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从信息化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进行风险驱动因子分析,为风险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引言
面对信息化项目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渴求,石油销售企业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信息化项目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如何准确地识别风险,找出风险的驱动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驱动因子,为风险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1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风险驱动因子分析
1.1环境和资源影响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支持,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项目环境与资源影响风险驱动因子:
①环境支持度。即目前的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石油行业总体状况是否有利于该信息化项目的开展。
②技术支持度。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必须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即社会上以及比较普遍使用了的技术,而不应该把尚在实验阶段的新技术作为考虑的依据。
③资金支持度。即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有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开发后盾,保证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完成。
④基础设施支持度。即石油销售企业的基础设施,如现有技术水平、设备设施、加油站网点建设等,要能满足信息化项目的要求。
1.2内部管理体制风险驱动因子
内部管理体制风险驱动因子主要指石油销售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如组织结构、信息流程、企业文化等是阻止还是促进了信息化项目的进行。
1.3信息化系统兼容性风险驱动因子
引起信息化项目系统兼容性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区域公司信息化项目与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系统是否有冲突;该信息化项目能否在集团公司的信息系统下运行;该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内部子系统能否兼容;在两个系统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有没有办法来减少或缓解这种冲突等。
1.4加油站作业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加油站作业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营销模式和作业流程两方面。目前我国80%的加油站业务靠油品销售,只有20%的加油站同时经营便利店,在作业流程方面大多数石油销售企业均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流程,顾客满意度是评判加油站作业流程好坏的关键,在实行信息化项目以后,应该体现以客为尊、员工满意、倾听顾客意见、提供良好服务为宗旨,努力实现顾客服务流程再造与优化,吸引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提高企业的销量与效益。
1.5安全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①与QHSE管理体系的紧密结合。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以着眼于持续改进、着眼于事故预防、立足于全员参与为原则,紧密结合石油销售企业QHSE管理体系,实现质量保证、无事故、无污染、物职业危害的目标。
②信息化项目运行稳定性需求。加油站的运行都是全天候的,系统的稳定性是项目开发应首先考虑的因素,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应满足运行稳定性的需要。
③信息化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在石油销售企业,加油站生产信息是最主要的基础信息,不管是经营业绩分析,还是工资薪酬的设定,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要用到这个基础信息,可见石油销售企业对信息化项目的运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④信息化项目系统反映速度。建立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石油销售企业内部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共享,并且要反映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该信息化系统的反映速度将是影响整个系统的重要因素。
1.6客户关系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进行,要时刻体现以客户为中心,规范化、技巧化的服务现场管理,包括油品质量管理、加油站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信息管理和加油站人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客户服务需求的满足和客户关系管理需求的满足两个方面。
1.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①企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信息化项目最终要在各加油站和管理中心实施,这就会面对公司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如加油站操作工、油品调运人员等,这些人一般不具有太多的技能和素质,对新事物的理解也需要较长的时期,因此在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分析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最终用户的素质和能力,不能脱离基层人员的现实能力。
②员工关系管理。石油销售企业注重以绩效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团队,因此在进行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时,要注重企业文化在项目中的体现,做好石油销售企业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等员工关系管理。
1.8成品油供应链管理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反应速度的竞争。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会改善和提高成品油的供应链管理现状;另一方面,如果不了解石油销售企业的成品油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就不能设计出适应企业运作的信息化项目。成品油供应链管理风险驱动因子主要包括对成品油供应链现状的满足和供应链流程规划的合理性。
2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阶段风险驱动因子分析
2.1信息化项目质量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①价值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满足。即该信息化项目是否支持石油销售企业投资管理、WVA、战略管理,对财务会汁、管理会计,以及企业内部协调结算,在项目建设阶段是否较完善的融合了这些子系统。
②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的满足。该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是否面向知识市场,支持文档管理、办公自动化、员工自助服务、业绩管理以及将来的企业知识生成与传播管理。
③物流管理系统的满足。息化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系统面向企业内部运营,支持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分销管理,同时还应该支持运营计划管理、作业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④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满足。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要面向供应市场,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协调设计、协同供应、供方与组织的协调计划等需求。
⑤客户关系管理的满足。即该系统是否面向消费市场,支持与消费者协同销售、协同市场、协调服务。
2.2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①项目进度控制情况。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准时性,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石油销售企业应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对该项目加以控制,因为项目进度的延误将直接导致信息系统的质量,这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②项目成本控制情况。信息化项目成本的多少,也是衡量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石油销售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阶段,要严格按照理想阶段的成本预算指标,对项目代理方的项目开发成本进行控制,项目的代理方有时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会在项目质量方面降低标准,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对此石油销售企业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3项目规范性控制风险驱动因子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期的规范性主要是指项目代理方和企业自身人员工作流程的规范性、项目阶段性工作报告的按时提交等方面。
①项目成员工作规范性。即项目开发人员是否按照立项时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项目开发。
②阶段性成果反馈情况。信息化项目大多是多个子系统的融合,可能会包括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加油站现场管理系统、油品仓储系统等,这就要求在信息化项目开发中期,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
3结束语
本文依据项目的生命周期对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进行了归类分析。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风险,对各风险因素起决定性控制作用的主体是石油销售企业;而项目实施阶段,对各风险因素起决定性控用的主体是项目的代理方。因此, 这种风险因素的划分方式就实现了项目委托方与项目代理方的分离, 从而为项目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有利保障。
企业信息化推动了网络财务的发展,网络财务的发展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企业若要实现全面信息化,必须走一条以网络财务为目标,循序渐进的道路。要从企业内部出发,实现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管理,跨越企业的边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协同。 一、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做出决策,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水平。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
企业并购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实现并购的最大效益,而且可以影响并购后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是纳税筹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并购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涉及的权益法、购买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涵义、特点及其税务效应进行分析,以探索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空间。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企业间的并购发...
纳税服务是税收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服务主体为满足服务对象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税收权利的需要而形成的税收行政行为,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我国目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健全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对于提高我国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进程,以德治国,以德治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各项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
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价值链优化为出发点,从基于价值链制定企业并购策略和进行企业并购后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并购整合运作,为优化和整合企业价值链、促进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代企业资本运作的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价值链企业并购整合 一、价值链与企业战略并购 运用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组成的,包括以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
特许经营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我国反垄断立法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而富有意义的课题。特许经营中的限制竞争行为主要有六种具体表现形式,对其规制首先要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其次要选择适当的立法模式,明确列举特许经营中被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建立特许经营的豁免制度。 一、特许经营中限制竞争行为的现实表现 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知识资源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中的知识是建筑企业知识的重要来源,由于项目一次性的特征,使得项目中的知识随着项目竣工、项目团队的解散而流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文章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的功能目标,分析工程项目中知识流失的现状,阐述工程项目中知识管理的困难,构建工程项目中知识管理的支撑体系。 知识流失在建设领域经常发生,项目中知识的流失主要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定位和战略的制定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想要在中国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时,制定适合自身并适合当时环境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四大快递业如今已在中国的市场各占一片天地,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他们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等硬件条件外,还科学地运用了远瞻性的目光制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总结FedEx、UPS、TNT和DHL做强的原因,从战略、业务核心、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了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明显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从实际出发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制国家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于探索这种关系的新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问题现在已是一个令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在理论界引起广泛讨论并争论颇多的问题之一。全球化的定义颇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财务信自、的质量由于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国家立法开始加重对信息质量的鉴定师—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投资者、债权人因利用财务信自、遭受损失而起诉注册会计师的案例急剧增加:以至有学者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诉讼风暴”(李若山、何红1999)这种无节制的诉讼不仅耗费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精力和财...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的分析,在借鉴外国先进经脸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银行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一)自有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低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自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颁布(巴塞尔协议》以后,资本充足率成为国际银行业衡量银行经营稳健性及抵御风险能力的主要指标,(银行家》杂志从1989年也开始将全球1001)家大银行的排名标准由资产...
影响因子:2.765
影响因子:3.681
影响因子:9.34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4.903
影响因子:0.430
影响因子:0.71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