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内涵与方法,并结合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分析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进而尝试解决。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教学工作更具创造性。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药物分析的性质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但其内容又非常严谨而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困难。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药物分析教学设计,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是鼓励或要求学生共同为一个学术任务而工作的指导方法。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却缺少实际运用经验的局面,而代之以教学情境化,交流具体化的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互相学习,采取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
在药物分析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每组六人,给学生明确任务,即写一篇与药物分析相关的进展性综述;草拟一篇在研新药的质量标准草案,可以是化学药物及制剂或中药或基因工程药物。以上任务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最后选择部分典型作品,由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讲授概念原理,再运用概念原理去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则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它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思路。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应围绕某种职业或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展开,而不是围绕某一学科进行。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尽量真实,让学习者有发挥的余地。因为不可能在书本上找到所有的答案,所以,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技巧,获得了基础和临场知识,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清晰、更系统。
在药物分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方面的典型问题,以此作为案例,在教学中选择使用,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发言并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终达到通过案例教学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如某药检所2005年抽取某医院药房药品阿司匹林片,测得含量为94.8%,低于药品标准规定(95. 0%一105.0%),按《药品管理法》要求,应没收作劣药处理,并进行罚款。因为含量处于边缘,对疗效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医院从经济角度出发,力争继续使用,以减轻损失。双方为此发生激烈争执。教师在药物分析理论课介绍过,中国药典中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测定采用直接酸碱滴定法,而其片剂含量测定因为赋形剂及分解产物的干扰而采用剩余滴定法,方法上因为测定条件、干扰因素影响,是否也带来含量结果误差?把此案例列人药物分析“芳酸及其醋类药物的分析”章节中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会带着一种好奇心与责任感投人到课堂学习中。
二、概念学习的策略
概念在生活中使用极广,对思维过程尤为重要,它为学生理解命题、掌握规则、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基础。药物分析中存在大量基本概念,教师讲授概念时要注意策略,以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比如,药物和毒物在英文都用“drug”表示,那么这两种物质是同一种物质,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如果教师指出区别这两种物质的特征,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识别。
再如,“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乙醇”等是药物分析中鉴别与含量测定的常用试剂,这些溶液并未标明具体浓度,从分析化学的角度看它们的浓度具有不确定性,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换言之,没有准确浓度,分析操作中无法配制这些溶液。但在药物分析中,这些溶液的浓度实际已有了明确的规定。《中国药典》附录“试药”中规定:“稀硝酸”、“稀硫酸”即是质量分数为9. 5%一10. 5%的硝酸或硫酸溶液,而盐酸、乙醇均是药品正文收载的药物,它们的浓度分别为俗称的“浓盐酸”,即36. 5%的盐酸溶液和95%的乙醇溶液。以上这些溶液在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中代表不同的浓度,这种区别应向学生阐明,以免混淆。
三、知识迁移的策略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者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几点:注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亦即横向迁移,应鼓励学生把在某一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即进行纵向迁移;注意学生的反馈。当学生实现迁移,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某一学科的问题时,应予以鼓励,以促进学生不拘于学科限制,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当今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专多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提供教育信息时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的历史、现在、将来发展等纵向信息的提供,而且要重视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横向信息的提供。
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有密切联系,并与药学类其他相关学科有广泛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技能的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所有药品都是化学品,而试剂规格的化学品并不能作为药品应用,因为符合纯度要求的药品属药用规格。它和符合试剂规格的化学试剂所含杂质的量虽然都小于规定的限量,但杂质的定义不同。化学试剂中的杂质是指能够引起对化学使用目的有影响的物质,至于那些可能对生物体引起生理和毒副作用的物质却未加考虑。例如,试剂规格的硫酸钡对可溶性钡盐不作检查要求,而可溶性钡盐若存在于药品中则将导致医疗事故。
电泳技术是核酸分析和蛋白质分析中常用的实验技术,而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时已学习过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进行过实际操作。而在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分析中,电泳是一项重要检验技术,它可以用于蛋白质的纯度分析和分子量测定。教师应告诉学生,药物分析中所用的电泳技术与生物化学中所用的电泳技术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以前所学的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教师应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生的认知工具。用建构主义指导药物分析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本文在医用基咸化乎教学实践中,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以问题引导、背景知识体脸、实践型寻向等方面设计课件,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 大学一年级新生感受大学理论课的矢识量是高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若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归单向控制教学活动,学生即使上课时听催了,但下课后却因所学内容太多,主题不铂明确,导致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达不到期垒...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高龄患者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43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行Miles手术4例,保肛手术39例(低位吻合21例,超低位吻合18例)。结果保肛手术组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均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无吻合口局部肿瘤复发;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中40例止血成功,2例死亡,Miles术35例,Dixon术7例,30例出血量为900~8000mL。结论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骶前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按盆腔解剖结构正确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术中压迫法和术后纱布填塞法是处理...
调研老年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选择350例修复科门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填写形式,对口腔义齿修复的5个内容进行调研。结果:对修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最好,对修复后不良反应、修复前治疗过程和常规修复治疗的就诊次数等方面了解较好,对修复材料及修复体结构了解较差,对修复后并发症方面了解最差。结论:对口腔义齿修复知识的宣传应重点放在口腔修复的基本概念、修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修复后注意...
农村基层;早期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痰中排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正确的抗结核治疗可使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1]。肺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典型的中毒症状不多见,导致某些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坚持慎重、密切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诊断中应把握好病史采集、X线检查、痰菌检查等重要的环节。1重...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皮肤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皮肤病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适应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对《皮肤病学》课程及其结构进行优化和...
目的研究吉妮宫内节育器在育龄妇女中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对212例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和194例放置“T”型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一年的临床观察和对照研究。结果放宫内节育器1年后随访,吉妮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1例,脱落1例,因症取出3例,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显著低于“T”型环组(P<0.05),续用率高于“T&rd...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968例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96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安全、健康。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1引言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经腹...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阐述了循证医学实践中的知识管理,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增强知识管理能力的措施。 1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医疗决策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关注的新热点。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必须基于现有的最佳证据,结合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来...
目的探讨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中技巧。方法对10例直肠前突经STARR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排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例,均为女性。年龄46~70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5~20年,中位病程8.5年。临床表现均为排便困难,伴肛门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或肛门下坠感,6例患者有手...
影响因子:6.797
影响因子:3.69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85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2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