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发展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其中政治问题显得较为重要。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等学科和理论均涉及了发展中的政治问题,但都显得不够,需要建立专门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问题的学科:发展政治学。发展政治学包括8 个方面的内容,并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有关发展的政治研究分为两部分,理论研究和 问题研究,又分为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三类,发展政治学目前大体上处于“问题学”的水平。
发展政治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政治学分支,国外大学的政治学科设有Politics of Development 或类似的课程,以讲授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为主。国内综合大学的政治学科中也都陆续开设了发展政治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大体有这样几种:一种是关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另一种是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问题;再一种是评介某些或某个国家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拟就发展政治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知识结构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发展问题
发展政治学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问题,探索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及其主要规律,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大批国家陆续进入现代化行列,各个国家几乎都面临发展问题。随着发展成为世界性潮流,有关发展的理论也愈加丰富,研究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种时尚,逐渐形成了“发展理论”这样一个学科群。在发展研究这个领域中,汇集了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像地理、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学者有的也介入了发展研究。经过他们的努力钻研,分别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哲学、发展战略研究、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等学科和研究领域。以上诸种发展理论在分别研究自己的专门问题的同时,都从各自的角度涉及了发展中的一些共同性问题。例如,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包括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如何进行经济结构的转换、如何协调经济各部门等等,同时也关注经济增长可能导致的不平等、贫困、城市化等非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也在关注。发展社会学、发展哲学、现代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也都在研究本学科和本领域的发展问题的同时,涉及了一些超出本学科范围的普遍性问题。
发展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像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失业、贫困和城市化等尽管经济学正在研究,但它们更主要的还是属于社会问题。像妇女和儿童的权益、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以及家庭和社团组织的变迁等则完全是社会问题。发展中的文化问题主要包括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摩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变迁和调适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后发展”特点使其发展带有明显的“赶超”性质,同时也使政治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如何处理在发展中引起的社会动员过度、政治参与爆炸、社会不公平、社会不稳定,如何整治腐败,怎样在保障政治民主的同时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国家如何通过恰当的体制安排和政策策略推动经济增长并为本国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些都是发展中的政治问题。在这三类普遍性的发展问题中,政治问题较为重要,因为政治对经济的作用最为直接。本 论文 出自 无忧论文网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安排、政治系统的能力以及政治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后果。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出于政治的动机。20 世纪50 年代,世界进入非殖民化时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应选择西方的发展模式,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争论的问题。“所以,对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其说是出于学术上的兴趣,毋宁说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1 \ 〗(“序言”第2 页)
(二) 发展政治研究
对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的持续研究最终导致了发展社会学的建立,目前国内外均出现了有关的著作。有关发展中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分散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现代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等学科和研究领域中,其中以现代化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较为集中。对发展中的政治问题的研究目前也散见于上述几种发展研究之中。
发展经济学是最早、最完备的发展科学,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制度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元结构、社会稳定、国际化等问题开始进入经济学家的研究范围。尽管发展经济学涉及了许多政治问题,但它对发展中的政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零星和分散的。发展社会学的涉及面广泛,像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官员腐败甚至政治民主等政治问题均被列入其研究视野。由于发展社会学的立论出发点是社会,而不是政治,所以它对上述政治问题的研究严格地讲是一种社会学研究,而不是政治学研究。现代化理论产生于历史学家对不同类型国家现代化历程的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现代化模式优劣的时候,理论家们分析了现代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政治问题。例如,美国著名学者布莱克提出了“政治现代化”这一著名概念。[2 ,3 ] (第19225 ,44 页) 现代化理论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局限在政治变迁,特别是统治模式的变迁以及不同统治模式的比较上,尚没有对发展中的政治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是专门研究第三世界政治问题的理论。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不少政治学家深入到发展中国家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潜心研究,出版了一批有深度的学术成果,其中亨廷顿是著名代表。他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 ,通过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典型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变迁的研究,涉及发展中的动员、公平、稳定、能力、腐败和城市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传世之作。亨廷顿首次提出了“政治制度化”这个概念,用政治制度化程度来分析不同国家的政治效能,建立了有关发展中国家政治研究新的分析指标,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研究给出了新的研究天地,并把这项研究推向了深入。政治发展理论是纯粹的政治学理论,它专注于与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有关的政治问题,尚没有涉及对经济发展的政治管理、政治评估以及发展的国际化问题,或许这就是它的局限所在。
政治文化理论也出自1960 年前后美国政治学行为主义化的时期。政治文化研究者从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及社会环境的关系出发,分析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政治问题。按美国政治学家鲁•派伊和加•阿尔蒙德等人的看法,欠发达国家现代化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与其说是政治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政治文化理论家们认为欠发达国家的落后,除了经济不发达之外,还有文化上的落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主要原因是两种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西方的多元民主制搬用到欠发达国家后普遍引起的不稳定问题,原因也主要是政治文化的不同[4 ,5 ] (第29260 ,3225 页) 。政治文化理论注意到了文化对发展的作用,注意到了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的互为因果关系,是西方政治学在当代的主要成就之一。但是政治文化理论源自行为主义政治学对价值问题的行为主义式的研究,是对政治问题的一种专门研究,没有涵盖发展中的全部政治问题。
以上几种发展研究对发展中的政治问题的研究大体上处于一种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状况,尽管各学科的政治研究均有所建树,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政治学研究规模。另一个缺陷是各个学科都忽视了经济发展本身,特别是经济活动本身是如何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这一重要政治问题。当前,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政治问题,急需抓住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对发展中遇到的社会动员、政治参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整治腐败、政治民主,以及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发展进行政治管理和政治评估等政治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探索发展中国家政治与经济互动的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帮助。对应于已有的发展哲学、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专门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问题的学科即为“发展政治学”。
(三) 发展政治学
发展政治学的建立基于发展的现实需要。上述那些政治问题是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当代经济发展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结构性和国际化。发展的结构性使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发展的国际化使经济活动成为一种国际活动。经济发展的这两种特征使经济活动与社会其它方面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互动问题。作为对经济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发展中国家就出现了上述那些新的政治问题。
这些问题之所以呼唤新的理论,还在于它们本身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政治问题,而是政治—经济问题或经济—政治问题。在当代,政治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出现了政治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政治化”趋势。面对新的问题,原有的理论显得力不从心。已有的各种发展理论对政治的研究是分散的,其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带有明显的本学科特色。发展中的政治问题带有交叉性,各个问题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全部问题之间具有系统性,因而需要对它们进行跨学科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各个政治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从总体上把握发展中的各个政治问题。这就是发展政治学建立的现实基础。
我们提出的发展政治学是专门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政治后果和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制约作用的学科。发展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但带有一定的边缘性,与经济学和社会学均有交叉。发展政治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动员以及社会动员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发展过程中政治参与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发展政策的影响; (3) 发展过程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实现那种能够促进发展的公平; (4) 如何协调稳定与发展; (5) 发展中出现腐败的原因及整治的对策; (6) 对民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双重分析; (7) 经济发展的国际后果及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8) 经济体制的抉择、经济战略的制订和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政治因素[6 ,7 ] (第32 ,34 页) 。除了分别研究这几个问题之外,发展政治学还特别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某些政治问题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因果联系,例如社会动员不当与不公平有关,腐败会引起不公平,民主与公平也有相互关联;再例如,社会稳定状况与社会动员、社会公平、腐败、民主和制度化程度等方面的相关性;还有,发展的政治管理和政治评估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公平、民主和稳定等要求在政策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全部政治问题按其逻辑联系又可以分为几组。发展的国内政治问题有两组,本 论文 出自 无忧论文网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需要动员,动员的一个后果是民众参政活动的增多;收入和财富的差距拉开以后,社会中的不公平成为问题,而社会成员的不公平感与动员有关,反过来又是个人参与政治的一个动因;动员过度、参与爆炸、社会不公平都直接导致社会不稳定,实现社会的稳定需要控制动员的程度,实现适度的参与,维持社会公平。动员、参政、公平、稳定是相互关联,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国内政治问题。
腐败的整治和民主化是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两大政治问题,把它们放在一组是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特性———时代性。腐败并不是后发展特有的现象,古代社会同样有腐败现象,只不过在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腐败可能会很严重,以至于危害了国家的发展;民主也不是一种后发展现象,古代曾有过兴盛的民主,民主的重要性在于后发展过程中迟早会出现民主状况制肘经济发展的现象。对发展的政治管理所使用的政治手段形成了另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经济体制是发展的基本环境,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的导向,经济政策是发展的措施;政策是在基本的制度环境下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又受到战略的指导和约束;体制必须体现在政策之中;战略的导向作用以体制为依据,战略意图最终在政策中得以反映。
有关发展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部分,理论研究和问题研究,发展哲学以及其它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部分属于发展的理论研究;关于发展中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的研究则属于问题研究。发展研究又分为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三类,既需要各种发展“学”对发展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又需要在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而这两类研究都要以个案分析为基础。发展政治学以发展中的政治问题研究为主,建立起一些理论,目前大体上处于“问题学”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 问题学”并非指学术上的低层次,而是发展研究领域学科特色的一种体现。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现实需要的,发展研究中最为发达的一个学科———发展经济学,基本上是一种问题学。尽管发展政治学目前还以对发展中的政治问题研究为主,但有关发展的政治理论将随着发展政治问题研究的深入而逐渐产生。发展政治学以个案分析的积累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进入综合研究的层次,最终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
文章指出:在当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认清社会主义的特征,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人类历史上以往一切社会形态都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长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要比资本...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合理的价值排列次序。20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时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价值观重建的抉择。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在观念上的现代转型,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时空延展。 在社会主义...
在《1844科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但这种逻辑起点存在问题:马克思以类存在物证明人是有意识的,以人是有意识的证明人是类存在物,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困境。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这种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应该如何去评价?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在《1844年经...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化提升的特殊性,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所产生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从而使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障碍,提出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1....
欧洲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冷战结束后,在世界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欧洲社会民主党却在20世纪90年代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神奇回归”。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政坛“右转”现象不断加深,社会民主主义面临严峻挑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欧洲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
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理论、现实与西部开发的机遇,西部城市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社区服务应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五大方面,社区服务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社区服务发挥了基层社会保障的作用,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社区服...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家庭虽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而新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实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有诸多的优势,现阶段要充分重...
市场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政府的价格干预成为必要,但政府介入价格运行具有层次性和局限性。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我国应重点加强价格形成和价格调控两个层面价格干预制度的修正与完善。 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我国价格体制已历经30年风雨。1998年5月113《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生效实施,是我国价格法制建设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标志着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价格调控监督体制和价格法律法...
影响因子:2.760
影响因子:0.1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4.37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