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模仿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完善物理课堂目标教学的操作体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教学观念的更新,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认知型、“独奏”型、封闭型、统一型的传统教学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课堂教学,积极建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物理知识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接受教师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模式,必须创造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整个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人类物理规律及物理知识构建正确的理解,使课堂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思维场所.本文以初中物理“电功”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体现这一思维理念.
1以旧导新弓f导学生确立新知识的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直接先驱皮亚杰认为:对客体的认识是一个“同化”过程,即如何把所说的对象纳入(整合)到已有的物理知识的框架(认知结构)中.所以教师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和认识特点,通过提供相应的问题(目标)以促进学生反思,通过学生主动的建构建立起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例如,关于“电功”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力对物体做功的回忆,再列举电流通过白炽电灯、电炉、电风扇等以电器发光、发热、运转等形式,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机械能等实例,让学生产生电流做功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力对物体做功到电流做功的类比思维:力电流、机械能电能,引出电功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没将新的物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功的概念)和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形成新的概念,同化电功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C层生:理解电功的概念、公式、单位、测电功的仪表;B层生:在C层生的基础上还要能应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公式的变式应用;A层生:在B层生的基础上能根据公式变式及注意事项进行自拟出题方向,从理解的程度拓展空间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这种由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而得到的知识,才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财富.
2组织测试检查目标的达成度
B·S。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的理论就是调动内因,主动索取的理论.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是否能准确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达标度,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编制物理课堂目标测试题.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测试,题目不仅要能反映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要能反映学生对物理的数学过程掌握的程度,如推理过程、分析过程、计算过程、作图过程、实验过程等.例如,这节课可出示这样的目标测试题:将一个10Q的小灯泡在6v的电源上,通电5min,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目标测试,教师基本上了解学生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等学习的达标度.教师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电功的计算式的变化及推导式的应用条件的学习.
3小组讨论反思自己的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所以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顺应”的过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责任是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已有的功的知识无法用来理解电流做功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将自己与学生组成一个共同体,在教师创设的小组学习中,通过适当的实验和问题,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变革,产生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认识,即从已有的电功概念的理解,到能进行电功的计算及公式的变革等.
3.1设置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探索情境中建构电功知识
演示电流做功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测出电机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大小,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砝码上升的高度.学生观察交流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在相同时间内,电机两端电压越高,电流越大,砝码被举得越高,电流做功越多.这个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2投放目标组织小组学习产生新知识框架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和成人(教师)对同一物理概念、公式、物理规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基于不同的体验和理解,人们从来不能确切地知道别人的结构怎样,但是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协作得到相互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多向的协作关系.例如,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在亲自体验中探索新知,开发潜能.
给足够时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小组交流协作,相互激励、相互评价等合作学习,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由原来的教育目标的“认识领域”中的识记能力,上升到了理解、应用能力,由原来的字面理解上升到公式的变异推广及其它应用范围,利用欧姆定律及电流公式I=U/R、t=Q/t,推导出W=UQ,=·t,W=FR·t,并理解了电能表的用途、读数方法等新知识.
4质疑反馈提出新的学习目标
学生小组学习后,各层次学生基本完成相应层次的学习内容.为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分析“问题”,参与教学,指正讲解不到位和错误的地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确立高一层次的学习目标,让C层学生完成B层生的学习目标,B层学生完成A层生的学习目标,A层生能提出更高层次的质疑与设想.
5整理知识完成建构新知识的目标
建构主义主张:“为理解而学习”.这就要求学习中不能只识记一些物理概念、原理或只能应付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物理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化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多角度、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灵活利用它们来解释新物理现象,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做法是应该在教学的最后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构建“典型例题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建构的质量.在本环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制定“典型例题”投放于学生,通过对学生的检测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标度,以便及时纠正并提高教学质量.经过观察学生的解题速度、思路,了解学生的掌握目标程度,作及时的补偿.
(2)组织学生复述教学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复述知识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小组对唱式、闭目自述式、对公式出题自测式等.在本节课中,笔者让B、C层生简述电功的概念、公式、单位、电能表的读数等,而让A层生进行对比电功的公式W=UIt,W=UQ及推导公式=·t、W=FRt适用范围,并分别进行自己出题自测.让学生构建出题及解题方法.这样关于“电功”知识的构建不是教师生硬地塞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建构起来.
总之,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中要施给学生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动的状态.为此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习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整个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场所,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探究创新教学法和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习和创新等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机械制图作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是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演绎和传授,教学的结果过于注重作业和考试成绩。面对着这一现实,制图教师必须在教...
Piaget等人建并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论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学习理论的全新学习理论.传统学习观念认为学习过程建立在单纯的教师传一学生受的基础上,忽略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沦基础上二,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提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长...
文章主要针对在电子商务应用中所经常使用到的几种信息安全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种技术在应用中的侧重点,强调了在电子商务应用中信息安全技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新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教学不仅是一个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和动机的问题,也是一个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学生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引入实用教学案例,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辨证论治得到我们所要讲授的内容,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在...
和何在断的历史条件下,从予遭德以时代性与现代性,以断遭德为基点,重断忍考教育的遭德体系与遭德定位,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道德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类以道德作为自己无形的“灯塔”,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摆渡着人类这艘巨大的航船,使之驶向“善”的彼岸。尤其在我国,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道德教育,更是内容宏富,博大精深。而近三十...
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对内部管理者和教师从理论学习、实践运作两方面予以强化管理;对外部社会大环境予以改造。促成社会精英介入舆论宣传,是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管理,转变教育观念的理性选择。 教育管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的必要保障和助推器。但是,从目前我国新课改的推进情况看,管理的缺位...
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环思路指导下的以供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综合考虑水资源配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根据水量需求单纯扩大供水规模的以需定供规划方式。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依靠技术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用水定额、兼顾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方面对需水加以控制管理;从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转变,挖掘供水潜力;对饮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体涵养保护、供水排水...
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应用与发展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防护方案、安全肪护技术手段及在网络安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信息安全的解决方繁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保证电力实时运行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有关措施,同时以朝阳供电公司为例,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 论文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技术手段 1电力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
本文通过对印度各级教育改革特点的分析,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一、印度的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 印度教育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多数邦已实行“十、二、三”新学制。但由于印度两极分化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由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过高,愚昧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印度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理念,更新教育内容,使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有层次、有序列、有体系。通过对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提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交往礼仪养成方案和“三级九档”的养成教育模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取向,会产生相应的礼仪规范及行为准则。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2.396
影响因子:1.2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980
影响因子:0.430
影响因子: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