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13—15日,第5届信息安全实践国际会议(The 5th Information Security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Conference ISPEC2009)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会议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复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信息安全和密码学领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荷兰、加拿大和中国的46名学者参加,其中国外代表35人。会议共收到来自25个国家150篇投稿,经国内外专家认真评审共录用了来自14个国家的34篇论文,论文录用率为23%。会议论文集由国际著名的SpringerLink-LNCS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此次会议还得到了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资助。
会议开幕式由本次大会程序委员会合作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晖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高新波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向与会者介绍了我校的情况。大会合作主席—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的Robert H.Deng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预祝会议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就信息安全技术和密码学应用等相关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邀请了5名国际知名的专家作特邀报告:美国Anagram实验室的Tom Berson教授作了题为“Trust Issues in Cloud Computing”的报告。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amputine)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它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Tom Benson教授的报告主要讨论将云计算运用在信息安全领域可信问题中,他的生动演讲队上与会学者对云计算以及它在可信问题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ene Tsudik教授作了题为“Secure and Usable Device Pairing”的报告。报告从对安全装置配对连线技术的总结开始,对比了此项技术的优势、缺陷与局限。然后给出了对这一方法相对全面的评价。Gene Tsudik教授的研究内容非常重要和实时,研究成果很好地将设备和用户能力相结合。最后Gene Tsudik教授用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为报告的结束。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Mark Ryan教授作了题为"Attacks on the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and Solutions”的报告。TPM是如今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很热的研究方向,Mark Ryan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一种能够抵抗对TPM平台攻击的方法。为了达到攻击的目的,攻击者常常会回避一些非常重要的TPM操作,假冒成TPM用户或者对于用户假冒成为TPM。通过观察这些手段用户可以描述出被修改的TPM协议,从而避免这些攻击,同时使用协议的自修复技术来保证网络和用户的安全。
日本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的Youki Kadobayashi教授作了题为“Eliminating Fear and Uncertainty in Malware Incident Response with Malware Experience Lab,的报告。Malware统称为计算机病毒,它如今已是PC机用户的一大公害,它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难以估计,长期以来一直被学者研究和关注。如今对用户的安全策略主要是集中于防护措施,而部分由于受到可用产品数量的限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Youki Kadobayashi教授的精彩报告使我们进人到Malware Experience Lab中,观察计算机病毒,体验Malware的注人、繁殖和隐藏,从而获得珍贵的试验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胡予淮教授作了题为“Trivium and Its Attack”的报告。胡教授是密码学领域知名的专家,他的报告吸引了大量的在校研究生。他首先通过检测攻击注人的时间和错误发生的位置,或者检测一个已知时间的状态差分来引人检验算法的概念。确定了这两项就足以检测出攻击,于是攻击者能够被发现。
特邀报告会气氛热烈,与会代表积极与专家互动,普遍感觉收获较大。大会同时还安排了10场分组报告。主要讨论了安全应用,实用密码学技术,公钥加密算法,多媒体安全与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安全、哈希函数、安全协议、密钥交换和管理、密码分析学和网络管理等,与会代表表示在学术上收益匪浅。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建构活动,学生是整个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是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和探索者。数学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参与思考、发现和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着重从实践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达到学习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目...
建构主义从多维视角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引发了对传统师生观的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双向互动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灵魂,合作探究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师生关系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建构主义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浪潮。该理论从多维视角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与此同时,建构主...
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已倍受关注。本文提出并实施的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以确保高校教育教师信息化为前提;构建高师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结构为基础;加强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关键;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为核心,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个人信息技术素质水平高低,已倍...
文章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程序方面论述了工程内业资料的重要性。公路工程资料是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性文件,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竣、交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人把在室外完成的工程称为“外业”,而把室内完成的工作称为“内业”。内业资料常被人误认为是内部资料工作,其实它和工程的“外业&rdquo...
知识构建作为信息构建在知识管理的高层应用,具有知识性,更强调人的需求,注重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研究了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的优化作用,并指出知识构建对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互融合、完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图书情报学的实证应用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知识的研究。从知识论诸说到知识管理的研究,都离不开知识的获取与挖掘、组织与传播、...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从市场角度分析“就业难”,努力开拓扩展学生的就业面,既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应尽之责,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
本文结合财经院校的实际情况及笔者的教学实践,反思目前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探索高校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对而言,高校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研究,而忽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近几年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议论不断,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再次被推向前台,有必要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探索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面结合财经院校的实际情况及我们的教学实践,谈...
在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的复习效果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策略理论指导复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建构良好的知识网络.能让学生的复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明令禁止加重学生负担,在这个自上而下的政策的推动下,高中普遍存在的暑假学校组织集体补课的现象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出现,而且平时双休日、晚...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助性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
影响因子:7.41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430
影响因子:24.319
影响因子:0.887
影响因子:6.398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