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药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在海外市场也受到青睐。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保健品进出口均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2022年,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全球化发展向区域化发展转变趋势明显,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迎来新的挑战,中药进出口延续2021年势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总额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出口项数据亮眼
2022年,我国中药出口额为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1.植物提取物放量增长
植物提取物一直以来都是中药类出口的大品类,基本保持较高出口增速。其涉及品种已不仅仅是二十年前的中药提取物简单概念,目前的植物提取物外延更为广泛,在药品、膳食营养补充剂、食品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从历史数据来看,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稳步增长,2019-2021三年出口额分别是23.6亿美元、24.4亿美元和30.3亿美元。2022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10.7万吨,同比增长2.0%,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从出口市场看,欧洲、南美洲市场稳步发展,增速分别为9.3%和6.1%;大洋洲和亚洲市场延续2021年趋势增长依旧迅速,增速分别为23.7%和38.4%;北美洲市场首现颓势,负增长8.6%,非洲市场连续两年负增长。
2022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大品种变化不大,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50%以上,出口前十位的产品与以往变化不大。伴随疫情常态化,健康饮食、治未病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终端膳食营养补充剂的销售增长拉动植物提取物出口放量,天然代糖、天然膳食纤维、替代蛋白等品类的新产品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
2.药材及饮片稳中有进
2022年,我国向11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中药材25.1万吨,同比增长7.8%;出口总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出口均价5.58美元/公斤,同比下降4%,出口均价下降与国内部分药材产能过剩和国际运费回落等因素紧密相关。总体来看,2022年,我国中药材出口量增价减,出口额基本稳定。中药材出口额占比保持在中药整体的20%左右。
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和医药政策的差异,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后,仅在少数国家和地区作为传统药原料使用(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药材更多的被作为普通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使用。所以,我国出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药食两用的滋补性品种。2022年,我国出口中药材前十大品种(以出口金额计)为肉桂、枸杞、人参、茯苓、当归、黄芪、冬虫夏草、半夏、罂粟子、鹿茸。
3.中成药表现抢眼
中成药在中药产品整体出口额中占比不高,出口额比例常年维持在7%左右,相对于原料类产品仍处于弱势地位。2022年,中成药出口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出口量1.31万吨,同比增长12.6%。近年来,中药海外注册步伐加快,也带动中成药海外出口节节攀升。
分市场看,中国香港表现突出,2022年出口至中国香港的中成药1.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中成药第二大出口市场马来西亚也显现出旺盛的需求,尤其是近两年:2021年,出口至马来西亚的中成药2274万美元,较2020年增长196%;2022年,出口至马来西亚的中成药5422万美元,同比增长138%,这体现出中马双方在中药领域开展的长期合作在促进中药“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3月,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传统医学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续签,中马双方继续加强和促进两国在中医药执业、教育、培训和研究的合作。
4.保健品势头强劲
目前,保健品在海关统计系统中比较特殊,主要包括鱼油及鱼肝油类、蜂产品类及燕窝,维生素及矿物类制剂产品并未统计在内,另外不少保健品是以食品的形式出口,也未纳入保健品项下,本文中有关保健品贸易的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2022年,保健品出口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鱼油及鱼肝油类产品增长强劲,出口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蜂产品类略有下降,出口额1.1亿美元,同比下降3.2%,除蜂蜡有所增长外,蜂王浆及蜂蜜、蜂花粉类出口额同比均有下降。
进口额稳步增长
2021年中药类商品进口强势反弹,全年进口金额27.4亿美元,上涨24.1%;2022年,全年进口金额28.8亿美元,上涨5.1%。
2022年植物提取物进口7.8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进口植物提取物中,精油类原料占植物提取物的63%。由于精油产品的特殊性,进出口往往有大小年之分,对植物提取物的整体增长变动影响较大。2022年,精油类产品进口金额4.9亿美元,同比下降23.8%,是2022年植物提取物进口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除去精油类的影响,2022年植物提取物(不含精油)进口额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进口数量3.1万吨,同比下降仅0.1%。可以看出,2022年,植物提取物(不含精油)的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不大,进口价格的下调,导致进口金额回调。
2022年中药材及饮片进口6.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我国常见进口药材品种约110种,进口药材品种和产地相对稳定。我国每年从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药材。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位于亚洲,从亚洲进口药材数量占我国进口药材总量的90%以上。2022年,我国进口中药材前十品种(以进口金额计)为西洋参、鹿茸、人参、姜黄、番红花、甘草、丁香、血竭、乳香、没药,前十品种进口额占我国药材进口总额的36%。
2022年,我国进口药材的前十大货源国(以进口金额计)为印度尼西亚、缅甸、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印度、泰国、越南、俄罗斯、美国,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数量的85%,进口总金额的87%。
2022年中成药进口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前两大进口市场(中国香港、德国)的进口额占全球的85%份额。主要进口市场表现良好是带动中成药进口的主要原因。中国香港的进口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9.8%;德国进口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2022年保健品进口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在国家扩大进口政策的引导下,近几年,保健品进口业绩亮眼,连续保持较高的进口增速。其中,燕窝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保健品,2022年该项进口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0%,但燕窝进口均价下滑达13.5%,以价换量。根据历年来的燕窝进口数据分析,燕窝进口总量已有超过国内市场需求的迹象。从目前的情况看,2023年,燕窝进口可能会有较大的下调空间。
小结
2022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外贸虽然保持较平稳的增长态势,然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波诡云谲,全球化产业链格局向区域化产业链格局变迁,2023年,中药外贸将需应对更复杂的国际形势。
近十年中药贸易总额翻番
自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全球化市场机遇,促进了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更为其国际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中药在我国医药类出口中所占比例虽然还不高,但一直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在我国医药外贸统计中,中成药和中药材及饮片是我国传统中药产品,植物提取物则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按照商品用途分类,中成药属于制成品,植物提取物属于原料性产品,中药材及饮片中大部分属于原料性产品。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2022年十年间,我国中药进出口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的42.2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85.7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8.2%。其中,出口额从2013年的31.4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56.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8%;进口额从2013年的10.8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2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1.5%。
我国中药出口仍以原料性产品为主导,所占比例超过80%,2013年原料性产品出口占比83.6%;2022年,占比达到87%。进口方面,原料性产品与制成品各占半壁江山,2013-2022年期间,我国中药原料性产品进口比例在55%上下浮动。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现就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审工作背景根据《北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本次评审将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与行业贡献。就像衡量一棵大树的价值既要看年轮也要看果实,评审既关注从业年限,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评审对象范围本次评审面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包括:高级医师(需具备10年以上临床...
1.施工定额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的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施工定额由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所组成。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成本管理、经济...
第六届进博会已近尾声,凭借进博会持续释放的强大“溢出效应”,进博会已成为跨国企业创新成果加速引入和落地中国的“驱动器”和“孵化器”。在进博会的众多展区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直备受瞩目。值得关注的是,除传统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外,众多科技产业公司开启跨界新布局,将更多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产业。进博会“人工智能专区”海克斯康展台,全新自主移动式三维实景采集系统“机器狗”的首秀吸引了大量参展者。但值...
2024年之后,医生的退休金是否与职称无关,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根据最新的政策变化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虽然职称不再直接决定退休金数额,但它通过多种间接途径仍然对退休待遇产生重要影响。下面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这些影响因素: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影响职称的提升往往会带来工资待遇的增加,而在职时的工资待遇是计算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重要因素。根据现行制度,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年度工...
1、连续墙施工要求在地铁工程建设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下连续墙体的建设以及深基坑,地下室搭建直接影响到了地铁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地铁地下连续墙的建设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尽量减小震动性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连续墙体的坚实度和稳固性,就应在实际建设中控制墙体的负荷压力承载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地铁的行驶安全。2、施工准备工作在地铁地下连续墙的建筑施工中,准备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
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工作已于今日(6月11日)正式启动,考生可通过以下多种方式获取成绩信息。为确保查询过程顺利,请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号与身份证号,这些信息如同打开成绩大门的“双钥匙”,缺一不可。官网查询:最直接的官方通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www.21wecan.com)是成绩查询的核心平台。考生需点击首页“进入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查分入口”,使用报名...
1概述 三维重建(3DReconstruction),是建立外界物体合适的计算机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环境中对模型进行处理、生成场景和物体的三维模型的方法[1]。目前建筑物三维重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几何造型的方法、基于扫描仪器获取物体表面三维信息的方法、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2,3]。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采用单幅图像或多幅图像,实现对目标场景的三维重建。并紧随着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等学科...
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一年四季各有花开;从白菜、土豆、胡萝卜冬菜“老三样”,到果蔬飘香、西出国门……近年来,新疆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助力、产业化运营使冬春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疆”字号绿色有机果蔬走出了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天山南北建起大棚百万座清明刚过,昆仑山脚下阿克陶县,乍暖还寒。走进昆仑佳苑现代设施农业育苗基地,全智能自动操控连体育苗温室满眼绿意...
α糖苷酶抑制剂(AGI,目前国内上市的包括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联合用药之一,也是《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推荐的基本用药。不过,虽然已在中国广泛使用近30年,至今尚无全面系统性指导建议。 2024年3月,中国首部《α糖苷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于《中国糖尿病杂志》发表,共识对常用AGI药理学特征、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
近年来,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迎来重大转折。随着靶向治疗的深入探索,全球药企纷纷布局这一长期缺乏标准方案的临床空白地带。其中,拜耳公司研发的1类口服新药BAY2927088片(sevabertinib)凭借突破性疗效数据,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上市申请,并同步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与优先审评资格,标志着HER2突变肺癌治疗即将迈入口服靶向新时...
影响因子:1.167
影响因子:2.040
影响因子:0.160
影响因子:0.910
影响因子:0.430
影响因子:2.893
影响因子:2.035
影响因子: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