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阅读经典”这个提法,广泛流行起来。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原文,下功夫搞清楚经典作家论述的本来意义,做到融会贯通,这是科学随着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阅读经典”这个提法,广泛流行起来。不过,首先需要明确这样几个范畴:究竟什么是“经典”(即“经典著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经典”,即怎样对待“经典著作”以及相应的“经典作家”。这就是所谓“经典意识”。可以看出,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经典意识”,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经典意识”的实质是个学风问题,也就是对待“经典著作”以及“经典作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态度问题。
具有科学的“经典意识”,首先要解决究竟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目前在一部分人中,对“经典”这个范畴似乎有些泛化的倾向。比如说,一提倡读经典,列出的“经典著作”就立刻多得不可胜数起来,甚至政、商界某些“大人物”的代笔之作,也被某些人捧为“经典”,令人哭笑不得。其实,究竟哪些著作能够被认定为经典,这不是什么人一时高兴就说了算的事情,而是一种很严肃的学术事业,因为这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反复的实践检验,得到学术界几代人的认可,才能基本确定下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说是经典?概括说来,所谓经典著作,就是在一定历史时代产生过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仍然有重要影响,并且在将来仍然能够产生影响的那些学术著作。就学科性质而言,经典著作一般都是某个学术领域的开山之作。这样一些伟大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它们是具有典范意义和恒久学术价值的杰出著作。所以,我们对人类历史上那些经典著作应该怀有一种崇敬的心理。的“经典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话语中,所谓经典著作,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这自然是对的;现在看来,这又不够完全了,就古今中外的文明思想发展来看,还有一些重要著作,比如中国古代以来儒家等学派的一些主要著作,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等的主要著作,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著作等等,就其深远影响和学术价值而言,也应该称之为经典著作。这里要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著作,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在谈到经典意识这个问题时,自然是包含着其他经典著作的。当然,不论是什么样的经典著作,都有一个严肃认真选择的问题,不能把经典著作的范围任意扩大。
我们所应该倡导的科学的“经典意识”,除了要具有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进行严格选择这个严肃态度之外,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对所选定的经典原著,结合其时代背景,力求全面、准确地领会原著的精神实质,尽量吸收其中的丰富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认识能力。当然,我们阅读经典著作,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理论创新,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很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但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相反的是,一些人在读书时各取所需、寻章摘句、“包装”自己,遇到问题只会引经据典,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当作公式,到处生搬硬套,严重地败坏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我们必须吸取这个深刻的理论教训,克服在学习经典著作中那种浅尝辄止、华而不实的浮躁习气。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毒害,有些人一提起学习经典著作,就有某种神秘感。在过去,读书人的惯常思维方式,就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很长时间里,这种遗传下来的“经典意识”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猖獗一时的“最高指示”说。这一特殊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把经典著作看作是真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顶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明确否定了这样的形而上学态度。恩格斯在阐述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时写道:“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因为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应该承认,这种所谓的“经典意识”,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抛弃了;但是,这其中的余毒并没有完全根除。比如对有些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只能是最高领袖人物的事情,其他的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实际上,包括经典作家在内的领袖人物,他们在理论发展上之所以能够作出特殊贡献,除了个人天赋这个条件之外,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正确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只有这个动力才是无穷的。所以,以彻底的发展观点对待经典著作,这是科学的经典意识的一个本质要求。
在学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个现象:许多人用很大的功夫,对经典著作或者重要文献,不厌其烦地进行注释、解说,或者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从经典中引出某种“微言大义”,用以“引导”广大群众的学习;与此相应的是,一些思想懒惰的人,往往是靠阅读这些“参考材料”,用“走捷径”的办法,来学习经典著作。当然不能说这样的学习完全没有效果,那些技术性的注释是必要的。但是,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我们毕竟是根据第三者的观点去理解经典著作的,而不是自己直接阅读经典著作的原文,作出自己的理解。以往的经验教训说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潜藏着一种“危险”——因为那些注释、解说或者“微言大义”,常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歪曲经典著作的原意,使我们误入歧途。在苏联的历史上和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并不罕见。所以,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原文,下功夫搞清楚经典作家论述的本来意义,做到融会贯通,这是科学的“经典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策作出后,近几年来,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法制建设的领域内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法律制度问题,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相当的阻碍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法教义学是以法律自身的原则、规则、概念等基本要素制定、编纂和发展法律以及通过适当的解释规则阐释和适用法律的做法和要求。文章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其与价值判断的关系,立法过程本质上是价值选择的过程。民意、民主或长官意志都可能影响价值选择。在立法过程具有正当性的前提下,应当认为,当前的立法是各方价值观念的终妥协,是司法的基础。在适用法律中,强调法教义学有其独立的意义,严格执行法教义学和价值判断的二...
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不断完善是一个过程。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常妥对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进行解析,常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予以探讨,雷要时我国食品安全盆管的法律制度的特.饭进行归纳。监管原则应予明确规定;监管职贵应予重.板加强;监管计划应为政府行为,并应当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盆份。监管时象应洒盖食品检脸机构:监管的社会化参与支持和监赞体系应当健全。 近几...
以职业教育为主,并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是法学教育在厘清法学教育性质上的基本要求。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应该和就业市场相结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重,以司法考试为导向,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司法部2008年6月发布通告,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至此,关于在校生能否参加司法考试的争论告一段落。同时,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再度成为讨论的焦点(本文的法...
通过“经济宪法学”这一词语字面表述,就可以判定认识到此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在政治法律学科与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的充满朝气的一门学科。经济宪法学以财产权为其系统理论基石,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解为公民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之间的冲突,其研究的宗旨就在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用经济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在权利与权力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
随着短信越来越多地以证据的身份出现在民事诉讼中,短信能否作为证据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司法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导致此类案件的处理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文章首先对短信进行了概述。重点论述短信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最后对短信的证明力进行了讨论。 1 短信概述 所谓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短信是伴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产生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008年4月20日向全国人民公布并征求意见。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理念;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监管理念;发挥消费者制衡作用的理念;加大违法成本的法经济学理念。这四大立法理念不仅是食品安全立法理念的创新,也将对相关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
长期以来,人们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而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法律、审计期望差以及违约、过失和欺诈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关系密切,这也是会计报表使用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避免法律诉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产生 (一)明晰相关概念 1.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对...
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对劳动权的保障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大事。劳动权入宪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体现了劳动权具有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宪法劳动权的完善,必须以劳动权的这两层属性为基点,参照《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完善其内容,激活劳动者的宪法权利,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技能,劳动权的保障涉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重要的宪法权利。《...
我国的注册会计制度是在80年代初恢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人数不断增多,执业水准也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如近年来注册会计师频频卷人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不仅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极坏的影响,也大大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公正形象。一、造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一)被审计单...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720
影响因子:2.128
影响因子:3.070
影响因子:3.29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