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推动下保持稳定发展和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核心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和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引言
企业并购最早发生于在19世纪后期的美国,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购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以及许多新必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并购浪潮席卷了全球汽车、金融、电信、传媒、医药以及石油等诸多行业领域。从现代经济发展史来看,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而迅速发展成为规模庞人的企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甚至认为,没有一个美国人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儿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展成长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推动下保持稳定发展和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核心能力及其特征
l990年,Prahalad&Hamel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概念。他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基于Prahlad&Hamel的研究,Barton(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使本公司区别于其它公司,亓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足一种行动能力,是一个组织长期形成专有能力,从而为顾客提供价值关键所在。Synder&Ebeling(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成本进行,而正是这些独特持续性活动构成了公司真正核心能力。国内较早提出核心能力的吴敬琏(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在对核心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学者们对其特征也进行了分析。Scott·A·Snell总结有关观点后认为,核心能力具有6大特征:(1)价值性。包含核心能力的产品可以让客户以更低价格亨受产品带来的价值,或以同样价格能享受更高价值,芹l最终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2)独特性。核心能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许多竞争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就不存在;(3)不可模仿性。企业核心能力应具有壁垒特性,不被其他企业模仿;(4)不可替代性。寻找替代品或替代路径是竞争者在模仿对手不成功时的另一种尝试,而核心能力的不可替代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最强有力的武器;(5)延展性。核心能力应具有延伸和拓展的功能。延伸指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拓展则是指开拓新产品和服务。核心能力应可以使企业在原有领域中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也可以为创新、拓展新的相关市场提供支持;(6)动态性。企业核心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动态演变是一种客观必然。
三、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战略
核心能力是企业产生经济租金的源泉,它使得企业在相关业务领域或市场能够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培育、构建和拓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企业快速成长以及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基本途径有3种:一是通过企业组织内部的长期积累,逐步形成核心能力;二是与其它企、建立战略联盟,获取核心能力;三是并购其他企业,扩展企业边界,掌握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并在并购后实施有效整合,从而获取核心能力。其中,依靠内部自我发展企业核心能力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积累、学习过程,需要巨大的投人,成本较高,还往往受到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内部资源的限制,并且可能由于耗时较长而丧失市场机会或技术机会。同时,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可能使得企业在构建核心能力的整个过程中要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而通过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将有助于企业获得互补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核心能力,但由于战略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松散,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联盟很难长期维持,而企业也缺乏对于联盟成员及其核心能力的有效控制,难以形成稳定的核心能力并获得由其而产生的长期经济收益,还会面临联盟破裂后企业资源外流的潜在威胁;相比之下,并购则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迅速获得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同时也就取得了对于目标公司战略性资源的支配和控制权,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必要的核心能力要素,实现核心能力的复制和转移,并可以通过对资源的重组和整合而使核心能力得到稳固和强化,获取核心能力所带来的长期经济租金。
魏江等(2002)认为,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资源过剩和资源稀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并购行为的发生。资源过剩背景下的扩张行为表现为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实现核心能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并购行为则表现为通过获取战略性互补资产实现核心能力的构筑和培育。通过并购,实现企业核心能力这样一种非竞争性资源的双向转移和整合,即并购企业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过剩”的核心能力拓展到目标企业,使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企业可以获取被并购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知识、资源和技能乃至核心能力,在吸收、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当企业不具备核心能力或丧失了核心能力,缺乏竞争优势时,基于核心能力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并购从其他企业获取它们已经形成的核心能力,并运用于并购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绩效;当企业处于建立核心能力的过程中时,或已经初步形成了核心能力但尚未具备明显优势时,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战略目标是通过获取互补资源和外部独特资源,使其与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相结合,加快企业核心能力的构筑,或进一步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及其优势;当业已拥有核心能力时,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战略目标是通过并购籽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转移到被并购企业,拓展和延伸核心能力的运用边界,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获得更高的回报。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核心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和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加速,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和顾客价值的创造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许多以前实施了过渡多元化并购的企业发现其经营绩效并没有困为多元化而得到明显改善,并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以后,采取了分拆和剥离的归核化经营战略(祁顺生,2002)以及相关或有限多元化的并购战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理论和经营战略的认同和贯彻。
从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创新应注意的问题及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现状和启示等5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网络信息 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教辅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在高校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
以湖北大学图书馆为例,从资源整合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图书馆与院系(所)资料室资源整合所面临的问题、整合步骤及整体效益进行了探讨,并就全校范围内对实现文献、人力资源整合共享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院系(所)资料室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湖北大学图书馆通过馆室资源的整合,探索了一条适合本校校情的办馆路子,初步完成了对院系(所)资料室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等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并取得...
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美、英等国在国防采办中推行知识管理的成功做法,提出了我军在装备采办工作中应重视知识管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组织机构、配套的硬件设施及运行机制,以促进装备采办工作的创新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对知识的管理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和管理学家们的重视,实行知识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提出:&ld...
结合集美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的具体实践,从采购准备阶段、采购进行阶段、使用跟踪评价阶段三方面论述了电子资源的规范化采购。 论文关键词:电子资源;采购;大学图书馆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迅猛发展,购买各种商业性数据库、电子期刊库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选择、如何决策也成为图书馆采访人员面临的新难题,电子资源采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电子资源采购全过程可...
从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对知识管理的管理包括实施环境、策略与做法、阶段与步稼两大方面村知识管理进行了用释。 自从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达文波特(T.H.Davenport)1997年所著的《营运头币只》("WorkingKnowledge")一书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知识管理在国内外均引起了强烈反响(m。知识管理的思想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一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两方面内涵的更深...
并购成为企业获得战略竞争力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战略手段,如今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然而对于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本文从人力资源整合误区入手,提出了人力资源整合模型,并就有效实现模型进行了策略探讨。 一、人力资源整合中的误区 (一)人力资源整合开始得过晚,并缺乏周密的计划 并购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交易缺口,二是转化缺口。前者可以通过并购谈判,讨价还价来弥...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领导者的管理活动,而文秘活动则是随着领导者的活动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它的历史和领导者的管理活动一样也是源远流长的。人类社会几千年,两者相伴相随,相辅相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维系和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造就出诸多新兴的产业和行业门类。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突破了原来以行政手段为主体的模式,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意义,分析项日干系人间的相互联系,沟通与效率的关系,以及沟通的一些关键要素,并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沟通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项目沟通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九大知识领域之一,项目沟通管理在成功所必须的因素—人、想法和信息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性连接。在项目管理中,沟通是一个软指标,其所起的作用不好量化,沟通对项目的影响往往也是隐形的。但是,沟通对项目的成功...
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应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人作为一名成本管理者,认为应重视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管理的环境是成本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目前市场环境来说,市场已明显进入了“微利”时期。因此,企业几乎不可能依靠高价格获取利润。计划体制下的“节能降耗...
以所选的10所中关大学图书馆为实例,详细调查研究了其为网络用户服务的具体服务项目及其服务形式,通过和美国大学图书馆在某些方面的比较,找出中国大学图书馆所存在的差距。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网络用户;服务 1引言 随着Intemet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图书馆作为科学信息的集散地,正努力借助新兴的信息技术来完善其获取方式,用户也一改往日亲自到馆查询所需资源...
影响因子:2.183
影响因子:0.740
影响因子:3.151
影响因子:0.700
影响因子:0.300
影响因子:1.490
影响因子:1.992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