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最终目标,提出“十佳”班委的指导性、激励性、目标性建设与管理机制,并对其设置意义和运作方法进行讨论。
在成功组织的管理要素中,一支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管理核心,或者说,组织的核心影响力,对组织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助手的班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验过某种学生干部角色的孩子,一般要比普通学生进步快,在后期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适应性也更强,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多。可以说,目标性班级管理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把“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引入班级建设与管理中,对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养成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1“十佳”班委设置目的
中职学校的和谐德育,从学生角度讲,应定位于适合这个群体特征的教育方法;从社会角度讲,应定位于使这个群体养成适合未来职业准入要求的培育手段。“十佳”班委就是基于此而设置的。
(1)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和谐德育、不断改进教育与管理机制的进程中,在班级层面,建立了和谐班级N’项创建机制,在学生个人层面,拓展并完善了“人人做品优生、三好生,人人当十佳生”的成长激励制度,但在学生干部管理层面,仍然停留在“优秀学生干部”评比上。用和谐德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原则来考量原有的班干部管理机制,仅仅是对某个独立角色的评比制度,是对学生个体的归结性激励,没有上升到班干部队伍管理与建设的层面上,也不能完全体现有目标的过程性成长教育理念,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其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在保留对班干部个体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基础上,以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干部队伍建设为基本承载,增强了班干部团队管理意识,拓展了班干部管理内涵,其和谐德育的功效而显得饱满和有力。
(2)“十佳”班委的概念更加强调了班干部作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性、团队性,强化了成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使命感,提升了优秀学生干部评比的意义,让评比变得少些功利与唯我、少些形式与浮躁,让每个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合作中的快乐、感悟踏实中的平和、理解付出中的获取、领会挫折中的福祉,以此强化未来职业人的素质。
(3)“十佳”班委建设与管理机制不但融入了班干部团队潜在的价值诉求,还承载着班集体成长的共同愿景。对每一个学生干部来讲,因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得自我管理意识更加强烈,自我教育的行为更加自觉;对班委、班级来讲,班干部工作成效,既与班委每一个成员的素质有关,也与班委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有关,又与全班同学的配合、支持密不可分。班委只有把负载着全班同学最基本利益的神圣责任,真诚、负责地承担起来,民主、公正地履行起来,才能获得班级多数成员的信任、理解、支持与配合。所以,做好班委、当好“家”的第一要任,就是在能力所及的前提下,通过班级建设为获取“人心”做好铺垫。实际上,我校和谐班级“N,,项创建机制、以班徽班训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催化了“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的产生,而“十佳”班委作为和谐德育体系的重要元素,对促进和谐班级建设、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也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2“十佳”班委建设的具体运作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包含“十佳”班委评选条件、活动具体要求、评选办法和原则等具体内容,是集指导性、激励性、目标性为一体的班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教育手段。
(1)根据“十佳”班委的设置条件,从班干部基本职能到动态管理,从队伍管理制度到和谐班级建设,从班干部以身作则到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从班级建设活动到资料整理收集,从班级特色性管理到学生个性化成长,在内涵延伸上,应力求做到教育引导的“两个树立、三个学会、四个结合、五个懂得”,即,使班委成员树立大局和全程意识,树立反思与创新意识;学会在规范行为中实现效益管理,学会在主动学习中养成好习惯,学会在正视挫折中解决问题;注重基础建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班委活动与学生会、学校管理运作相结合,统一规范与个性包容相结合,学生主体与班主任指导相结合;懂得助手与榜样的关系,懂得自身发展与团队成长的关系,懂得激励与鞭策的关系,懂得挫折与成长的关系,懂得现实与长远的关系。
(2)在遵循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十佳”班委建设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体现教育的指导性、建设的激励性、过程的动态性、发展的灵活性、体验的真实性、成功的共享性和实践的实效性。具体来讲,与和谐班级创建相同,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这一活动初始的指导与培训,班主任应承担起全程的引导与教育工作。即在每年10月完成对上一学年学生工作总结表彰的基础上启动本项活动,对高年级以鞭策激励促进再建,对新生班级以示范展示带动班级初建;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为实践阶段,期间对新生班级进行包括“十佳”班委、班徽班训创建等内容的班级建设与管理培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放展示等活动,并通过班级管理月总结、学期中段总结等动态性过程,给予达标指导;每年7月至9月为总结评比阶段,评比结果在全校公示;每年10月为表彰阶段。
在具体申报要求上,全校班级都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决定是否申报开展“十佳”班委创建活动,但申报的班级,必须以创建和谐班级为前提。申报班级必须做到:一是要进行班干部动员及召开主题班会,制订班级创建方案,经全班通过后将方案在教室公示。二是要根据班级实际,建立达标管理制度(可融合到班委管理制度中),全体班干部通过。并通过开展“十佳”班委创建工作调查分析(形象管理)等管理活动,及时做好改进、调整工作。三是应重视过程的实践意义,追求创建中自我成长的真正价值,杜绝走形式、弄虚作假。四是积极倡导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在为“十佳”班委建设营造良好活动氛围的同时,教育管理者需将其纳入学校和谐德育体系中,在制度、物质层面上予以支持,如在教室文化建设中,增加“十佳”班委工作活动角、事务公示栏、校园网“学生干部平台”;在活动中,可以借鉴“一助一”活动,如开展“十佳”班委汇报与交流会活动等。
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十佳”班委建设与考评机制的设置与运作,不仅是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加强,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
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本文从课堂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出发,紧紧抓住课堂德育渗透这一重要渠道,阐述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德育是高等院校的首要工作,为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每个学校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摘要:师范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扎实的英语学科文化素质,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从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与从师技能、教师教育理念以及重视英语微格教学训练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从师素质。 关键词:高师 英语专业 从师素质 教师教育理念 微格教学训练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用英语表达交流,最后达成一致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探究性学习特征的角度,对教师教学行为改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学阶段实践探究性英语教学的一些做法。 小学探究性英语教学,指的是在小学英语课中.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实...
摘要:预算绩效评价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改变传统预算资金观念、贯彻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程序较为复杂、操作驱使规范的环节。文章关注高等教育领域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分析高等教育领域施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预算绩效评价环节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展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预算绩效,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绩效评价是把经过分解落实的预算规划目标与部门、责任人的业绩考核结合起...
分析了传统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指出为了实现水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应采取统一的、综合的和优化的给水排水规划。通过合理选择各类水资源及供水模式、优化配置给水排水工程设施,能够达到满足用水、减少污染、提高效益、降低费用的目的。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严重,除了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一些中心城市规模过大等原...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立、创...
建构主义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学习观为.学习是认知主体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分析了目前高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英语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的水平和能力。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皮亚杰认为.个体...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助性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
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对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需求,文章对国内外的有关调查成果进行了分析较,借鉴国外在图书情报学教育方面的改革经验,提出了缩小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距离的对策。 1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实践培养有用的人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不断面临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为社会各界输送了不少人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图书情报学...
《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印刷工程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该课程整体知识理论布局的基础上,认真探究提高《印后加工技术》课程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分析了课程的特点,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
影响因子:3.95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641
影响因子:1.27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00
影响因子:0.320
影响因子: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