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8-20 11:10:59
综述论文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文章。它能全面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以下是综述论文的写作步骤与方法:
一、文献综述的分类
文献综述有两种类型:
“大综述”:对一个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总结。
“小综述”:主要不是为了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二、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选题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学术会议、科研项目或积累文献资料。
选题范围广泛,可大可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搜集文献要全面,常用方法有检索法、浏览法、滚雪球法等。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注重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的介绍和评述。
三、综述选题原则
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具有明确性。
注意选题与作者的关系,选择作者熟悉或有兴趣的领域。
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避免泛泛而谈。
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四、综述的基本写作要求
文献综述特征
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
以评述为主,避免罗列文献。
基本格式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为3年内的文献。
如果为开题报告作准备,建议采用漏斗状结构。
写作注意事项
搜集文献要全面、系统。
引用文献要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忠实于原始文献,不添加个人观点和评论。
标注参考文献要准确、规范。
五、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系统展现、归纳和评述权威学者的努力。其目的包括:让读者熟悉研究主题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进行说明;作为新假设与研究理念的基础;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等。
六、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及避免方法
避免大量罗列堆砌文章,而应注重以研究问题为中心进行展开。
不要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要勇于挑战和验证前人的研究。
不要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而应加以整合和利用。
避免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而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
七、撰写文献综述的其他要求
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
评述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避免误解和贬低他人。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注意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和引用规范。
文献综述的成绩占毕业论文成绩的10%,需认真对待。
核心期刊主要分为七大类,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
论文中如果口语化词语过多,缺乏学术性,显得很“水”,记住这十组换词大法,可以帮你的论文增色不少!01.承接词用“其次”“与此同时”“综上所述”代替“然后”“接下来”“而且”02因果词用“因此”“这表明”“由此可知”代替“所以”“意味着”03转折词用“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与之不同的是”代替“但是”04补充词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代替“另外”“还有”05总结词用“综上所述”“上述分析表明”代替...
许多老师在面对期刊的相关问题时,常常会感到困惑。他们可能会问,刊期究竟是什么?出刊日期又该如何理解?收录日期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刊期:它实际上是书上标注的日期,这个日期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日期并不总是紧密相关。刊期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体现,比如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它决定了期刊的出版频率。但有时候,由于期刊的出刊速度较慢,或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它所收的刊期就会相应往...
在学术的殿堂中,论文引用被视作一种至关重要的学术礼仪和道德规范。它代表着对前人研究贡献的认同,同时也是自身研究工作的基石和支撑。然而,对众多学术追求者来说,如何精准而规范地进行论文引用,常常成为一项挑战。今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议题,助你更娴熟地掌握论文引用的艺术。论文引用:让你的研究更加亮眼,提升文章可见度!一、明确引用规范由于学术领域和出版物的多样性,论文引用的格式也各异,如APA、MLA、...
将宝贵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学术论文,是一个让实践智慧得到更广泛认同和应用的重要途径。这一转化不仅可以加深个人的学术积淀,更可以在专业领域内推动实践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将实战经验整理成学术论文的具体步骤和建议:1.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位软件工程师的亲身经历出发,探讨他如何将在敏捷开发流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从实战经验中精准识别问题假设这位工程师在...
一、选题实际需求导向从农林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比如“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在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探讨”等。这题能直接为解决农林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思路,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前沿热点关注关注农林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像“农业物联网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应对”“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等。此类选题体现了学科发展趋势,能展现论...
论文的学术贡献是指该论文在学术研究中所做出的有价值的工作和成果。这些贡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论文可能在某个科学领域中发现了新的知识,或者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假设或模型等,从而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2、对现有理论或实践的改进和完善:论文可能通过对现有理论或实践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或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方案,使得相关理论或实践...
论文录用和发表是两个不同的环节,通常来说,论文首先需要被录用,然后才能发表。论文录用是指期刊编辑部同意刊登作者的文章,并经过内部审稿环节合格后,向作者发送录用通知。这时候,文章已经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杂志社同意刊登文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已经发表,还需要经过后续的修改、校对、排版、印刷等环节,直到在线发表或者见刊发表。在线发表或者见刊发表是文章正式与读者见面的环节,此时文章已经经过严格的审稿和...
对于评职人员而言,职称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职称论文能否成功发表,直接关系到评职、评优、升职等诸多关键问题。除此之外,职称论文更是作者学术成果的一种有力证明。那么,在选择期刊发表职称论文时,是否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般而言,职称论文的发表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在选择期刊时,有些作者可能会纠结于刊物的出版地区,担心选择外省的刊物会影响职称的评定。然而,这种担忧是多余...
为何有的学术期刊在发表论文时会附上作者简介,而有些期刊却没有这样做呢?在学术的殿堂里,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代表着学者的辛勤研究与深厚学识。不过,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期刊在发布论文时会附上作者的详细简介,而有些期刊则选择省略这一环节。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通过剖析这一现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简介在学术期刊中的角色与意义,以及不同期刊在选择是否附带作者简介时的考量。对于那些...
影响因子:4.356
影响因子:1.99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5.346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8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