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它可以用于规避由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证券价格波动的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整体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期货交易热潮,其中,套利交易尤为活跃。
所谓套利交易是指当同种标的物的价格在不同市场上有差异时,在相关市场上进行反向交易,以期望价差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虽然套利交易具有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但由于利率波动频繁,套利交易经常会出现盲目与混乱的情况。因此,充分发挥现代统计科学与电子技术的优点,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一款能提供更可靠信息的软件,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描述统计法。 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手段得到利率期货和现货各期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情况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法研究其波动情况。(二)实证分析法。基于所收集的数据计算利率期货合约的合理价格,分析利率期货套利的可行性。(三)比较分析法。运用了一些模型对利率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波动性理论得出相关结论。
三、研究思路
1、依据收集到的数据,基于GARCH模型研究利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情况。
一般的GARCH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条件方差,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与互相独立,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运用Eviews5.0软件,分别建立不同的GARCH模型,并将相关的AIC和SIC信息绘制成表,结合信息选择出最佳的GARCH模型,然后进行波动性分析。通过分析GARCH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存在ARCH效应,因此GARCH模型分析结果有效。对比利率期货推出前后GARCH模型中检验参数的数值,可以发现检验参数有所减小,说明在利率期货产生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变弱,也说明了两者在风险波动上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分析两者不同的波动性,然后得出一个合理的套利空间,并利用套利定价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验证,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套利风险。
2、套利定价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是以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货币市场为假设前提的期货套利定价模型,具体表达式如下:
其中:F表示利率期货价格;
S表示利率现货价格;
D表示指数组合预期股息现值;
r表示无风险利率。
如果加入股息率,套利定价模型变为:
无套利理论认为以上公式始终成立,当期货价格偏离无套利价格时,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使得价格恢复到均衡价格。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确定的数学关系,这就为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数理依据。
3、利用利率期货价格与ETF价格之间的关系构建策略模型
这种套利策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推导出不同期限的债券ETF与利率期货间的准确均衡等式,并以计量方法估计出两者配比系数,对每次调价进行监控。当期货价格与ETF价格远离均衡式时,即υt超出一定范围时,便可以建立套利头寸,待价差回归以平仓获利。下面是套利策略的具体操作过程:
对于利率期货而言,其无套利均衡体现为隐含回购利率(IRR)与无风险收益率(r)之间的关系:
其中F表示期货净价,CF表示转化因子,P为表示现券净价,AI表示现券应计利息,T表示距交割期剩余天数。
为便于操作,对(1)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假设债券ETF久期与现券久期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比例关系,可得
其中(5)式是本套利策略的`核心等式,但该式中存在未知参数。将其转化为计量模型可得:
运用非线性OLS方法得到未知参数的估计量,从而得到不同期限的债券ETF与利率期货间的准确均衡等式。
可以看到,使用ETF套利策略,并结合套利定价模型,可以使套利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而不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找机会的过程,这就使得套利活动更加理性,从而达到降低套利风险的目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原理与理论写入软件中,利用得到的结果对每次调价进行监控,指导套利交易。
四、软件的设计思路
该软件基于MATLAB GUI进行设计,依托MATLAB GUI提供的基本科学计算功能,减少开发周期。更重要的是,MATLAB 的开发环境提供了创建用户界面的捷径(GUIDE),并且有良好的事件驱动机制,同时提供MATLAB 数学库的接口,还可以方便的创建各种图形句柄对象,实现仿真平台的用户界面。GUIDE 可以根据用户GUI界面设计过程自动生成M文件框架,这样就简化了GUI 应用程序的创建工作,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框架来编写自己的函数代码。
具体来说,该软件的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即先设计主界面,再设计各子界面。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静态文本框、列表框、可编辑文本框、触控按钮、面板和坐标轴等控件来实现一些功能。各控件的功能通过编写其相应的回调函数来实现。
软件设计中,除了考虑以上步骤,还需要有机结合套利定价模型提供数理方面的支持和ETF套利策略提供套利方法的支持,最终开发出一款造福广大投资者的利率期货软件。
当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时,可能会遇到不同查重软件查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检测算法、数据库内容、检测范围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这些因素,并比较说明哪个查重软件的结果为准,哪个更准确。影响因素:1、检测算法:不同的查重系统使用不同的检测算法。这些算法可能基于不同的数据集、识别技术和计算方法,从而导致对相似度的判断产生差异。2、数据库内容:论文查重系统主要依赖其数据库中的文...
这五种参考文献,无论如何都不可轻易引用,以免损害研究的严谨与信誉。在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里,引用文献无疑是支撑论点、增添研究分量的关键一环。然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并非所有内容都值得借鉴。以下五种参考文献,务必敬而远之,以免为您的学术成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质量堪忧的文献质量低下的文献,如个人博客、论坛发帖、社交媒体评论等,往往未经同行严格评审,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证基础令人存疑。引用此类文献,不...
专著在评职称中具有以下优势:加分多:在大部分有职称评审政策的单位中,出版专著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分。一般情况下,公开发行的独著或合著第一作者可以获得较多加分,这可以替代多篇期刊论文的分数,因此在职称加分中具有一定优势。周期短:相比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时间更短。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出版专著可以相对更快完成。不同出版方式的时间也有所差异,自费出版一般需要几个月,向国际出版...
发表SCI如何选择期刊及后续流程干货分享一、如何选择期刊选择适合的SCI期刊是确保研究成果得到恰当展示和引用的关键。以下是几个建议:1、研究领域匹配:首先,要确保所选期刊的研究领域与你的论文主题紧密相关。2、影响因子和声誉:虽然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通常更受欢迎,但也要考虑期刊的声誉和是否真正适合你的研究。3、审稿速度和录用率:如果你需要快速发表,可以选择审稿速度较快的期刊。同时,了解期刊的录用率也很重...
在评职称、保研、毕业、加分等场合,作者往往需要发表期刊论文,而这些期刊大多指的是学术期刊。然而,学术期刊的准确定义究竟是什么呢?你发表的期刊是否真正属于“学术期刊”?关于学术期刊的定义,国家总署并未给出明确的标准。尽管如此,新闻出版署曾发布过两批学术期刊目录作为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目录已经相对陈旧,许多新兴的优质刊物并未被纳入其中,尽管它们在学术界内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我们不能仅凭这些...
写好职称论文的摘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精简扼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不需要涉及论文的所有细节,而是要突出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因此,摘要需要精简扼要,避免冗长和重复。明确主题:摘要应该明确主题,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在撰写摘要时,要突出论文的核心观点和结论,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论文的重点。客观描述:摘要应该客观描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避...
获取EI数据库的订阅权限通常需要通过学术机构或企业来进行。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联系所在学术机构或企业的图书馆:首先,您可以联系您所在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的图书馆。大型学术机构通常已经订阅了各种学术数据库,包括EI数据库。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您提供关于如何访问这些资源的详细信息。检查学术机构的订阅服务:如果您所在的学术机构有订阅服务,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个内部网站或门户,您可以通过该网站或门户访问各...
论文的题目是整篇论文的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而论文的题目恰恰是这个“开头”的核心,它如同航海者的指南针,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指明方向。因此,我们绝不能轻视拟题这一环节,认为它简单易行。相反,一个出色的论文往往源于一个精心构思的题目。草率地确定题目,可能会给后续的写作过程带来重重困扰。以毕业论文的拟题为例,这一环节通常充满挑战。除了部分专科学校会为学生提供题目选择外,大多数学校都要...
ScienceCitationIndexJournal(SCI期刊)SCI期刊,作为科学引文索引的核心组成部分,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ISI)编纂,是全球知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科学及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约3700种核心期刊。SCI的收录标准严格基于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通过对论文引用情况的深入分析来评估其价值。SCI期...
在人工智能研究快速迭代的浪潮中,"快发快投"逐渐演变为某种集体焦虑。当深度学习模型的参数规模以月为单位刷新纪录,当预印本平台日更论文突破千篇,研究者们似乎陷入速度与数量的双重陷阱。这种竞赛式发表模式背后,潜藏着数据造假率上升、创新性稀释、学术泡沫膨胀等系统性风险。正如《编辑学报》近期研究揭示,AI技术的高效论文生成能力正在催生学术泡沫,部分研究成果如同程序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虽包装精美却缺乏思想内核...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1.150
影响因子:1.590
影响因子:2.730
影响因子:2.675
影响因子:0.530
影响因子:4.210
影响因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