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增减原则
1.1针对性原则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岗位需要的大学专科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学内容按照临床医学专业的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取舍。在人体解剖学的内容安排上围绕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所需要的解剖学层次结构以及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如讲解肝脏时候结合临床肝脏叩诊和触诊的临床操作来学习肝脏的位置;心脏瓣膜讲解时结合临床心脏的听诊来学习等等,把解剖学知识与后续临床操作点对点的结合起来。取舍后的解剖学教学内容对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1.2延展性原则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最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后续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基础,所以学好解剖学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此,解剖学教学中必须考虑解剖学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这些联系点找出来,使学生明白学这些结构的意义所在。如讲解心脏内部结构时,只需要讲解心腔的位置、心腔间的瓣膜就可以了,为的就是在生理学上讲解心脏的泵功能时用到;再比如讲胸膜时必须详细讲解胸膜腔的形成和意义,为生理学呼吸系统奠定基础,而不是重点讲壁胸膜的部分。做到学为了用的目标,学生一来不用学习那么多知识,二来又提高了兴趣。
2、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增减方法
2.1基层医生座谈、教师深入临床一线虽然我们的解剖老师大都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竟脱离临床太久,很多操作以及诊疗不是很熟悉。为了更好的把握临床一线需求,我们一边邀请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到教研室来座谈,了解他们工作中各个解剖部位常用哪些结构,然后总结整理;此外我们派老师在无课时深入临床,亲身参与临床工作,总结常见病多发病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这两种方法非常有效。
2.2后续课程教师问卷调查为了真正体现课程内容的延展性,我们邀请了后续基础课老师以及临床课老师进行座谈,如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经过座谈我们将他们对解剖学的要求,分别按照章节渗透进教学教材中,做到课程的延展性。
3、总结
总之,经过长期的总结、座谈,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解剖学教学内容,即“系统应用解剖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后续学习要求,同时对以后工作具有很好的对接性。
在职场进阶的广阔舞台上,“职称”犹如一枚闪耀的徽章,标志着个人的专业成就与学术地位。然而,关于这枚徽章是否能在不同地域间自由闪耀,人们常存疑惑。今日,我们将深入剖析职称证书的异地使用性,追溯职称的起源,详解评定流程,探讨其重要作用,并明确适合参与评定的人群,以期为您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参考。职称证书的异地通用性探讨职称证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与资格的官方证明,其价值并不局限于颁发地。在大多数情...
建筑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主题选择、结构安排以及内容深度等各个方面。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建筑论文,不仅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深刻理解,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写好建筑论文的建议和指南。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至关重要。这个主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深度,能够为建筑工程领域带来新的见解和贡献。可以从岭南建筑的历史、特点、技术或文化意义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或者关注...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论文发表是检验成果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许多新手研究者常因忽略某些关键细节而遭遇退稿或延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往往如同精密仪器上的螺丝,一旦松动便会影响整体运转。以下是五个最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发表细节,帮助您避开雷区。细节一:期刊匹配度评估的“门当户对”原则选择期刊时,仅关注影响因子而忽视研究方向契合度,如同给古典音乐投递摇滚乐手稿。建议通过三个维度精准匹配:1.主题相...
发表论文的过程中,论文综述是很重要的。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故而,文献综述...
职称评审2024年迎变革?这三项条件或成关键!助力你提升通过率对于追求中、高级职称的职场人士而言,除了必备的工作业绩、学术论文等硬性条件,还存在一些能够为你加分的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诸如专业著作、教材、软件著作权等,均能有效提升你在职称评审中的竞争力。鉴于各地区及不同专业的评审要求差异,各种加分项的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今天,张老师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四大常见加分项的具体情况。职称评审的四大加分利器(一...
在精心构思学术论文之际,研究背景与意义的阐述是引领读者洞悉论文精髓的关键环节。通过细致梳理现有文献、深刻剖析现实问题、深入探讨学术争鸣,研究者能够明晰地展现其研究如何弥补学术领域的缺失,并对实践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构建坚实的理论框架、援引权威数据以及融合跨学科的视角,将进一步凸显研究的价值与创新性。在此过程中,构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框架,对于读者理解研究的重大意义及其对学术界与实践领域...
大纲构建-社科领域深度探索PROMPT1中文:在社会科学范畴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并清晰界定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English:Withintherealmofsocialsciences,establisharobusttheoreticalframeworkwhileclearlydelineatingthefoundationaltheoriesunderpinningtheresea...
在教育论文中提出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观点,需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深远影响。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拓展认知边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撰写相关教育论文时,应当从多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选择适当的主题是撰写一篇优秀教育论文的首要步骤。在确定主题时,应选...
SCI论文摘要的写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摘要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每个句子都应直接传达主要信息,尽量不使用非必要的修饰词。2、结构清晰:摘要应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主要部分,这些部分应清晰区分,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3、信息完整:摘要应包含研究的关键信息,如研究对象、方法、主要发现及其意义等,确保读者即使没有阅读全文也能对研究有大致...
研究设计合理选择研究类型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恰当选择研究类型。如探究病因或疾病发生机制时,前瞻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可能更合适;评估治疗效果时,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金标准,但也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和伦理因素,有时也可采用观察性研究如病例系列分析等。样本代表性和充足性精心确定样本纳入和排除标准,使样本能准确代表目标研究人群。同时,保证足够的样本量,以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