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种手段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企业并购有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企业并购的动因。文章以我国的啤酒行业为例,对企业的并购动因进行分析,以求在并购实务中能为企业决策者们提供决策参考。
[论文关键词]啤酒行业;并购;动因
一、引言
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on)的合称,并购在经济学上的含义通常可解释为一家企业以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取得另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在实际中,并购(M&A)通常包括公司接管以及相关的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先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最近的一次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还在延续。近期国内就有美国凯雷收购徐工,宝钢并购八一钢铁、邯郸钢铁、马钢股份海螺水泥并购巢东水泥,国美收购永乐电器,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等并购事件。在竞争性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和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才能生存下去。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用两种方式进行发展:(1)通过内部投资新建方式扩大生产能力;(2)通过并购获得行业内原有生产能力。其中,并购是国际企业公认的效率较高、较迅速的方式。本文以我国啤酒行业为例,对企业的并购动因进行分析。
二、文献回顾
对于企业并购行为,经济学家们作了大量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效应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或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诸多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新古典综合派有关并购动因的理论主要有规模效益理论、市场力假说及税赋效应理论。规模效益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市场力假说将企业并购的动因归结于并购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于市场竞争对手的减少,优势企业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税赋效应理论认为并购是由于一个企业有过多的账面盈余,因而必须承担高额税收,为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行为,被兼并企业往往由于税收负担过重无法持续经营而出售,由于亏损可以在若干年内税前弥补,一个有高额盈余的企业并购一个亏损企业,无疑会带来税收的好处。
由Weston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公司并购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有益的,这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实施并购后的产出比并购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要大,即1+1>2,主要体现在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等方面。该假说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营协同效应来自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财务协同效应的来源主要是可以取得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管理能力层次不同的企业合并所带来效率的改善。
委托一代理理论对企业并购动因的解释可归纳如下:并购可以降低代理成本。Manne(1965)认为并购事实上可以提供一种控制代理问题的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代理人有代理问题产生时,收购或代理权的竞争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而MueHer(1969)提出的假说认为代理人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因此代理人有动机通过收购使公司规模扩大,而忽视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对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追求,包括节约交易费用、效率最优化等。Coase(1937)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理解公司并购提供了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基础。Wiliamsion(1951)进一步发展了Coase的理论,深入研究了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认为纵向一体化有效地削弱了人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克服了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啤酒行业并购现状及动因
我国的啤酒产业1978年时只有少数几家啤酒厂,全国啤酒产量也只有40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年均递增近30%的高速度增长,到1988年,在数量上已发展到813家,总产量上到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世界第三,到1993年就跃居世界第二。1997~2002年间,我国啤酒产量年均增长7%,到2003年达到了2400万吨,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
2006年啤酒产量已达到3600万吨。我国的啤酒人均消费水平也从1978年的5公升增长到2006年的27.6公升,与世界消费水平同步。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成熟的啤酒行业集中度较高,几大啤酒公司垄断市场,占据全部销量的80%~90%。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啤酒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国内前十大啤酒生产商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l%,但是青岛、燕京、华润三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仅为36%左右,市场上活跃的大多数还是区域性品牌,行业集中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青岛啤酒公司自1995年以来在全国重要区域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活动,已在鲁、京、沪、粤、陕、苏、闽等l7个省市设有近50多个啤酒生产分厂,在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生产销售不同档次的各种品牌啤酒,2006年总产量达到500万吨。燕京啤酒在1999年开始连连兼并30多家啤酒企业,2006年啤酒销量已达300多万吨,尤其公司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几次增持惠泉啤酒股权,公司持有惠泉啤酒有限售条件的股份1.25亿股,占惠泉啤酒总股本的50.03%,为惠泉啤酒的绝对控股股东。华润集团已将27家啤酒公司收至麾下,年生产能力突破350万吨,产销量超过220万吨,国际著名啤酒厂商SAB是华润啤酒集团的三个股东之一。华润凭借雄厚的资本,先后并购沈阳“雪花”和四川“蓝剑”两大名牌。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l0.5元人民币的价格受让重啤集团的国有股5000万股,占重庆啤酒总股本的19.51%,股份转让完成后苏纽公司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
通过前述各种经济学派对企业并购行为解释,结合我国啤酒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分析我国啤酒行业兼并重组动因如下:
第一,啤酒行业特点是典型的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同时降低经营成本。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进而企业的利润能够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啤酒企业出于经济上理性的思考,追求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
第二,从国内企业来讲,我国大部分啤酒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地域性严重,销售网络还是局限于本地区或者某一地区,其他地区占有率很低,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的市场没有得到开发。在这种形式下,一些企业把目标瞄向了自身市场以外的地区,通过并购重组其他地区的市场,打开销售渠道,从而扩大自己的销售,同时因为本地化生产,降低了成本。
第三,树立品牌效应。国内啤酒行业生产能力目前相对过剩,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一般把目标定在了高端市场,它们追求的是品牌效应。面对国外企业的冲击,我国企业也正在改变营销思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我国啤酒行业品牌的建立是循着一个思路:地方品牌、区域品牌、全国品牌到世界品牌。以全球化的观点来考虑,品牌对于一个啤酒企业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通过并购优质资产,扩大了销售范围,同时也扩大了知名度,进而为进入中高端市场、进行品牌竞争减少了一些障碍,为企业拓展了一条长远的发展道路。
第四,啤酒行业的并购重组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增强企业进入壁垒,建立优势的竞争地位。从啤酒产品本身来讲,差异化非常困难,因此,啤酒企业在不断的并购中完成企业的战略布局,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给同行业的竞争者或后进入者设置了障碍。由于地方保护及消费者偏好的问题存在,有实力的啤酒企业通过并购一个地区的啤酒企业,可以赢得市场的准入条件,以及地方优惠的投资政策支持,进而可以控制市场资源,包括市场网络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关系资源,这些优势资源是啤酒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大规模的必要保障。
第五,提高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代表着一个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如青岛啤酒对全国各地的啤酒生产企业开展的横向并购对提升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显著。青岛啤酒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集中程度,其市场占有率由最初的不到3%达到了现在的1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并购行为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已有的并购理论对我国啤酒行业并购现状及动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啤酒行业经历的一系列并购活动,主要原因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品牌效应、追求协同经营等。当然这些结论对于当前的其他行业的并购和整合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银行作为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的企业,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这两种经营战略各有利弊。在实践中,在遵守相关金融市场监管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银行义须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论文关键词:银行 专业化多元化竞争 一引言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相对而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
摘要:本文从战略竞争优势的角度讨论了战略网络关系对新经济时代企业的重要性,并就确定战略网络的特征和作用,讨论了企业在外部环境构建战略网络与企业基于发展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从战略制定的一般过程一一环境分析角度提出企业构建战略网络关系的一般流程。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战略网络 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汁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在整个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通...
一、目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存在的问题1.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从1995年度开始,我国财政部陆续发布和修订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法律界和一些公众人士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一种行业规范,不能将其作为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依据,判断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不能依据审计准则。 2.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不够清晰。从法律角度上讲,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法律要件为...
人力资源整合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企业并购的效果,在民企并购国企后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分析双方企业雇佣体系的差异和对员工可能产生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从挽留核心员工、降低减员比率、加强沟通、实施多元化的激励体系等多个维度入手,完成人力资源的顺利整合。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 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领域的调整,民营资本对国有资本的并购整合成为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主要方式之一。据中...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种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企业战略地位。但企业并购过程中采取的并购战略实为一种并购定价博弈。据此应建立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定价博弈模型,对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博弈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博弈论 均衡 一、引言 为在同Google的网络服务市场之争中提升竞争优...
水利水电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领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好这笔资金的经济效益,对促进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正确决策的重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要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立工程造价。其核心新问题就是价格机制新问题,它也是投资宏观决策和进步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核心新问题。工程造价管理中涌现的众多新问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巧进行改良,并且可认为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供给一个跨...
用岭回归削弱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贡献率进行测定和分析。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贡献率的差异较大,且在总体上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 论文关键词: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经济增长;贡献率 按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这些物质、能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共享的。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为经济增长的潜力而担忧。信息是同物质、能源...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成熟,我国的企业并购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年-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运行规律。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政府主导型并购;机理 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分为解构传统计划经济...
企业并购对其财务框架会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最佳资本结构的偏离,造成企业价值下降,财务风险高涨;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股利和债息政策也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撞制财务风险。 一、并购的含义企业并购(M&A),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
北京地区集聚了全国较大比例的科技资源,但是对于全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多大的作用却常常受到质疑。本文在技术扩散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以技术市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与区域生产率的定量研究,肯定了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确实推动了全国其它地区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对影响北京地区技术扩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如何实现更高的扩散效率提供了启示。 论文关键词:技术扩散;技术市场;生产率;北京地区 作...
影响因子:2.006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8.790
影响因子:0.630
影响因子:2.716
影响因子:9.040
影响因子:1.952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