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问题即矛盾,躲不过绕不开。不存在无矛盾的社会,不存在无问题的国家。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世界是矛盾的集合体,也是问题的集合体。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迎来新的挑战。
矛盾和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斗争,就没有运动变化,也就没有发展进步。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斗争中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回顾历史,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就在于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其实质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方面面存在的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和问题。中国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理论也是在不断回答时代课题中创新发展的。抓住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也就找到了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问题是时代传递出来的声音,是干事创业、推动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问题是杂多的,问题的性质、地位和影响各不相同,其紧要程度、涉及面也不一样,需要科学分析、区别对待、精准施策。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从杂乱的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从问题的趋向中洞悉问题的转变。面对杂乱无章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分析,不要把全局性问题当作一般问题来对待,不要把细枝末节的问题当作要害问题来筹划,也不要把个别性问题作为普遍性问题来处理。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善于从繁复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常态问题中捕捉事物的变异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平和问题中洞察事物的风险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面对轻重缓急的问题,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从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出发,从制约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从涉及最大多数人核心利益的问题出发,牵住“牛鼻子”。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很大程度上在于准确捕捉时代传递的声音,准确把握时代的问题,对症开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准把握当代中国问题是重要前提。
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有市场、有分量;只有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脱胎于德国的学术传统,但具有完全不同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学术品格——实践品格、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现实、不尚实际的思辨体系,不是高谈阔论、不解决问题的书斋学说。针对青年黑格尔派醉心于抽象思辨的研究路向,马克思批判道,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鲍威尔、施蒂纳等无视德国现实,无视身处的物质环境,热衷于制造术语,热衷于抽象思辨,这不是“真正的学术”,仅仅是一些“关于意识的空话”。马克思认为,抽象思辨的理论哲学传统该终结了,“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对现实的疏离必然导致理论自身的贫乏,离开思辨的天国,踏上坚实的大地,才能解决思想的矛盾。如果马克思主义根本不关心这个时代,那么,这个时代也会抛弃马克思主义;如果马克思主义“自我放逐”到抽象化的理念王国,那么,现实世界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地盘。因此,理论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有更加宏阔的现实关怀,自觉“思入时代的深处”并指引时代的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直面问题的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比如,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针对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的问题,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都是在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
在解决问题中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社会是发展的、上升的,社会进步是一个过程;问题是流动的、变化的、反复的,问题的展开与暴露也是一个过程。在这里,社会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问题。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重复提出;但社会问题不同,它既可以是新问题,也不可避免地重复老问题。即使是老问题,只要它重新出现,必然会有新的时代背景,或从中引出新的问题。而且这种重复,仅是形式上的重复,在内容上一定是具体的、历史的、常新的。比如,如何处理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的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总是不断解决又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并强调,“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随着问题不断升级,改革方法论必须与时俱进。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着眼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国防和军事体制等各个方面,而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在此基础上,围绕经济体制不完善这一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立足于此,我们党进一步把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这些改革方法论的运用,都源于对中国问题的精准把握。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社会历史运动没有止境,改革发展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改革推进的逻辑。改革源于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任何时代都需要不断改革,停滞倒退、守成僵化没有出路,改革发展才能不断进步。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的治理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优势充分彰显,但这决不能成为僵化、守成的借口,历史从来不会给任何国家改革的豁免权。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肾病综合症患者一定要注意对饮食的要求,如果饮食不合理,则会加重病情,那么肾病综合症患者对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第一、钠盐的摄入。如果出现水肿症状,应低盐饮食,每天进食的盐量以不超过2克为宜。另外,还要杜绝腌制视频(咸菜、腌制罐头等),日常饮食上应少用味精及食碱,可以等到浮肿症状消退的时候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第二、脂肪(热量)的摄入。在一般情况下肾病综合症患者可能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并...
4月22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主办、抖音承办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全媒传播·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平行论坛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守正创新,增强舆论引导‘四力’”“共融互通,建设全媒传播体系”“正青春正能量”等主题,探讨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进一步筑牢主流舆论阵地、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路径。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
园林水景工程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种类型。水景通常形式有叠水、水帘、涌泉、瀑布和溪流等。人工型的园林水景主要运用喷泉,比如玻光泉、雾化喷泉、旱地喷泉和程控喷泉等。园林水景能够起到基底作用、系带作用和焦点作用等水的景观效应。大水面具有坦荡、开阔的特点,同时能够托浮水中景观或岸畔,充分发挥基底作用。而相比较而言,跌落的瀑布、喷涌的泉水等水景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发挥焦点作用。1、水体系统施工水池施工:水池...
[摘要]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建筑业运营、盈利和发展潜力进行探讨,同时利用我国建筑业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综合评价北京市建筑业竞争力。[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建筑业 产业规模 经营运作本文以北京市建筑业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建筑业竞争力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一、企业规模从企业资产来看,2008年,北京市建筑业企业资产合计2007年的357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662亿元,增长了30....
政策落地,医疗升级近日,一项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缓解患者及家庭陪护压力的举措——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正式启动。这一创新服务模式要求医疗机构加大护士配备力度,确保护患比不低于1:3,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24小时全天候护理服务。此举标志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向更加人性化、精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专业守护,全天候陪伴在这项试点服务中,每名患者都将得到至少三名专业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这意味着,无论是白天...
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以及性材料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外墙保温技术广泛应用,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外墙保温技术的作用分析 就目前来看,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容易出现浪费现象。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建筑的保...
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事业发展,提升我省卫生健康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现启动2024年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具体申报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 (一)申报项目要求立足优势、突出创新、注重实效,项目做好可行性评估。 (二)申报单位须为全省各级各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医学高等院校,有...
在医疗行业,职称晋升是医生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关乎个人的专业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医疗职称晋升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助力医生职业跃升的关键要素。一、临床案例:晋升路上的“实战勋章”临床案例,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职称晋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以10例、20例、50例等不同数量的临床案例为例,它们就像是医生在战场上留下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Bio4t2 宣布开展评估试验,不进行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反复接种靶向实体瘤的 CAR-T圣迭戈和上海2023年10月17日 /美通社/-- Bio4t2® 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为患者反复注射经设计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CAR)的 T细胞,靶向 BT-001(一种用 PrismCore™ 平台鉴定的实体...
高考选考科目调整、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启动2023年高考报名,记者整理发现,2023年多项高考招生政策迎来“末班车”,2024年起,一系列高招政策将进行调整。 2023年是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高考招生环节中选拔。教育部规定,自2024年起,高水平艺术团改为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77
影响因子:8.12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1.020
影响因子:1.436
影响因子: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