造一种体现企业个性化、具有独创性的企业品牌形象。通过CI导入使消费者对企业、商品有更形象的识别,从而产生名牌心理效应。
(三)CS顾客满意目标的追求
CS是英文 “Customer Saitsfaction managing”(顾客满意经营)的缩写,它从顾客需求出发,打破传统的“市场占有率”模式,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 “顾客占有率”的行销导向。顾客满意,是 CS的基本精神,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的,将企业生存维系在顾客满意之上,是以外部导向为特征的营销致胜的策略。CS经营法就是一种以顾客需求分析为出发点的营销策略,它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品牌不断进行 CSI(顾客满意指数)和CSM (顾客满意程度)测评与改进,以产品和服务品质优化使顾客满意度最大,进而达到顾客品牌忠诚的目标,使企业经营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当代顾客需求十分丰富的情况下,企业仅仅提供实体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提供包括实体产品、服务和信息在内的一切东西,即一个全面解决顾客问题的方案,最大范围地、最深层次地为顾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利益,帮助他们达到最为满意的结果。CS顾客满意是产生名牌效应的终极目标。
4.名牌的创新与保护
名牌是流动的,没有长盛不衰停止不动的名牌,因而名牌心理效应也是流动的。要确保名牌就要不断从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不断创新与挖潜。如果把名牌比喻成浮出水面的冰山,质量则是隐没在水面下的冰山根基,没有厚实的根基,冰山便会从水面上消失,因此企业创造名牌、 发展 名牌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创造质量优势和质量特色的质量战略。名牌产品所体现的高质量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综合指标体系,它包括产品的技术质量、工艺质量、材料质量、外观质量、功能质量、包装质量、高科技含量、服务质量等许多方面。因此,名牌效应的创造不仅是生产的结果,而是产销一系列环节的高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不仅确保核心产品的质量,而且确保形式层次和延伸层次的产品质量优势。
要确保企业名牌还要建立全新的服务观。良好的服务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这里所讲的服务,不仅是指围绕企业产品所进行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而是把整个企业定位为 “服务业”,把向 “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作为企业的最终产品”的观点。正如日本的CS专家武田哲男所主张的那样,企业应该成为 “幸福提供业”,也应该成为 “满意提供业”。企业应本着这种大服务观的要求,去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最大限度地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这是企业创造名牌心理效应的关键。
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源头,做好投标前成本预测: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市场竞争;市场调查;成本预测;实现效益 施工企业没有持续中标项目的能力,就谈不上生存与发展、更谈不上效益,项目投标前成本前评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预想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水平预测。投标前成本前评,应...
档案网站是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新的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新的形式。档案网站是档案部门在互联的公共信息网络上建立的站点,它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和相关服务,构成公共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部门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部门面向网络世界的窗口。档案网站的名称和域名是在网站的页面最先出现的,能够反映档案网站的建设水平。 笔者通过网站浏览的方式,对各省、市...
学科馆员制度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实施的一种创新服务形式。以河南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为案例,就实行这项制度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参考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的同时,时该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学科馆员制度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一种创新服务形式,它以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成为用户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对学科...
企业并购作为21世纪投资的重要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失败的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欠缺一个合格的尽职调查。本文详细分析了尽职调查工作中的误区,以期对今后的并购案例有所启示。 并购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它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导致企业合并或兼并的商业行为。企业并购不仅是实现企业改造、产权重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企业资源...
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概况和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阐述了学科馆员参与学科建设的有效措施。 学科馆员制度化是国际图书馆先进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是各学科深入发展的需要。从1950年美国最先开始试行到现在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国内从1998年清华大学首家实施至今也有了近十年的历史。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广与实施,有利于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学术性的需求,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
摘要:笔者通过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就企业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一套可行的人力资源策略作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新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人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的创造力成为企业核心的发展力,这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无可争议的真理。谁拥有最多最强的人才,谁就是市场的胜者;微软、思科、联想、宝钢等,哪一家不是拥有数千名高级技术开发或管理人才。但对于这些人,也最令企业管理者头...
通过对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利用与开发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各项措施。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获得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化、电子化资源迅猛增加。由于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传递速度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内容十分丰富等优点,使得各高校图书馆日益重视电子资源的馆藏建设。我校图书馆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电子资源的...
分析了大学图书馆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提出了大学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设想;尤其对大学图书馆服务育人应包含管理育人、交往育人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一切以“读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一直以来是高校图书馆的指导思想,然而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图书馆提作为大学育人体系中的一环,通过提供优质资...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脱胎于“现代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其精神实质如去中心化、多元主义、不确定性、微小叙事、消解权力的中心主义等诸多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正在逐渐渗透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促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朝向三个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反映项目成本的动向,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低耗,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
影响因子:4.489
影响因子:0.420
影响因子:11.555
影响因子:0.879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0
影响因子: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