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阐述了我国现行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分析了现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该项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自200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地陆续建立了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为有效遏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职责交叉等问题。按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本文在阐述我国现行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分析现行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该项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现行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
(一)《条例》确立的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
1.关于检验检测的管理体制
《条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款规定,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使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
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
按照上述规定,建筑起重机械的检验检测及检验检测机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2.关于检验检测的法律制度
《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起重机械的制造过程和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第二十八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按照上述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应当实行制造、安装监督检验和使用定期检验制度。
3.关于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律制度
《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严重失实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2O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对检验检测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按照上述规定,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社会中介机构,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二)有关部门制定的检验检测法律制度
1.关于检验检测的法律制度
国家质监总局在其网站公布的行政许可项目中列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并明确该项许可的实施机关为国家质监总局核准的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质检部门的规定,建筑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和定期检测属于行政许可项目。
2.关于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律制度
国家质监总局制定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国质检锅[2003]249号)第四条规定“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的部门设立的专门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具有事业法人地位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等工作”。
国家质监总局制定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ZT001—2004),将检验检测机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检机构,从事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机构;第二类是非自检机构,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法人资格,同时得到质检部门确认。有具体或明确的特种设备检验责任区域、或者范围、或者品种等。若申请机构所申请核准的检验项目(无损检测除外),在拟开展检验业务的区域或者范围内。检验对象的检验责任已经取得核准的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其申请不予受理。按照上述规定。质监部门将被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作为建筑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政许可机关,同时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具有事业法人资格,并明确规定其开展检验业务的区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条例》中检验检测管理体制存在的瑕疵
按照《条例》确立的监管职责分工,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起重机械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质监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起重机械检验检测的监督管理。由于检验检测是确保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安全监管是动态管理过程,而检验检测是静态管理手段(检验检测仅反映检测时段起重机械的安全状况),在实践中形成建设主管部门有监管责任.无监管手段;质监部门有监管手段,无监管责任。由于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造成一些地区两部门相互扯皮.监管效率低下,这也是近年来起重机械事故高发的一个原因。
(二)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缺陷
根据《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属于社会中介机构。但根据质监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建筑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属于行政许可项目,由其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即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而不是社会中介机构。
目前,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建筑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如从事质量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由原来部门设置现在已经全面推向市场,因此本文认为从事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应当由具备相应技术条件、人员设备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而不应当由部门设置的事业法人承担;检验检测机构从事的检验检测活动应当是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不应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行为;检验检测市场应当是开放的市场,不应当指定专门检测机构负责某一区域的起重机械检验检测业务,实行市场垄断。
三、完善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按照转变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完善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条例》及相关文件后评佑工作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法规文件执行情况信息反馈机制和制度,对于执行中遇到问题较多的法规文件,制定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启动立法后评估程序。法规文件的后评估工作要重点把握被评估的法规文件是否符合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否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以及成本效益的要求等。
(二)抓紧修仃《条例》,理顺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管理体制
在法规文件后评估基础上,通过修订((条例》,逐步理顺现行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管理体制。建议在修订时明确“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使用、检验检测的监督管理,由建设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同时明确“从事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由省级建设主管部照法定条件核准,并报同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及时清理文件,明确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社会中介性质
在法制部门组织修订《条例》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及时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由质监部门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起重机械检验检测市场先行试点,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取得核准后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同时,在核准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时充分发挥建设主管部门行业管理作用,且明确建设主管部门有权对建筑起重机械检疏粉测和构牢旅管理。
本文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在工程监理项目中来自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各类风险,并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估,从而提出了个人的的想法及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项目实施阶段已经普遍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行为时往往面临着很多风险,如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质量缺陷和工期拖延,业主除了对承包商进行惩罚外,一般还要追...
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并着重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节点。 自20世纪9O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性。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反思新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段,教师教育政策总是或强或弱或显性或隐性地左右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与走向。本文回顾历史,分析问题,以期对未来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思考。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脱离教师教育政策的教师教育实践是盲目的,脱离教师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政策是空洞的、主观的。回顾新中国教...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人才积压现象十分突出。文章从当前用人单位选人的定位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就业市场人才高消费、人才储备、招聘条件和就业歧视以及就业市场的形式、管理和诚信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端正用人单位选人观和加强全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以期引起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关注。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和发文要求各级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客观知识结构如何通过学习主体及其主体间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其同化一顺应一平衡的三阶段知识构建模式为人才培养规划了蓝图,目前逐渐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间存在传授知识与同化知识互相嵌入的关系、提高素质与顺应素质互相嵌入的关系、培养能力与平衡能力互相嵌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随着教学系统软件在教学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现在的教学软件只起到老师授课的简单辅助,而没有对学习者自身起到指引学习的方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系统软件中能够给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大大的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雅...
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探索,形成了一套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模式和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通过对学生在《都江堰》课堂上关于“做官当作何样的官?”的探讨进行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的一些动态,引发对他们的教育思考,从而提出教育的设想与对策。 1《都江堰》课堂讨论体现的中职学生思想动态特征 《都江堰》是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名篇,被收录到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历史之思中。文章在让我们领略都江堰山水风光的同时,赞颂了都江...
讨论贵州大学图书馆自迎评工作以来所发生的变化,与此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读者、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图书馆这个发展着的有机体。其中,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是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技术方法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手段,建筑与设备则是图书馆的物质...
建构主义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学习观为.学习是认知主体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分析了目前高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英语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的水平和能力。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皮亚杰认为.个体...
影响因子:1.9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867
影响因子:0.320
影响因子:4.670
影响因子:2.901
影响因子:7.400
影响因子: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