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用途。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药监局核准的药品说明书。如果您不是卫生医疗专业人士,请勿阅读和/或传播本材料。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疾病负担位列皮肤科非致死性疾病第一位。AD发病率高,且累及各个年龄段人群,以皮损和剧烈瘙痒为特征,对患者产生多方面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患者多期望更快速、更持久、使用方法更简单的药物,但目前的临床方案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亟需新的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疾病负担。
冰山一角,道阻且长——AD疾病负担严重,存在多项未满足的需求
全球范围内,AD在儿童中(< 7岁)的发病率在某些国家可高达25%,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7%~10%。中国1~12个月婴儿AD患病率约为30%,1~7岁儿童AD患病率约为13%,成人AD患病率约为4.6%。AD已成为皮肤科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疾病负担严重,涉及患者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经济成本与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
AD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承受巨大精神心理负担
研究发现,73%的AD患者担心自己的外表,61%的AD患者有皮肤疼痛症状,54%的AD患者认为瘙痒最是令人困扰,81%的AD患者因瘙痒导致睡眠障碍,每人每年因复发而影响或损失的工作时间高达76小时,轻症AD患者工作效率会下降约10%,重症患者下降40%以上,且每5个AD患者中就有1个出现抑郁症状7,AD患者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达20%以上。
AD经济成本高,患者及家属负担重
美国研究数据显示,AD患者门诊费用每年需要221美元,而住院患者需要每年支付3503美元(成人)和2716美元(儿童);总体上美国每年花费在AD的总额约52亿美元;AD患者失去生产力而造成的间接成本每年约为1.28亿美元;家庭收入中有约35%用于AD患儿的治疗。
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使AD临床治疗受限
目前,AD治疗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使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变薄、皱缩、干燥等,还可能引起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可能导致局部烧灼和瘙痒,出现病毒性皮肤感染9;免疫抑制剂可能造成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致畸风险、血压升高等。某些生物制剂可能导致面部红斑,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出现面部红斑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临床亟需新的治疗手段突破现状。
长路漫漫,行则将至——JAK抑制剂满足患者需求,为AD治疗带来新希望
众多惊人数字折射出AD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对精神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沉重。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患者迫切需要更快速、更持久、使用方法更简单的药物,从而减轻AD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就诊次数及经济费用。
近年来,随着特应性皮炎关键炎症因子的发现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为AD临床管理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其中,JAK抑制剂以其多靶点作用、快速起效的特点为中重度AD 患者带来了治疗新希望。口服JAK 抑制剂给药方便、起效迅速,可阻断IL-4、IL-13、IL-22、IL-31、IFN-γ、TSLP 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通路,快速有效缓解瘙痒和清除皮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于迫切要求迅速缓解瘙痒症状的AD患者来说,无疑是治疗用药的优选。
Heads Up研究证实,与度普利尤单抗相比,JAK抑制剂乌帕替尼起效速度更快。Measure Up 1和2研究证实,乌帕替尼单药治疗1-2天即可显著提高最严重瘙痒数值评定量表(WP-NRS)改善≥4的应答率,单药治疗2周显著提高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90的应答率。此外,JAK抑制剂可有效清除皮损,较多患者甚至可以实现皮损完全清除(EASI 100)或几乎完全清除(EASI 90),且疗效稳定维持长达2.5年。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JAK抑制剂治疗2个月,80%以上的患者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生活质量改善(ΔDLQI ≥4),超1/3的患者报告其生活质量未受AD影响(DLQI 0/1)。在安全性方面,汇总来自Measure Up 1、Measure Up 2和AD Up研究数据的结果显示,JAK抑制剂使用长达4年的安全性良好。
结语 AD疾病负担严重,患者迫切需要更快速、更持久、使用方法更简单的药物以满足临床需求。JAK抑制剂应运而生,可靶向抑制多种炎症通路,快速有效缓解AD患者瘙痒和减轻皮损。临床上应结合根据患者自身疾病特点、治疗期望和偏好,并结合药物对瘙痒和皮损的改善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口服JAK抑制剂。
近期,国内多地药品监管部门针对药品零售行业展开专项整治行动,一批存在进货渠道问题的连锁药店受到严厉处罚。据最新通报数据显示,此次专项行动中单笔最高罚款金额达80万元,相当于一家中型药店五年的经营利润,处罚力度引发行业震动。进货凭证缺失牵出违规网络本次受罚的23家药店中,有17家存在药品采购记录不完整的情况。专业术语中的「首营资质」——即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许可证、产品批件等核心文件——在检查时普遍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工程具有空间跨度大、对地貌扰动大街施工单元多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进行大面积的开挖,破坏了自然植被,进而对地表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造成了损坏;公路工程空间跨度大,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对工程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施工时的一些设备以及产生的垃圾都在公路两边堆放,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水土保持法颁布之后,基本...
跟随春日的阳光,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寨子口金富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棚里,满眼的绿意盎然。仔细一看,这里正使用一种特别的育苗盘,烟农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231”。“231”是指有231个孔的育苗漂盘。在烟农朋友口中,这个小小漂盘可解决了大问题。“之前合作社育苗的漂盘都是325孔或者162孔,325孔的苗便宜但是偏弱,162孔的苗壮但是价格高。今年我们的231苗壮又实惠!”中安镇寨子口浒...
2025年6月18日,全球学术圈迎来一年一度的“科研奥斯卡”盛典——科睿唯安(Clarivate)正式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CR2025)。这份被誉为“学术期刊影响力晴雨表”的报告,恰逢其50周年里程碑,不仅揭示了全球顶级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IF),更折射出科研前沿的动态格局。顶级期刊的王者之争传统顶刊阵营依旧稳固:Nature、Science和Cell继续领跑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较去年提升...
引言:糖尿病缓解,要趁早!2023年11月8日,发表在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学术期刊上纳入11万余人的韩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确诊2年内将体重减轻>5%,糖尿病缓解可能性增加156%!体重减轻越多,缓解的可能性越大。呼吁为了提高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超重/肥胖患者应尽早进行体重管理。“糖尿病缓解”——为战胜疾病带来希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2...
在医药创新的浪潮中,两项突破性进展近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一款不限突变类型的基因疗法向美国FDA滚动递交上市申请,以及阿斯利康公布的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药物III期积极结果。这两项进展分别代表了基因治疗与小分子药物领域的尖端探索,或将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选择。基因疗法的“广谱”突破:从精准靶向到普适性治疗传统基因疗法通常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设计,例如欧盟批准的Skysona仅适...
近期,《LancetNeurology》(IF=46.5)的10月刊发表了卒中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21)。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卒中死亡人数约730万,占所有死亡数的10.7%。研究方法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是一项持续进展的研究工作,旨在量化全球健康状况。本研究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地区的总体卒中...
近年来,中药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在海外市场也受到青睐。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保健品进出口均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2022年,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全球化发展向区域化发展转变趋势明显,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迎来新的挑战,中药进出口延续2021年势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总额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出口项数据亮眼 2022年,我国中...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是以药物为主,那么有些什么药物可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溃疡性结肠炎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里急后重(想便,便不出来)为主要症状,常缠绵难愈,且有癌变倾向。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溃疡性结肠炎什么药好?西药治疗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抗生素,患者多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主要有中药口服、...
前列腺素(PG)类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高反应和血栓素A2水平;可扩张微血管、改善肾脏血流;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目前,PG类药物主要由PGE1和前列腺环素(PGI2)类似物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及动脉闭塞性疾病。国内许多研究也提示,PGE1和PGI2可以减轻尿蛋白,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等。基于此,许...
影响因子:0.260
影响因子:1.024
影响因子:1.672
影响因子:0.750
影响因子:2.822
影响因子:6.473
影响因子:1.437
影响因子: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