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12-16 11:09:17
有位朋友说,他听说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有两种治疗方式,分别是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血治疗,都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有什么不一样呢?
人体血栓有两种,一种在动脉系统中形成,会造成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一种在静脉系统中形成,主要会造成肺栓塞,也有可能会造成脑梗塞。这些都是有致命风险的疾病,两种情况在预防时用药不同,分别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治疗。
一、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血栓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当斑块发生破溃时,就会刺激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会堵塞血管,或是脱落后随血液运行,堵塞更小管径的血管。当发生在大脑时,就是脑梗塞;发生在心脏,就是心肌梗死。
对于动脉血栓的预防,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避免血栓的形成。颈动脉狭窄超50%、冠心病、外周动脉闭塞等与动脉血栓相关的疾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二、抗凝血治疗
人体的凝血过程,有多种激活因素。在静脉系统中,主要由凝血因子诱发凝血过程。下肢手术、外伤保持长时间制动,或是长期卧床、久坐的人,在下肢静脉中有可能诱发静脉血栓。静脉血栓脱落后,会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衰竭。
如果出现房颤,由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内的血液也会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血栓,脱落后容易堵塞脑动脉,造成脑梗塞。
对于静脉血栓的预防,需要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血因子药物,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避免血栓的形成。
三、根据风险选择预防用药
动脉血栓发生率更高一些,所以实际治疗中,以抗血小板药物较为常用。但抗血小板药物容易增加出血风险,还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所以用药前要评估风险性。
总体来说,抗血小板治疗只用于确诊了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人预防疾病,以及发生过脑梗、心梗的人预防复发。没有上述疾病的人,不建议用药。抗凝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只有明确房颤和静脉血栓风险的人,才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如果同时有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的双重风险,两类药物也可以同时应用。但出血风险会叠加,需要在严密监控下用药。
四、生活方式预防血栓
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虽然发生在不同系统中,预防用药也不相同,但其病理基础相似,都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衰老、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
预防疾病,要从生活方式做起,不能只依靠药物。每天不超过5克盐、不超过25克油、不超过50克的添加糖,吃1斤蔬菜、半斤水果,做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保持合理体重、充足的睡眠,就大概率可以远离血栓性疾病。
有疾病风险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就可以把疾病风险降至最低,仍然能安享幸福的生活。
总结一下,人体中的血栓,有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在预防时分别需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治疗。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简介随着地下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利用。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此外,它还包含了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机械的利用以及降水防水等方面的,所有的这些,共同组成了建筑工程地下基坑支护的全部内容。随着地下建筑工程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开挖土方的面积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支护施工的难度也相应的...
新型建筑体系的不断出现,导致连接各构件的节点类型不断增加,节点构造日趋复杂。作为受力最集中的部位,节点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十分重要,节点一旦破坏,相连杆件将会丧失部分或全部承载能力,可能会改变力的传递路径,发生局部破坏,严重的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发生连续性破坏。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传统的节点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结构对建筑造型及功能的需求。节点构造的好坏对建筑结构力的传递路径、工程进度和造价都有相当大...
白银市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白银市海拔高度在1275m~3321m,黄河流经全市,距离为258km,流域面积1.5万km2,中南部为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北部为冷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通常在110mm~352mm,年蒸发量在2101mm。白银市年平均气温在6℃~9℃,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季无酷暑,冬季较为寒冷。当前,白银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随着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临近(考试时间为10月15日),备考已进入关键阶段。本次考试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大科目,其中临床病例分析和理论知识是核心考核模块。如何高效攻克这些重点?以下从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两方面展开,结合近年考试热点,为考生提供系统性指导。一、临床病例分析:从“诊断思维”到“得分要点”病例分析题占比高达30%-40%,其核心是考核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思维能力。近年考试...
当前医院药学服务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临床药师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更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决策参与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持续推进,药师群体正面临从"药品供应保障"向"药学服务创新"的职能转变。在此背景下,构建系统的学术成长体系尤为重要。线上讲座:突破时空的学术练兵场依托5G技术构建的虚拟学术空间,临床药师可通过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参与顶尖医院案例研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的《化疗...
在医疗行业的职业晋升道路上,年轻医生往往面临着复杂的评审体系和代际差异带来的双重挑战。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的成长历程,不仅需要临床能力的积累,更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评审规则和职场生态。科研与临床的天平:代际差异下的新要求十年前,医生晋升可能更依赖临床经验的积累,而如今科研论文已成为硬通货。以湖北省为例,副高级职称评审已明确分为"临床为主型"和"临床科研并重型"两类,这意味着35岁以下的医生必须提前...
4月23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 会议指出,要把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读书之风,充分发挥阅读在传播思想文化、提升国民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涵育文明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为人民出好书,要着力满足人民的阅读需求,要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文明办、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浙江省委宣...
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行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根据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国家药监局修订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予发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58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国家药监局&nb...
根据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IF:24.7)上的结果,一项血液检测能够利用疾病特异性抗原生物标志物/表位将结节病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结节病是一种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存在相关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引发其肉芽肿性炎症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也没有诊断结节病的特异性试验...
你有读书的习惯吗?过去一年,你读了几本书?23日在杭州开幕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发现,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保持增长态势。 人均一年读几本书? 据统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
影响因子:6.060
影响因子:0.360
影响因子:0.670
影响因子:1.884
影响因子:0.622
影响因子:0.530
影响因子:0.240
影响因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