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资源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时代背景下知识资源的重要性、知识资源的特征、知识资源重要性的来源以及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几方面来加以论述。
关键词:知识资源 特征 来源 管理
1994年4月15日,世界贸易组织在摩洛哥的马拉咯什签署《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诞生。知识经济以知识的产生、传播、转让和应用为依托。知识经济的发展突出了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得知识资源成为取代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在相应的经济发展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新的资源形态。
一、知识经济时代凸现知识资源的重要
知识经济时期,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因素,而不是物质因素。知识资源是企业未来财富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资源,它在当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知识经济时代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知识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家企业的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因素。随着知识型企业的出现,知识资源已经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和优异绩效的主导性来源。
根据世界银行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物质资产投入的差异只能解释这些国家经济差异的不足30%,其余的70%以上直接或间接归因于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等无形资源的不同。知识资源存量和增量在决定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利益格局中,国家间的知识差距决定了他们的贫富差距。
联合国经合组织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谈到传统社会形态中关于资源的认识时指出,传统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认为知识作为蕴涵在人和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另一方面它又只是影想生产力的外部因素。这一评价切中要害,指出了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基于知识理论明确指出,知识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和优异绩效的重要来源。企业要注重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我们更加关注知识资源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基于资源理论将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从企业外部产品市场层面引向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层面,使人们在认识竞争优势的来源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基于知识的资源观点更进一步,认为企业是基于知识资源构建起来的,知识形态资源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性高绩效水平的一个重要来源。许多行业的日益增加的知识密集型特征表明企业竞争日益依赖于知识资源的创新能力。
二、知识资源的特征
投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有知识资源和资产资源。资产资源是有形的、切实可见的资源,而知识资源是企业结合并转化投入的有形资源的方式和方法。知识资源包括员工知识和技能、物质技术系统、管理系统、支持知识成长的标准或价值观等。知识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能反复利用。随着知识资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使用,在向产品或服务中转移后,这些知识资源仍然是企业拥有并可利用的,企业无须花费任何额外的代价就可以反复利用。
2、不会枯竭。知识资源是一种活化的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创造出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又被不断注入到企业固化的知识资源当中,从而使企业的整个知识资源存量不断扩张。
3、能够共享。在不断的交流与共享中,知识资源被有效地开发和充分地利用,从而可能转化为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和财富。
4、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特性。和一般物质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不一样,知识资源的边际报酬呈现递增现象。知识资源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物质资源的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导致企业产品或服务附加价值大大提高。
三、知识资源重要性来源
基于资源理论认为并非所有的企业资源具有创造高的绩效水平的潜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备四个特征:(1)必须是有价值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它能够利用企业周围环境中的机会,并消除环境中的威胁;(2)在企业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中,必须是稀缺的;(3)必须是难以完全模仿的;(4)必须是难以替代的。
由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完全模仿的,而且环境中没有战略性的替代物存在,所以,这种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战略性资源的四个特征中,企业的一些资源之所以难以为外界所模仿,是由于以下一种或多种原因在发挥作用:(1)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技能依赖于一些“独特的历史条件”;(2)企业所拥有的一些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因果关系模糊性”;(3)能够为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些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
基于知识理论认为,知识资源能给予任何组织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不能够被竞争对手模仿。知识资源是一组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应用于企业发现机会过程中的知识资源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拥有大量知识资源的企业知道在何方寻求机会,进一步评价潜在机会的价值,从这些机会中获取价值。知识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准确地预测环境中的市场变化倾向,并采取更为合适的战略哈战术行为。如果没有知识资源,一个组织将难以发现并利用新的商业机会。事实上,由于知识资源的全面适用性和知识资源的难以流动性,知识资源已经被认为是组织所有资源中最有能力保持持续差异性的资源。基于知识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战略管理学者和实践家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唯一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利用其拥有的知识资源,或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资源。在战略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结构、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生产、积累和分配,对提高企业绩效十分重要。
企业生产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企业生产的最为重要的输入和第一位的价值源泉就是知识资源。在企业整个资源体系中,知识资源成为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的机会和配置资源的方法,决定企业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2)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存量的提升速度和程度,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资源的差异能导致企业间绩效差异的持续性。(3)知识不用于容易从外部市场获得的传统资源。企业是特定知识的集合体,每一个企业的知识存量都是独特的和难以模仿的,而且也无法从外部市场买到。(4)市场难以有效地对知识形态的资源进行配置。由于具有深植于组织内部、难以识别和评价的特点,知识资源很难在不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四、知识资源的管理
基于知识理论把知识看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组织的战略性资产。企业的知识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基于知识理论一方面用战略眼光经营知识,寻求能有效地从组织知识管理中创造价值的方法;另一方面从知识的视角审视企业的战略地位,研究如何发现知识差距和能力差异,制定基于知识的战略,使企业嫩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所拥有的唯一独特的资源就是知识资源,不断识别、创造和管理知识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根本前提。
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导来源,知识资源需要很好地管理。知识管理并是仅限于资料的利用、信息的存储和控制,它还要求努力认识深藏于企业内部和成员大脑中的个人财富的内涵,并通过杠杆作用将其尽量转化为能够被企业获取和应用的组织财富。知识管理不仅包括企业需要对已经掌握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管理、配置和使用,也包括对企业并不拥有的、但企业生产需要的各种新知识的内部创造和外部获取。
知识管理服务于企业的最终目的。为了在非连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管理和运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战略目标。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改进现有流程,降低成本;(2)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3)开发新知识;(4)应用知识创造效益;(5)强化竞争力;(6)提高柔性;(7)创造吸引人的工作环境;(8)使企业不太依赖于个别员工。
知识资源的管理过程所包含的活动往往并行、重复或循环。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的发现、选择、获取、吸收、利用、创造、传播、存储、编辑、保护、扩散、组织、过滤、共享等诸多要素。知识管理核心过程包括6个方面:知识的辨析、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的使用、知识的保存,基本概括了以上所涉及的各项内容。(1)辨析知识。企业从外部发现并识别能够为企业当前和未来生产服务的各种知识资源。(2)获取知识。以知识辨析为基础,从企业外部获取知识。(3)创造知识。侧重于从企业内部生产新的知识,如新技术、新产品、更好的想法及更有效的过程等,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4)传播与共享知识。使得企业某一部分人或某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能够在企业范围内得到应用成为可能。(5)使用知识。企业不仅要快速消化吸收内部和外部获取的新知识,还要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新知识转化为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6)保存知识。企业的知识保存在组织记忆中。企业保存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有多种,例如组织惯例、业务规则等。
五、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企业一旦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资源,就可能获取好的绩效。而知识资源本身难以模仿,能够营造持续的差异性。因此,知识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显得特别重要。
知识资源作为企业获取优异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需要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重视。我们的企业层面需要意识到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并担当起知识生产的主体。
企业并购作为21世纪投资的重要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失败的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欠缺一个合格的尽职调查。本文详细分析了尽职调查工作中的误区,以期对今后的并购案例有所启示。 并购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它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导致企业合并或兼并的商业行为。企业并购不仅是实现企业改造、产权重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企业资源...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利润日益透明,要在公路工程建筑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仅要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成本管理水平。因此,想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抓住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此笔者将平时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归纳,供大家共同探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
阐述图书馆知识的类型和知识转移的内涵,剖析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的内涵、过程与方式,探讨实施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策略,以达到图书馆知识转移之效率和提升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服务策略。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机制 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所追求的是提高知识转移与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之引入实施应用,并成为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最根本...
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入手,探寻有效控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人才管理;员工流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与大企业比资金、比实力。因而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地住与实力的象征。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流大学图书馆的作用、学习和科研的基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摇篮、激发创新思维的加速器和师生的精神家园等方面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 1 一流大学圈书馆造就一流大学 世界上任何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有:教师、图书馆与科研设备。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成功的背后都有图书馆在发挥作用,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图书馆做其精神支柱。这就是...
高校图书馆通阅览部的服务水平不仅影响到馆藏资源价值的有效实现.而且直接关系到读者获得相关资源的效率、深度与广度,最终反映在图书馆对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促进与社会价值的体现上。本文作者通过一系列实践.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的服务水平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印度图书馆学家、著名学者阮冈纳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明确提出:“书是为了用的;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位读者有其书;节约读者的时间;图书馆...
分析了网络下参考咨询服务工件的新特点,指出了当前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创新参考咨询工作的应对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日新月异,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由于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量的剧增,读者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非常希望图书馆能够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提供有针对性的高层次的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信息的搜...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从如何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方法及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等进行分析,供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参考。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改革,建筑企业对于决策风险防范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日益重视。如何从制度上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使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按照预期的财务目标转化,这是很多财务人员关注的问题。1、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简述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
近些年来,由于机舱管理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机损事故不断增多,本文根据一件典型的由人为因素造成机损的事故,总结分析当前在机舱管理当中日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在日常的轮机管理中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项目,以期能以引起轮机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对轮机管理人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曲轴箱爆炸;人为因素;轮机管理;在日常的轮机管理工作中,在船船员需要时刻保持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警惕,...
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概况和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阐述了学科馆员参与学科建设的有效措施。 学科馆员制度化是国际图书馆先进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是各学科深入发展的需要。从1950年美国最先开始试行到现在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国内从1998年清华大学首家实施至今也有了近十年的历史。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广与实施,有利于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学术性的需求,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
影响因子:1.940
影响因子:4.8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800
影响因子:0.220
影响因子:2.240
影响因子:1.072
影响因子: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