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9-09 10:29:00
ROC曲线图的核心理念在于,它将敏感度和特异性视为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并通过一条曲线来描绘诊断系统的整体性能。其制作原理是基于在连续变量中,选取不同的界值点,然后计算相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随后,以敏感度为纵坐标,1-特异性(即假阳性率)为横坐标,绘制出一条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曲线。
在医学文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ROC曲线图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ROC曲线图:
ROC曲线图能够评估某个或多个指标(例如,建立的模型或多个关键基因)对两类测试者(如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分类及诊断的效果。通过为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各自的AUC(曲线下面积),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哪个指标的分类或诊断效果更为出色。这是ROC曲线在当前生物医学文献中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其最为广泛的应用。
ROC曲线图还能帮助我们寻找最佳的指标阈值(即cutoff值),以使得分类效果达到最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解读ROC曲线图:
在解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关键概念:
真阳性率(TPR):也被称为灵敏度,它表示所有实际为阳性的样本中,被正确地判断为阳性的比例。
假阳性概率(FPR):它表示所有实际为阴性的样本中,被错误地判断为阳性的比例。FPR等于1减去特异度。
特异度(Specificity):也被称为真阴性率(TNR),它表示所有实际为阴性的样本中,被正确地判断为阴性的比例。
约登指数(Youden Index):这个指数反映了区分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它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约登指数越大,表示分类模型的性能越好。其最大值对应的就是该方法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即cutoff值。
AUC(Area under Curve):它是ROC曲线下的面积,取值范围在0.1到1之间。AUC值越大,预测准确率越高,因此它可以直观地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在ROC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特异性(即假阳性率),纵坐标表示敏感性(即真阳性率)。ROC曲线图是反映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关系的曲线,X轴越接近零,Y轴越大,代表模型的准确率越高。
在评估预测性能时,我们通常会根据AUC值来判断:
如果AUC值越接近于1,说明曲线下方面积越大,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越高。
如果AUC值等于1,那么这是一个完美的分类器,该模型至少存在一个阈值,可以将正负样本完美地划分开。
如果AUC值在0.5到1之间,那么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随机猜测,且数值越大,分类器越好。
如果AUC值等于0.5,那么模型的预测性能相当于随机猜测,没有实际的预测价值。
如果AUC值小于0.5,那么模型的预测性能比随机猜测还要差。但是,如果我们反向预测,该模型仍然可能优于随机猜测。
最后,我们来看看如何绘制ROC曲线图:
我们可以使用SPSS软件或MedCale软件来绘制ROC曲线图。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MedCale软件的操作方法(对SPSS软件操作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整理数据并导入MedCale。数据可以是SPSS中的数据,直接复制到MedCale中,并在最上面一行填写变量名称;或者是原始数据在Excel中,直接用MedCale打开Excel文件。
在数据准备好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执行操作程序:
在标签栏中选择“Statistics”—“ROC curves”—“ROC curve analysis”,然后在主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在“Variable”一栏中选择我们研究的变量(例如method1),在“Classification variable”一栏中选择诊断结局(例如gold),其他设置可以按原始设置进行,然后点击“OK”。
最后,我们可以对结果进行解读:例如,我们可以读取到AUC=0.947,特异度为91.11%,灵敏度为90.91%,约登指数为0.8203,对应的截断值cut-off为108.9。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以及找到最佳的诊断临界值。
写论文综述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确定主题和范围:首先,要明确论文综述的主题和范围。选择一个具体、明确的主题,并确定综述的范围,例如时间跨度、研究领域等。这有助于在后续的文献检索和整理中保持焦点。文献检索: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报告、书籍等。利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并注意文献的质量和来源。整理和分析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
我们将深入探讨“拖延症患者”在论文写作中面临的挑战,并从心理准备与行动准备两个维度出发,为如何克服拖延、勇敢迈出写作的第一步提供策略。一、回顾过往的挣扎与挑战(一)时间上的断层众多作者,尤其是那些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的新晋专业人士,在完成学位论文后便暂停了写作,有时这一暂停甚至长达数年之久。即便后来重启论文写作,也往往是出于课题项目结项的压力,而非出于自发的创作动力。(二)难以持续的困境即便在...
写好SCI论文的讨论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总结了研究发现,还将其与现有文献相联系,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帮助你撰写出高质量的讨论部分:重申研究目的和主要发现:简要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发现。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实际贡献。将发现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和联系:引用相关文献来支持或对比你的发现。讨论你的研究如何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白或解决争议。强调你的研究与以往工作的不同...
摘要BEAMIONLUNG-1试验显示,新型HER2抑制剂Zongertinib治疗经治HER2突变NSCLC的ORR达71.7%(完全缓解7%),中位DoR14.1个月,脑转移患者颅内ORR41.2%。3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11.8%)和皮疹(8.3%),无ILD报告。Zongertinib为HER2突变NSCLC提供有效口服治疗选择。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HER2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职称论文作为衡量个人学术造诣及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其文献综述部分尤为关键,因它充分展现了研究者对于相关学术领域的洞察与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职称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并简要概述论文发表的关键步骤,以期助您在学术道路上更上一层楼。一、职称论文文献综述的构思与撰写明确研究方向与核心议题在动笔之前,清晰地界定研究范畴并确定中心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确保文献综述的针对性和深度,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在学术与职业发展的征途中,评职称构成了众多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文章的发表则是此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如何为评职称挑选合适的期刊杂志,不仅关系到个人学术成就的展现,更直接作用于职称评定的最终结果。以下是对评职称时如何选择发表刊物的几点详尽建议。用于评职称的期刊杂志,应如何精心挑选?首要考虑的是正规性:所选期刊必须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正式批准,拥有国内统一刊号(CN号)及国际标准刊号(ISSN...
在学术研究的严谨框架下,SCI论文的致谢部分常被视为形式化的附属品,但事实上,它是一块被低估的学术社交货币。那些被拒稿三次才悟出的潜规则,往往藏在致谢栏的措辞细节里——这里不仅是表达gratitude的场所,更是展示学术人脉、研究合规性甚至团队协作智慧的隐形舞台。致谢的逻辑:从礼仪到策略传统认知中,致谢是作者对导师、合作者及资助方的礼节性回应。然而在SCI评审的生态链中,审稿人常通过这一部分快速判...
对于学术期刊,许多作者已相对了解;但对于会议论文,却存在不少疑惑。简而言之,会议论文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发表的文章。通常,正式的学术交流会议会出版专属的论文集,收录会议上的所有宣读文章。这些文章随后可以在知网等数据库中找到。现在,我们进一步探讨会议论文与学术期刊论文之间的核心区别:会议论文与学术期刊论文的区别:1.投稿与录用流程:会议论文:专门针对某个学术会议投稿,并由该会议的会务组决定是否录用。...
在撰写医学论文时,统计学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进行统计学处理时需要遵循的几个主要要求:一、关于材料的表达与精确描述:对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材料,我们应使用x±s来进行表达;而对于呈偏态分布的定量材料,则应采用M(QR)进行描述。在制作计算表时,我们必须合理安排表格的纵横标目,确保数据的含义能够清晰明确地传达给读者。同时,在选择计算图时,我们应选择与材料性质相匹配的图形类型,并确保数轴...
论文盲审,这一术语对于许多学术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是否真的了解它的全部内涵呢?盲审,即匿名送审,是一种旨在保证论文评审客观公正性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导师在审阅论文时并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从而规避了潜在的腐败行为,并确保了评审的客观性。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论文盲审这个话题。一、论文盲审的核心与审查要点论文盲审的核心:论文盲审,简而言之,就是匿名送审。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不知道审核导师是谁...
影响因子:1.620
影响因子:4.080
影响因子:2.483
影响因子:2.7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84
影响因子:5.520
影响因子: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