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规范性上:
自然语言常常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而学术语言则追求一词一义,以确保语义的精确性;
自然语言的结构往往较为隐性,不易直观展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学术语言则通过显性的结构,能够清晰地揭示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定量表达上,自然语言通常显得较为模糊,缺乏精确性,而学术语言则力求定量的精准,以数据或具体度量来明确表达。
(1)何为结构的显性与隐性?
以具体实例阐释:
自然语言表述:“太热了,所以我们打开了空调。”
学术语言重构:“针对天气热的现象,我们采取了打开空调降温的措施。”
在此例中,“针对……的现象,采取……的措施”构成了学术语言的显性结构,它明确地揭示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相较之下,自然语言中的这种结构并不直观,甚至可能产生多种理解(如将“太热了”视为原因,“打开空调”视为结果),这就是自然语言结构隐性的缺陷。在描述单一句子时,学术语言与自然语言在准确性上的差异可能并不显著,甚至学术语言可能显得更为繁琐。然而,在描述多个句子及其相互关系时,学术语言能够精确地展现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自然语言在这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
(2)何为定量的精准与模糊?
仍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
在句子“针对天气热的现象,我们采取了打开空调降温的措施”中,仍存在多处描述不够精准的问题。例如,“天气热”究竟有多热?“天热”与“打开空调”之间的具体联系是什么?
若不解决第一个问题,读者可能难以重现当时的场景;若不解决第二个问题,则可能导致读者对你的结论产生质疑。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如“哪里热”、“热到什么程度”、“空调位于何处”、“如何使用空调”,以及“热”这一主观词汇是否应替换为更客观的描述等。因此,经过修正后的句子可能如下:
“针对当时户外温度高达40℃的情况,为了避免因高温引发中暑进而威胁生命,我与我的朋友们选择前往我的住宅,并将空调温度调至26℃以进行降温。”这就是对原句“太热了,所以我们打开了空调”进行学术化改造的最终结果。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经常会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SCI论文写作亦是如此。然而,在SCI论文写作中,我们通常引用的主要是英文文献和论著。但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种特殊情况:在众多外文期刊中均未能找到对某一问题的详细阐释,而恰好有一篇中文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说明。此时,许多作者对是否应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感到犹豫不决,担心这样的选择可能导致论文不符合发表要求,进而被拒绝。那么,SCI参考文献究竟能...
评职称时,课题资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称评定对于每位作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作者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而课题作为职称晋升的加分项,更是需要我们提前了解和准备。不同单位对职称晋升的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明确所需提交的课题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评职称时我们应提交哪些课题资料呢?各单位对课题的要求不尽相同,所需上传的文件明细也存在差异。因此,参评人务必根据各自单位下发的评职文件,详细了...
在撰写财经论文时,数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数据收集方法:一、官方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及地方政府统计局:提供宏观经济数据,如GDP、CPI、失业率等,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宏观经济趋势和政策效果非常有用。专业统计机构:如CEIC等,提供多个国家的经济数据,涵盖面广,适合进行跨国或跨地区的比较分析。二、数据库与网络平台学校购买的数据库:如Wind(万得)、同花顺等,这些数据库通常包含丰富的...
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文书以严密逻辑与完整证据链著称,这种特质恰与统计描述追求的精准性形成奇妙共鸣。当我们将法庭辩论中对事实的严格论证模式移植到商业数据分析中,用户购买行为的数字图景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晰脉络。数据呈现的法庭逻辑结构法律文书的层次化叙事结构为统计描述提供了范式。以"销售额与广告投放相关性"结论为例,需如起诉书般逐层递进:首先展示广告费用与销售额趋势的同步波动曲线(类似案件时间线),随后...
校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在课题级别、研究范围、申报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课题级别:校级课题是由学校单位组织的适合本校教师或教研人员申报研究的课题,属于较低级别的课题。而省级课题则是由省级单位组织的课题,级别相对较高。研究范围:校级课题的研究范围通常局限于本校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范围相对较小。而省级课题的研究范围则可能涉及全省或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研究范围相对较大。申报难度:校级课题的申报难度相...
在当今医疗领域,健康科普作品已成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筹码。2021年,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健康科普在职称评审中的重要性,此后,各地卫生职称评审政策中对于健康科普作品的优先级不断提高。目前,多个省份已将健康科普作品作为职称评审的业绩成果之一,甚至有不少省份硬性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发表健康科普作品。然而,许多医护人员虽然知道...
学术不端,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学术领域中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它涵盖了多种违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篡改、伪造数据、不当引用、不当署名以及不当得利等行为。这些行为均违背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乃至公共利益都构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当前高校和学术机构普遍要求论文必须经过查重处理,而知网、维普等论文查重系统则成为了常用的工具。那么,学术不端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高质量的SCI论文往往需要经历数轮的修改与完善,直至最终满足目标期刊的各项严格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对论文的拼写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论文的整体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学术成果的专业形象。因此,掌握一些SCI论文拼写的精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自动拼写检查工具标记的错误,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虽然这些工具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它们并非万能。在某些情况下,自动拼写检查的建议可能并不准...
对于从事科研的小伙伴们来说,“SCI论文发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无论是硕士博士的毕业要求,还是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审、课题申请、职业发展,SCI论文发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科研新人,他们往往对SCI期刊的投稿难度充满好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SCI(ScienceCitationIndex)期刊的投稿难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它受到期刊的声誉、领域、影响因子(Imp...
有很多作者朋友在发表论文时,评审单位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刊物的专业名词眼花缭乱,有SCI,CSSCI,SSCI,EI…面对这么多的名词,作者朋友一脸茫然,彻底懵了,这些名词分别指什么呢,发表在这些刊物上的论文需要什么样的水平呢,发表的这些刊物又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刊物呢?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些名词的含义。什么是SCI,SSCI,CSSCI,EI?一、SCI是(ScienceCitation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