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把中国近期总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归结为由出生人口中的第一、二孩比例下降引发的观点,或是与母亲生育年龄推迟有关的观点,都是将其外在表象误作本质所致。因为70年代"晚、稀、少"生育政策下的出生孩次比例,就是第一孩、二孩比例大幅度上升、多孩比例急剧下降,生育年龄大大推迟。然而,70年代的总出生人口性别比却为106.31,较60年代总出生人口性别比106.66还略低。这就充分说明了出生性别比与出生孩次构成比、生育年龄推迟与否均无质性相关关系。
如果以韩国1982~1988年的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和同期的出生性别比迅速上升为依据进行相关分析,就会得出高度相关系数,从而认为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与妇女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以韩国总和生育率从60年代初的左右降至1982年的2.7,而同期的出生性别比正常或相对稳定为依据来进行相关分析,就会得出无相关关系的推论,从而认为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没有相关关系。
韩国在生育问题上存在强烈男性偏好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在一个时期内没有相关关系,而在另一个时期内却有高度相关关系。这本身就说明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必须在定性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定量分析,必须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割裂发展变化的过程。否则,就会把问题搞错,或产生截然相反的结论。同理,中国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现象,也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没有关系。产生出生性别比与妇女生育水平急剧下降有显著关系这样一个偏颇结论,主要原因是没能正确地掌握与运用相关分析方法。
中国与韩国都是在生育上男性偏好较强的国家。随着生育水平急剧下降至趋近于更替水平或以下,生育上的男性偏好也随之移到低孩次上。
虽然生育上的男性偏好不能直接影响出生子女的性别,但是,如果只生有男孩的家庭基本上都停止再生育,而只生有女孩的家庭基本上都再生育,或者说,如果只生男孩的家庭停止再生育的比例远远大于只生有女孩的家庭停止再生育的比例。在低生育水平下,相应的低孩次出生性别次序构成比分布,既是影响第二孩及其以上各孩次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一大因素,也是构成总体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一个重要成因。
由此可见,生育率急剧下降中产生的出生性别比升高,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次序别的构成比分布改变密切相关。然而,根据分孩次出生顺序与性别次序别出生性别比的理论值域可知,该值域对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及总体出生性别比升高幅度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中国与韩国的近期总体出生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超常升高,更主要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孕妇通过"B超"对胎儿性别鉴定并有选择性地进行人工流产。这就是说,受分孩次出生性别次序别构成比变动影响,本应是有限升高的出生性别比,但在胎儿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则远远背离了理论上允许的上升范围。
重新认识出生性别比升高与生育率下降速度等因素相关的问题
1993年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出生性别比》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的出生性别比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而日趋严重。出生性别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其归因与生育率下降速度关系密切。同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学者涂平认为,"出生性别比失常是我国和其他一些(男)性别偏好强烈的国家和地区在生育率迅速下降过程中出现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有的学者(顾宝昌,KrishnaRoy1996)认为,近年来在一些亚洲人口中出现的出生性别比失调现象,可以被看作是以下4个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重男轻女的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生育率下降的速度;人口工作的重点。近期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工作重点"相关,即与"人口政策和人口几乎全部集中于妇女生育子女数为代表的生育率下降"有关。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在医学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医学论文逻辑严谨,进而增强其说服力。医学论文,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医学知识与研究成果传播的主要途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成果的传播效果和应用价值。一篇优秀的医学论文,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研究设计、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研究结论,还需要有清晰、严谨、有逻辑性的论述来支撑。那么,我们究竟如何让医学论文逻辑严谨,从...
在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这一严谨而细致的流程中,工作量与评价指标的填报环节无疑显得尤为关键。这一环节不仅关乎申报者的个人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整个评审流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为确保所提交数据的无误以及评审的公平,申报者必须深入领会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填报规定。那么,职称评审中的工作量与评价指标究竟该如何填报呢?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流程。首先,申报者在通过个人版申报账号登录后,会发现并不能直接对...
SCI四区与中文核心期刊的水平对比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影响力与认可度:SCI四区期刊:作为国际上的知名期刊,SCI四区期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尽管它在SCI期刊中分区较低,但仍然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重视。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是国内学术界的重要期刊。然而,其影响力主要局限于国内,国际认可度相对较低...
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已全面收录了909种学术期刊及报纸理论版。在此基础上,本期我们持续为您推送了209种CSSCI来源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2024年第1期目录,至此已累计推送了510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一期目录。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最前沿、最全面的学术资讯。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建红旗文稿理论视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求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苏区研究 &n...
随着职称评审竞争的日益激烈,评职条例对学术成果的要求也愈发严格。那么,在业绩成果这部分,究竟需要包含哪些关键要素呢?职称评审所需学术成果概览论文发表:学术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1、核心期刊论文: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尤其是那些被SCI、EI、SSCI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无疑是学术成果中的佼佼者,能够显著提升申报者的学术地位。&nb...
提前规划与准备阶段分为两步,先要明确研究主题和问题,再熟悉文献检索工具和资源。一、明确研究主题和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个清晰、具体的研究主题。明确的主题有助于精准定位相关文献,避免在大量无关文献中浪费时间。将研究主题细化为具体的研究问题,比如对于上述主题可以进一步问:“社交媒体的不同功能(如社交、信息获取、娱乐)是如何分别影响青少年自我认知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文献搜索的方向。二、 熟悉文献检...
投稿信是研究者向期刊编辑介绍自己论文的重要文件,它虽然简短,但具有很高的重要性。下面是对投稿信内容的详细介绍:投稿信的内容开头问候:通常以“尊敬的编辑”或“编辑部敬启”作为开头,表达敬意。如果知道编辑的名字,最好使用“尊敬的[编辑姓名]”来个性化问候,这会增加个人化和专业感。作者和论文信息:紧接着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工作单位(或学校、专业、班级等)、联系方式。提及论文的标题,并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领...
SCI论文的审稿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作者投稿:作者通过期刊的网站或邮件系统将论文投稿到期刊。2、编辑初审:期刊编辑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查,确定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范围、格式要求、学术水平等要求。如果论文不符合要求,编辑会将其退回给作者,否则将进入下一步。3、同行评审:期刊编辑会将论文分派给两到三位匿名的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专家根据论文的质量、创新性、实用性、论据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
自费出书有以下几个优势:1、费用承担:自费出书可以由作者自己承担出版费用,减轻了出版社的经济压力,也降低了出版成本。对于一些预算充足的作者来说,自费出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出版途径。个性化出版:自费出书可以满足作者对出版物个性化需求,例如设计风格、装帧形式、印刷数量等方面的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出版。2、自主性更强:自费出书的情况下,作者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有更大...
在当代医学学术界,论文发表已成为衡量科研价值的通用“货币”。这种特殊的“通货”不仅决定了个体研究者的职业发展轨迹,更深刻影响着整个医疗体系的资源流向与知识生产模式。从职称评审到基金申请,从学术声望到团队建设,医学论文的产出数量与质量构成了一个精密运转的交换系统,其价值尺度既推动着科研创新,也折射出学术生态的深层结构。学术评价:量化指标的双刃剑当前医学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普遍采用量化考评制度,将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