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 道德养成教育 中西方 目标
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观和道德品质培养方法。养成教育是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根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由于长期以来各个国家,以及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再加上教育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和继承性.因而中西方国家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如培养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感,做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等。
一、通过“学会做人”的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素质
“学会做人”是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首要目标。“学会做人”即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做,其核心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做人”教育时,要突出两个重点——道德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德教育,这是“学会做人”教育的基础,也是一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素质和好公民的基础工程。一个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缺乏起码社会公德的人,首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人”更无从谈起。
我国古人很重视未成年子弟的“做人”教育,如《弟子规》中对儿童的言行举止、生活细节等都规定得非常详细、具体:“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建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以德为本的“做人”教育也予以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德教育。美国设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德育机构.对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及社会公德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规定有:不能大声喧哗,彼此谈笑要压低嗓门;排队等候,遵守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垃圾要丢在垃圾箱里;待人有礼貌,讲文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新加坡教育发展总署统一编写了《好公民》教材,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等各方面的教育。同时新加坡还坚持常年开展“礼貌运动”和其它类似运动,以加强国民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鼓励人们“处世待人,讲求礼貌”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文明人”。
二、培养具有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合格国民
中西方都注重未成年人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所谓核心道德价值,就是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或重要的道德素质.它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中起着的基石作用。就我国而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核心道德规范主要有“y-”及“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具体到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主要就是《弟子规》中所提出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今天我们提出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核心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O字“基本道德规范”及“五爱”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曾先后提出“四主德”(即“明智、勇敢、节制、正义”)和“勇敢、节制、宽大、高尚、温雅、恳切、诚实、谦恭、明智、公正”(即所谓“十美德”)的要求。西方历经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们仍然把“四主德”和“十美德”作为做人“重要的或基本德行”。
近代以来,不少国家也提出本国公民所须具备的几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如美国国会认可的青少年核心的道德价值观是:“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负责”等。英国认为。小学生应掌握四个核心的道德观念: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1991年1月新加坡发表的白皮书提出:学校和家长应对青少年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核心是培养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青少年能正确处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家利益为主体的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具有本国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合格国民,是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共同目标。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流传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我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从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张载的“同胞物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从古到今,爱国主义如同一条长河,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并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等。中国在近代落伍了,但中华民族从未屈服过。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一系列的斗争与革命就是一次次的爱国主义运动。反过来.这一连串的运动又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江泽民同志也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党也多次强调,只有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他们从小树立起热爱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才能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责任公民”.即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公民。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的十大任务时.就特别强调学校应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其中“爱国”就放在首位。在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讲如何热爱国旗,他们认为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中小学校,每一间教室都挂有国旗和学校所在州的州旗。每一天的每一节课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国旗肃立,右手置左胸前,神情虔诚,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通过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心中形成了强烈的“美利坚民族意识”。
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方文化圈的国家也都十分重视从小抓好公民的爱国主义道德素质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新加坡规定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升国旗教育,常年累月,持之以恒,让幼小的心灵逐渐树立对国旗、对国家的神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及为了国旗、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不惜牺牲的献身感。日本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作为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主要是指爱国、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土山河、热爱本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并且要效忠天皇,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为国尽忠。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26706.2/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26706.1/
建构主义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最新的教学理论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新的挑战。开展基于问题学习的策略研究,对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问题学习;策略 随着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系统的论述了自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特征、课堂教学中引入自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自主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评价等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皮”缩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姻铁、电力、水泥子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本文在解释软件项目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出软件项目管理的局限性,进而说明应用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最后从软件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以及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具有多级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各个领域需要用软件系统扩展和提高自己的业务。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产业,研制出了不同的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完成的项目管理活动分为管理活动和...
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消防设计,并阐述了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一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述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东北侧,南侧为文庙街,东隔马家沟与红旗大街相望,场地地势为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22000,总建筑面积:50291.28rri(不包括闷顶部分3820.12耐);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主体建筑6层,局部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33.302m...
文章从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出发,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及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动向,概述了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总结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三所重点师范院校在当前形势下采取的发展策略。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发展策略;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2007年,教育部开始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经历了l0年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后,国家重新恢复对师范生实...
本文根据笔者参与过的公路旧桥加固与管理经验总结,结合目前省内多数公路旧桥加固与管理的方法,有关加固与管理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桥梁;旧桥加固;管理 河南省鹤壁市的公路旧桥一般都具有一个通性:荷载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的特点。从技术资料分析,大多数桥梁是三不知:①不知基底地质;②不知基础深度;③不知隐蔽部分的尺寸。从桥梁技术状况分析,由于河床屡遭洪水冲刷,河床底部加深,桥梁墩台基础外露、冲空,产生...
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呼唤建筑设计师关注生态建筑设计。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
本文结合某小区工程项目,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从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并详细地阐述了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顶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4.360
影响因子:2.330
影响因子:4.538
影响因子:2.180
影响因子:7.4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