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科学规范的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养成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铺就学生成才之路的基础工程。
关健词:德育养成教育
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加强德育有助于推动学生各育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是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养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养成教育提供了依据。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丫‘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从学生形象标准、学生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半生在学习、礼仪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时时刻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养成教育在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层次化,学校有规划,年级有重点,班级有特色,为强化养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养成教育要讲明道理
教师让学生明白《纲要》和《规范》为什么要求这样做、禁止那样做的道理,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规范的潜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热情,引导学生将规范要求变成自觉要求,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觉律己做人。在明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有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和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的影响。有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结合情感体验晓之以理,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三、养成教育要分步实施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确定养成教育的训练目标、内容、方法。这样才能使养成教育收到实效、落到实处。
第一步、宣传动员,营造氛围。比如,在师生必经的过道口设置“轻声细语、言语文明”,“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等警句,以及激励性语R‘见到客人,你能主动问好。嘿,你真棒!’气“能主动拾起身边的杂物,不愧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别你能在走廊里轻声慢步,不愧是一名文明好少年!”;在走廊、教室内外墙壁张帖科学家、伟人画像以及名言;在教学楼、实验楼等醒目的地方制作以校训、教风、学风、办学宗旨为内容的标语或灯箱,使学生从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渗透和感染。
第二步、强化训练,自我养成。如强化自觉习惯的养成,要求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作业布置与不布置一个样。再如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学生用礼貌用语,养成“讲卫生、丢陋习”的文明习惯,塑造健康活泼的良好形象。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第三步、检查反馈,走向自律。通过教师考核监督、学生值周检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岗,以及文明学生评选等措施,及时检查指导,及时反馈矫正,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提高自律能力。
四、养成教育要因材施教
养成教育要讲究层次性,因材施教。注重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一是对行为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落伍后进的原因,体验不良行为给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坏处,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这也是利用学生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二是针对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取‘言”中训练和‘行‘中训练的方法,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三是对中等学生要极力上进,发扬优点,用《纲要》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启迪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落实道德行为。
五、引导实践,养成习惯
在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强化学生家长的示范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合力,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第二,要加强行为实践引导,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养成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注重实践做起,从学会做人做起。道德其实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闪光或被泯灭.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利用条件耐心指导,强化训练,持之以恒的反复实践过程。可见,养成教育就是在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行为实践中养成的。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教育观念;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课程开发工作如今在各个高校开发的热情程度越来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无疑对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经过调查网络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即没有使网络课程优化教学,反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存在的网络课程问题分析,提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这一环节上做出怎样的改进措施。使网络课程开发工日趋发展完善。 [论文关键词]网络课程:问题;教育技术培训 一、当前网络课...
作为公民社会与公民伦理所蕴涵和期待的现代性精神气质的具体承载,公民意识的形成不仅直接关涉公民社会精神气质能否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内在的人格支持而具有价值依托,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精神动力与发展路向。当代高职女大学生所面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现实境遇与中国传统伦理及其人格范型的双重制约,决定了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高职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需要以主体意识、权责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公...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
针对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涉及的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需水预测方法、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配置一般原则等概念或方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性地提出了这些概念或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随后又陆续发布了指导...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立、创...
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以及思降,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科学性、艺术性。学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体...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了自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特征,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自主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评价等。 自主创新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humanisticeducation)。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
现代武术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挤压下凸现而成的。武术如何显现出现代性要素,仍然是武术发展的时代课题。因此,认识武术文化的现代性既是今天研究武术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点。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如何看待现代性,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斯·韦伯把现代性定义为理性化,其意思是:现代社会,是合乎科学地、合乎进化规律地、合乎逻...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不明确、实践教学的体系尚未形成两个方面。建议借鉴医学教育、工程教育以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来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
影响因子:2.85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75
影响因子:7.15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8.588
影响因子:2.360
影响因子: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