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口的激增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我国老年市场的开发却相对滞后,这一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尚未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老年市场及老年人的消费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对 企业 开发老年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前言
2006年,国务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01年至2100年 中国 老龄化 发展 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老龄化可分为3个阶段:2001年至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新增596万老年人口,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17%;2021年至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年均新增620万老年人口,老龄化水平达30%以上;2051年至2100年是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老年人口达到峰值4.37亿。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口的激增孕育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我国老年市场的开发却相对滞后,这一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尚未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二、老年市场及老年人消费特点分析
1.老年市场分析
(1)人口。人口因素是前提,没有人的地方就没有市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一个庞大的老年市场正在形成。
(2)购买力。改革开放以来,老年人口的收入在较稳定地增长,2000年我国老年市场的购买力为4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4000亿元。
(3)购买欲望。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身的传统观念正在弱化;同时年龄的增大、闲暇时间增多、疾病增多等特征使他们的饮食、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上升。
2.老年人消费特点分析
(1)产品方面
①方便实用性。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对商品的要求着重于其易学易用、方便操作,其消费目标首先定位于商品的方便实用性。
②价格的合理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价格在老年消费中的作用将日趋减弱,他们会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2)服务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体质不断下降,他们更希望得到全面的服务,以弱化自身生理上的不足。
3.购买行为方面
(1)理智性。老年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标准,再三思量后才购买。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轰炸式广告难以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2)习惯性。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较稳定的消费习惯,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三、 企业 进行老年市场开发的策略
1.提升企业形象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老年人具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因此进行老年市场开发需要企业形象先行。
(1)企业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高标准服务、低水平盈利作为老年市场的营销手段,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范围,提供适应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的长远目标。(2)企业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社会活动等进行宣传,展示自己为老年人服务的迫切愿望,从而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整个社会尤其是老年人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
2.进行市场细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老年市场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企业应灵活把握这些特点,高度细分老年市场,对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确保企业对老年市场的开发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运用好“4P”营销组合策略
老年人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只有根据老年人的消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品(product)。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时应该以方便实用为切入点,仔细研究老年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设计老年人喜爱的产品,以刺激老年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价格(price)。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老年人特别是收入高的老年人对高档老年产品或服务已表现出较强的需求欲望,所以企业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优质优价的高档产品,以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3)分销(place)。根据老年消费者就近消费的习惯,企业销售渠道应以方便老年人购买为宗旨,在居民区附近设立老年用品专卖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销售终端的管理,在商品摆放、服务设施等方面,都要照顾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4)促销(promotion)。广告作为最主要的促销方式,必须以真实性为原则。广告宣传应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多选择介绍性、劝说性的广告,而应避免炫耀性、夸张性的广告,更不能欺骗老年人,以免失去他们的信任而招致失败。
4.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老年人在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时,还应得到比一般顾客更优惠的售后服务。在技术服务方面,采取与老年人直接面谈、示范操作等方式;在安装、保养等方面,则应采取上门服务、定期安全检查等方式,在保养的条件和时间方面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
四、结束语
总之,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大幅增加将使老年市场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有眼光的企业来说,只要抓住了老年市场这个值得持续开发的商机,并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不断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就能在老年市场中开发出一片蓝海。
年鉴学派作为20世纪著名史学流派,把史学研究的新观念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构成了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的本质特征—总体史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中所倡导的问题史学和由古至今、由今知古的治史方法,可以为党史研究提供更广泛和更科学的依据,促进党史研究在角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提高。 年鉴学派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最著名史学流派之一,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
韩国在电子政务项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益于政府上层对电子政务的支持,对电子政务规划清晰的责任界定和世界上最发达的通信网络结构。中国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全面,百姓与政府之间的网上沟通不顺利。有鉴于此,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采取以下策略:设定具体目标,实施政府监管;投入一定成本,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移动执法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韩国信息安全管理政府网站信...
对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有不少人抱着对民主的美好憧憬,以及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迫切愿望,提出了尽快、尽量多地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的主张(如尽快推行省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对此,我们应谨慎分析,吸取德国《魏玛完法》之教训,重新认识、定位直接民主。 1919年2月魏玛共和国成立,同年七月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魏玛宪法》,这一当时看来是最具民主色彩的宪法,为什么没有使魏...
在互联网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融入网络,使得新闻的发布和传播进入一个全民的时代。话语权、发布权已经由传统媒体垄断演变为大众的广泛参与。在这一转变中,人们对新闻的关注从官方也转移到了民间,这使得传统的纸媒体收到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但是纸媒体依然拥有自身很多的优点。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呈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执连,从根本上说,这条发展执连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与对抗性矛质的产物。中美之间的经贾关系发展迅速,经贾合作潜力巨大,这是两国关系能够保持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中美关冰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过多次重大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美两国激烈对抗...
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文章浅析了剪纸艺术与民俗文化之问的联系。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俗文化 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
谣言短信危机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型的公共危机。其显著特点是新传媒参与公共事件。这对于新时期政府能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挑战。“病猪肉”谣言短信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暴露出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获取能力和危机公关意识薄弱、公共信息发布机制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走低。因此,建立“公众本位”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信息发布的法律规范体系和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危机应对模式是政府应对此类...
中俄两国的国家关系正在走向成熟。“相互包容关系”的提出是基于对两个民族、两种文明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具有跨文明建设意义的创新思想,是对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关系发展方向的总的概括,体现了中俄两国政治家和主流学者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各方面关系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两国的“相互包容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两国政治关系的公法关系和反映两国经...
技术与人有着须臾不分的关系。现代社会,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现代性”问题层出不穷。在探求“现代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极富人文特征的中国古代技术彰显了它独特的魅力。 技术因人的需要而来到世间,因此一开始就与人有着须臾不分的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意蕴,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技术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和丰富。然而到了现代,技术由于其自身的威力不断增长...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成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也必然随之改变。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儒家孝道必将焕发生机,为今所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
影响因子:1.020
影响因子:4.430
影响因子:7.558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20
影响因子:0.341
影响因子: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