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都陷入了熬夜的怪圈中。因工作原因、学习压力抑或疯狂追剧,熬夜成了我们追求更多时间和乐趣的方式。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熬夜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
近日,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39.2)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9%密切相关,在医护工作者中,上夜班的护士往往更容易得糖尿病。
本项研究,为因工作或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晚睡的人提了一个醒——经常熬夜?多查查血糖吧……
《内科学年鉴》发文:“夜猫子”更容易得糖尿病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规律的人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而晚睡的人更有可能有不稳定的睡眠模式。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试图了解睡眠类型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生活方式因素从中起到的作用。该团队分析了2009-2017年护士健康研究II中收集的63,676名女护士的数据,睡眠类型由受试者自我报告(“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并收集到饮食质量、体重和体重指数、睡眠时间、吸烟行为、酒精使用、身体活动和糖尿病家族史等信息。
注:护士健康研究II由布里格姆查宁网络医学部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进行,旨在对女性主要慢性疾病风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对研究参与者的定期跟踪和对生活方式因素的反复评估。
6万余人中,大约11%是明确的“晚睡晚起”类型,大约35%是明确的“早睡早起”类型,其余为“中间类型”。研究发现:
➤调整生活方式因素之前,“晚睡晚起”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2%有关;
➤调整过6种生活方式因素后,“晚睡晚起”与患糖尿病风险增加19%有关。
研究发现,晚睡的人更难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可能伴有大量饮酒、饮食质量低、睡眠时间少、吸烟、超重/肥胖以及缺乏运动。数据佐证了上面的说法,在生活方式最健康的研究对象中,只有6%属于晚睡型;而在那些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中,有25%属于晚睡型。
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代谢健康的重要手段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Kehuan Lin教授等表示:先前的横断面研究报告,晚睡与糖尿病风险增加30%密切相关性,可能由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激素水平波动和较高的体重指数介导。然而,由于缺乏前瞻性证据,行为机制与代谢紊乱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
在本项研究中,Kianersi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从2009年到2017年对66376名中年护士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睡的女性更有可能伴有不佳生活方式(比例高出54%),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早睡类型的女性高72%。调整过6个生活方式因素后,晚睡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到19%,强调了生活方式行为在睡眠类型与糖尿病关系中的作用。
Kehuan Lin教授表示,“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导致糖尿病风险升高的重要原因,纠正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改善代谢健康的一种方法。
参考资料:
[1]Sina Kianersi, Yue Liu, Marta Guasch-Ferré, et al. Chronotype, Unhealthy Lifestyle, and Diabetes Risk in Middle-Aged U.S. Wo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Epub 12 September 2023]. doi:10.7326/M23-0728
[2]Kehuan Lin,Mingyang Song,Edward Giovannucci. Evening Chronotype, Circadian Misalignment, and Metabolic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Beyond.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https://doi.org/10.7326/M23-2257
全国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是医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关乎个人职业晋升,更是对专业能力与行业贡献的权威认证。这项评审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指导,各省市卫生人才中心具体实施,采用"考评结合"的立体化评估体系,相当于医疗界的"职业能力奥林匹克竞赛"。评审核心指标解析评审标准犹如金字塔结构,底层是基础条件,中层是专业能力,顶层是行业影响力。基础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等硬性指标,好比参加比...
一场数字背后的行业震荡2025年广州卫生职称评审首轮通过率跌破50%的消息,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医疗从业者的集体焦虑。回溯五年前,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率曾高达83.51%,而如今这一数字的“过山车式波动”,折射出人才评价体系从粗放扩张到精准筛选的深层变革。数据显示,2024年省内部分市级评审通过率已低至35%,省评标准更是以“严苛”著称,形成“省级严筛、市级加压”的双重过滤机制。...
根据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IF:24.7)上的结果,一项血液检测能够利用疾病特异性抗原生物标志物/表位将结节病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结节病是一种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存在相关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引发其肉芽肿性炎症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也没有诊断结节病的特异性试验...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10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失控”的黑洞,似乎正在逃离其宿主星系,在太空中狂奔,身后拖曳着一些气体和恒星。研究团队指出,如果这一发现获得证实,将是超大质量黑洞可从其宿主星系喷射出来并在星际空间漫游的首个观测证据。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杂志快报》。 研究人员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距离地球约75亿光年的矮星系RCP28时,发现了这个“落跑”的黑洞,其表现为一条明亮的...
每年的执业药师考试都牵动着数十万医药从业者的心。今年多省公布的2025年考试审核新政,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考前资格审核全面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考后成绩复核与资质验证的联动机制。这种"宽进严出"的改革模式,让不少考生既感受到政策松绑的便利,又面临备考策略调整的新挑战。政策核心:先考试,后验证根据最新文件显示,北京、广东、浙江等28个省级行政区已同步推行执业药师考试审核流程再造。考生无需在报...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在建设工程中,资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推动建设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的稳健高效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实施项目结算“全周期管理”跟踪审计制度。 跟踪审计概述 建设成本跟踪审计的内涵建设成本监控与审核制度在工程建设单位中具有一定独立性,可监测建设、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资情况,对融资活动的公正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加以检验,从而使建设成本与费用...
从20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获悉:202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59种期刊(涉及178个学科)刊发的论文总数为54002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信息显示,2022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34.86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进行统计,中国发...
CD30+淋巴瘤*包含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等多种类型,是一类较罕见且复杂的疾病。新型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BV)的出现为CD30+淋巴瘤*带来了新的选择,其长周期治疗的良好疗效已在多项临床试验(CT)和真实世界研究(RWE)中得到充分验证。尽管近年来淋巴瘤*领域的新药层出不穷,但淋巴瘤*仍然无法治愈。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和风险...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各地考试机构的最新通知,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准考证打印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以下为考生梳理的详细指南,确保顺利参加考试。一、准考证打印时间:务必牢记的黄金窗口本次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9:00至7月6日24:00,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打印者视为放弃考试资格。这一周期被考生称为“冲刺前最后一张通行证”,建议避开首日高峰和最后一天的系统拥堵,...
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广东全面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以原原本本自学、集体交流研学等形式,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省委还制定工作方案,细化12个专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调查研究,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影响因子:0.2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1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640
影响因子: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