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分析,探索了大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 发展 有着直接的作用。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重要基础。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一、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经过调查,大部分高校反映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令人担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诸方面:
(一)作息时间无 规律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执行不到位,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然后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二)日常饮食欠 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早晨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了早饭,养成了常年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正常的饮食规律。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三)娱乐休闲无节制
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给大学生的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压力。但是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 电子 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自我保健意识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体育 锻炼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增添活力。但是随着近年来 网络 游戏、电子竞技等的兴起,参与文体活动学生总数明显下降。学生的体能素质长期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例居高不下、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与缺乏体育锻炼不无关系。有些男同学不仅不注意自身卫生习惯,还经常在宿舍抽烟,使得其余同学被迫抽二手烟,影响了大家的身心健康。
二、当代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原因浅析
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出现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教育模式的死板、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不无关系,浅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育环境多元复杂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周围娱乐场所明显增多,特别是网吧如雨后春笋般比比皆是。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许多不健康、不积极的生活方式侵入大学生的生活,如铺张浪费、沉迷网络、酗酒等。大学生通过网络等载体获取知识和信息渠道多而广,相比之下相对单一的课堂教育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学生在网吧、宿舍通宵玩游戏,上课时间发短消息、接打电话、玩手机游戏等现象,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教学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即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把在校生活的重点都放在了文化成绩的提高上,注重分数、注重 考试 ,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行为习惯养成;高校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以及第二课堂等方面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三)家庭教育普遍失衡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养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引导。很大一部分家长为了能使孩子安心学习,几乎包揽了学生除学业之外的其他一切事务,连洗衣、叠被等基本的生活小事也不例外,这些家庭教育中的“溺爱”,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产生的负面作用甚大,值得家长们深思。 (四)自我要求不严,易于满足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往往仅把顺利毕业作为大学阶段的努力目标,而对于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则缺乏全面考虑和综合规划,一部分同学出现了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
三、对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教育 的建议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高校、社会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具备高强综合素质的青年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高度重视,增强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讲,习惯决定人生。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以及学生家长,都要深刻意识到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早期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都要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阶段不断提高,才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积极引导,组织开展有益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活动
大学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活动。如文娱表演、 体育 竞技、心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讲座等等,让更多的人参加、了解,使学生课余时间过得丰富、充实而有意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强化管理,防止和杜绝不良生活习惯蔓延和泛滥
国家、地方和学校对学校周围的一些场所采取相应措施。高校要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建议学生事务处、教务处和各院系共同配合,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齐抓共管,采用广渠道、多形式、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保持健康的心理、生理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整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多元变动的交互作用之中。就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有机关联性的行为,并不断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与目标的实现,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过程。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
介绍了河道整治规划的定义、类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设计标准。1河道整治规划的定义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化状态;在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某些工程的实施也常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并影响其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整治规划通常要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一部分。2类型2.1按河道...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设计能力。基于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能力,以得到最佳教学方式。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然而全球淡水资源有限,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796%。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我国...
本文以网络开发技术课程试题岸的建设为背景,阐述和何从制定命题大纲和建立试题库入手,使考试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推动教学质蚤的全面提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进人“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教学意识淡薄、轻视教学、忽视质量、教学管理薄弱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提出将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进...
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习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开发与人格建构、个性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丰富,主体性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认知方式的丰富、完善与主体性发展是统一于同一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
压缩课堂教学无用时间,提高学术学习时间所占比例是当前减负的有效途径。 当前,对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有人将责任归之于学校或教师,有人将之归为教育制度,还有人认为“罪魁祸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的确,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落后限制了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国家对教育投人逐年增加,但仍显不够。然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不是短期所能奏效的;同样,由经济决定、深受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直是古往今来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一生更为重要。我们探索出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让每一个有残疾的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残缺的花朵也能鸣奏出美妙的音符。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曾经说过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随着辽宁省高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因而应从就业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入手,创新建设有特点、功能强大的辽宁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实现辽宁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辽宁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就业市场建设“创新”,增强就业市...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形成的总体构想,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综合教学能力。结合金融学课程特点,尝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并辅以网络实时演示、实验室模拟训练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对教学工作的预想和筹划,是为完成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环境,规范教学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课...
网络课程开发工作如今在各个高校开发的热情程度越来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无疑对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经过调查网络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即没有使网络课程优化教学,反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存在的网络课程问题分析,提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这一环节上做出怎样的改进措施。使网络课程开发工日趋发展完善。 [论文关键词]网络课程:问题;教育技术培训 一、当前网络课...
影响因子:6.324
影响因子:0.240
影响因子:2.867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