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用近况
1.1温阳活血利水法与“心衰”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衰”具有肯定疗效,而治疗阳虚水泛的真武汤即含有西医强心、扩管、利尿及镇静等综合药理功效。谈氏认为运用《伤寒论》心肾理论,在抗“心衰”上有着证轻药轻、证重药重、药随证变、综合治疗、多向调节等优势和特点。徐氏提出桂枝甘草汤证是心阳受损较微,心脏功能完全代偿的阶段,苓桂甘枣汤证、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则是心阳虚损向脾阳虚,继而心肾阳虚方向,心脏功能由完全代偿至部分代偿,发展为失代偿,终至全身衰竭。针对虚衰程度及水饮轻重,所施温化之法有层次,分先后,步步入理。裴氏运用真武汤治疗“心衰”,症状明显减轻,停用洋地黄、利尿剂后患者病情稳定。
1.2四逆汤与休克:救治少阴病寒化证,治宜温经回阳,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吴氏认为,四逆汤类方具有回阳救逆,解除格拒及温肾行水等作用,阐述了同休克治疗原则相似的作用,认为其具有加强心功能、改善末梢循环、升压和增加微循环灌流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障碍等效应。治疗热化证代表方黄连阿胶汤的滋阴清火并举,恰巧与休克治疗中强调消除致病因子,积极抗炎、抗毒、抗微循环障碍及保护心、脑、肾等生命器官的措施类似。以恶寒、身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或昏不知人为审证要点,四逆汤被广泛运用于心肌梗塞、中毒、出血、中毒性菌痢、肺心病、肺炎、高热、肠伤寒伴发肠出血、高血压病伴急性胃肠炎、冠心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以及风心病、心源性动脉栓塞、胆石症急性发作等引起的休克。目前四逆汤除汤剂,还有针剂,作为中急症室常备药品,大大方便了急救时给药。
1.3泻心汤抢救上消化道出血:金氏等以泻心汤为主治疗中、晚期肝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40例,并设单纯西药对照组30例,结果显示在胃中积热、肝火犯胃、脾虚不摄、气衰血脱4证中,观察组肝火犯胃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该证(P<0.05)。认为急则治标,泻火止血、化瘀解毒为本病首选治法,泻心汤为本病止血的有效方剂。大黄具有较强的止血、抗感染、抗休克作用,配合黄芩清肝、黄连清心,使热去瘀化毒解而血藏于肝、行于脉,其血自止。
1.4高热急症与经方运用:梁氏以大青龙汤制成退热合剂,临床观察外感高热患者72例,总有效率84.72%,具有起效快、应用广、降温作用显著等特点。范氏等以白虎汤为基础的清解针剂治疗风温肺热病20例,并按卫气营血合本病三期辨证酌加清解、号口服,与抗生素治疗组16例对照,结果两组开始降温平均时间分别为7.8h、6.46h,体温复常平均时间分别为40.1h、50.7h。实验研究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副流感病毒、新免疫病毒均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变形、伤寒、副伤寒、舒氏痢疾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且能全面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双向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陶氏将150例外感高热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太阳外感风寒、外感风热、阳明病热毒壅盛和湿热互结4组,分别采用仲景方药1~4号口服液,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愈率分别为90.5%和90%,总有效率均为98%。但副作用对照组出现10例,占20%,治疗组未见1例发生。刘氏等报道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之发热,小青龙汤加石膏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白色念球菌感染发热,白虎加人参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肺癌发热,麻黄汤治疗妊娠期发热均获得满意疗效。
1.5小青龙汤治疗急发哮喘症:赵氏报道诊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病人500余例,其中多数长期服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舒喘灵喷雾剂,疗效不理想,经用“咳喘合剂3号”(宗小青龙汤为基础,采用麻黄12g为君),大部分病人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缓解。王氏等连续观察治疗6例顽固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均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著。辨为寒邪束肺、痰湿壅阻、肺气上逆,以小青龙汤加味,重用炙麻黄15g,均在服药后0.5~2h内哮喘即平,听诊双肺哮喘音大减或基本消失,2、3剂后病情趋向稳定,体征消失,哮喘基本控制。
林氏用小青龙汤加味,重用炙麻黄15g,治疗20例风寒外束、饮邪内停、阻遏阳气、肺气失宣的支气管哮喘复发患者,结果甚效。
1.6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芍药甘草汤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消化、运动、神经系统及骨伤科、肿瘤科以疼痛或抽搐挛急为特征的病症。牛氏运用芍药甘草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致顽固性排便困难13例,结果治愈4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100%。
2病证结合,优势互补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中西病证诊断结合,优势互补,无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对于急危重症尤为重要。西医病原、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从微观上确切地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纵向;中医病位(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病性(寒热)、正邪斗争(气、血、阴、阳、虚、实,痰、瘀、水、湿、风、虫、毒)的辨证诊断,从宏观上把握疾病过程中正邪力量对比,脏腑失调关系的横向、阶段状况。病证结合,从而采取更符合病人病情的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也为现代疾病的中医研究提供客体和依据。
在拿到录用通知后,如果期刊要求修改,一般来说是可以拒绝的。但这也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作者认为期刊的修改要求不合理或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可以拒绝并要求期刊重新考虑他们的稿件。然而,如果期刊的修改要求是合理的,并且作者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那么拒绝修改可能会对稿件的出版产生负面影响。在任何情况下,作者都应该仔细阅读期刊的修改要求,并与期刊编辑或审稿人进行沟通,以了解为什么需要这些修改以及如何最好地...
我们都知道,论文的发表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其中审稿环节占据了整个发表周期的大部分时间。这个审稿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初审、外审和终审,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三审”。那么,这三个审稿阶段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每个阶段又都审核哪些内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审制”。这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有时也被称为“三审责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每一个审稿阶段都有明确...
Introduction,即引言,堪称论文的灵魂开篇,紧随摘要之后,作为正文的首秀,它肩负着吸引读者眼球、激发阅读兴趣的重任。在撰写Introduction时,我们不仅要让读者对我们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更要明确展示研究的独特价值与创新之处。因此,如何在Introduction中精准提炼科学问题与研究发现,进而推动整篇论文的深入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Introduction约占全文的10%...
没有影响因子的杂志是可以投稿的。影响因子虽然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但它并不是评价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有些新发行的期刊或者无法达到标准作业流程的期刊可能没有影响因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非正规刊物。在投稿前,作者需要仔细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声誉,可以通过查看期刊的出版机构、编委会成员、发表的论文质量等方面来判断。如果期刊在这些方面表现良好,那么即使没有影响因子,也可以考虑投稿。然而,如果作者需要...
在职称申报的旅途中,评审与认定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对于许多学员而言,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仅可能导致申报时的迷茫与误判,更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申报结果。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职称评审与认定的区别。一、定义解读初定:初定,即无需经过复杂的评议或考试环节,而是通过较为简洁的流程直接确认专业技术资格的方式。评审:评审则是申请人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提交评审材料至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经...
在撰写建筑论文时,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主题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体现出作者的研究深度和学术价值。以下是一些关于建筑论文主题选择的建议:研究岭南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研究者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探讨岭南建筑的发展演变,以及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建筑...
逻辑性是衡量学术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许多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时面临的难题。学术论文的逻辑性无处不在,因此,它应当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与重视。本篇文章承接前一篇的内容,进一步聚焦于学术论文题目的逻辑性。除了题目本身可能存在的逻辑陷阱外,题目与学术论文其他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有的影响深远,有的则影响较小;有的显而易见,易于被编者、审者与读者察觉,有的则较为隐蔽,难以发现...
知网,作为国内学术文献领域的佼佼者,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无可挑剔。当我们提及“知网收录”,并非简单地将论文发布在知网上,而是指这些论文经过严格筛选与审核后,被纳入知网庞大的数据库中,供广大研究者便捷检索和参考。正是知网的高度权威性和严格的期刊审核机制,使得被知网收录的期刊在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上往往更胜一筹,与非知网收录的期刊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期刊选择攻略:深入解读知网收录与非知网一、知网收录的显著优...
一、企业税务筹划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企业税务筹划是对企业的各纳税项目进行事前的规划,以期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但在现实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达不到减少税负的目的,反而有事会使企业承担莫大的损失,究其原因,是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而这些风险有些事来自企业内部,有些是来自企业外部。 (1)相关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问题 企业的税务筹划,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联系极为紧密,这就需要税务筹划人员在进行方案的...
综述类研究,是以人类已积累的知识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探究对象,深入剖析并探讨某一主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进而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测与展望,旨在推动科研领域的新成果涌现,并指导理论或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此类研究活动,我们称之为综述类研究。而综述论文,则是对综述类研究及其成果进行详尽报道的学术文献,它在文献分类体系中归属于三次文献的范畴。综述论文的撰写,是基于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回顾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