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意识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教师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萌芽。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一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同学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同学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的同学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方法,也能转化为长方形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学生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研究、创造,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亲历建构过程,形成创新思维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记忆,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而新理念强调的则是: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再发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6加几”时,教师投影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小学生排路队回家,其中男同学6人,女同学5人。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引出需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6 5,并鼓励学生发现、探索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结果,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计算方法多样化:①7、8、9……,一共有11个人;②把5分成4和1,4和6组成10,10 1=11;③把6分成5和1,5和5组成10,10 1=11;④6 5=11,因为我知道5 5=10,10 1=11……这样,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教师不再是告诉他们可以怎样算,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是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扩展应用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全校老师(13人)带领同学(65人)去“世界之窗”参观,在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50元,学生票20元,团体票(10人以上)25元。你打算怎样购票?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使人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而不仅仅是掌握生活的技能。教育应当引导人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能给予人生活的热情与智慧。语文教育承载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这一点是毋庸...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提高,课堂教学已由原来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而现代教学模式则要求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是多媒体技术。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迅速推广,教育教学改革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
大学英语高级班在教学模式上并不高级,课堂教学仍采用教师授课为主的单一课程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的确有深度,但缺乏广度,课堂教学更具知识性,但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被动跟随,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实际,设计出各种学习情境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
通过几种楼盖型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反映空心无梁楼盖的优越性及综合效益,并提出一些更合理的设计建议,以便更好地推广使用这种楼盖型式。1工程概况某大学图书馆为工字型平面,共八层,单层建筑面积约4000IT1,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柱网尺寸:7.8×7.2m(横向两连跨)。南北向对称设有两条伸缩缝,东西向因立面造型的要求,未设伸缩缝,考虑其为东西向长达81.6I,是超长结构,为避免墙体及梁、...
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军事训练相辅相成,就必须以军训为载体,锻铸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互相促进.因此,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军训是大学入学的第一课,对于处在和平年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学生来说,出操、:正、稍息、齐步走、向左向右转、站军姿、评内务等一系列紧张、严格、单调、重复的训练...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形成的总体构想,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综合教学能力。结合金融学课程特点,尝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并辅以网络实时演示、实验室模拟训练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对教学工作的预想和筹划,是为完成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环境,规范教学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课...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提高,课堂教学已由原来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而现代教学模式则要求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是多媒体技术。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迅速推广,教育教学改革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是运...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形势下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学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加之信息技术被广泛引入教学之中,作为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的提问,其目的、功能、评价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教...
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之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在彰显办学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动力源、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播的辐射地。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解释大学办学的基本目的,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术语也是“使命”(mis&mdas...
文章讨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案。建构主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阐释给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对改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一、引言电子商务课程是指电子商务概论及电子商务实务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类、管理类及与商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电子...
影响因子:2.53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363
影响因子:1.083
影响因子:4.473
影响因子:8.14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