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对供应风险分类,并界定了供应背德风险,探究了供应背德风险的成因与其识别问题,使用社会网分析的方法进行成因识别,并给出了一个仿真算例,最后提出和分析了供应背德风险的规避策略。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合作日益加深,业务专精与外包在整个价值链条中不断呈现并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成为各自所在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然而,各个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决定了其难以真正消除它们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供应链节点企业广大的地域和行业分布带来的复杂性,也使得供应链风险的范围大大超越了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
近年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使得供应背德风险成为供应链风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原料供应问题,不仅强烈波及各个供应链条,更加使得全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受到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回顾,对供应风险分类、界定了供应背德风险,进而从社会网分析的视角探讨供应背德风险的成因和识别,并据其分析了它的规避策略问题。
2供应风险分类与供应背德风险的界定
尽管对于风险概念的认同,使得供应链风险一是由于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等的原因而致的多节点企业链条合作运行中所表现的巨大不确定性一基本得到认同,学界对于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却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ChirsitneHarland等认为应依据风险对商务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方式进行分类,其文献梳理概括出其他学者关于风险的分类,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供应风险、顾客风险、资产损害风险、竞争风险、商誉风险、金融风险、会计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田。JukkaHallikas等对供应商网络中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研究,重点放在了网络环境下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其将网络中风险分成四类:太低与不适当的需求、进行顾客交付中的问题、成本管理与定价以及存在于企业资源、发展和柔性中的弱点I3t。SeuKeowCheng等将供应链风险分为环境风险因素、基础设施风险因素、服务交付的风险因素以及组织关系层面的风险因素。
供应链风险分类问题,以其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各种风险的紧密关联性所致,难以得到满意的统一,多数分类中各个类别之间的边界总有值得商榷之处。然而,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分类将供应风险问题归为一类重要问题,这不仅归因于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之中最基础的实物流,也从满足核心企业得益于这种功能网链结构的基础商务活动中得到解释。供应风险,从广义的角度,可以认为是在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上游环节对于下游环节供应时面临的风险,然而这个范围过于宽泛,也难于把握。本文从狭义角度,将供应风险限制于典型供应链的“供应商一制造商”环节,专指前者对后者供应原材料、零配件与半成品等时产生的风险。
造成供应风险的原因纷繁复杂,不适于作为进一步分类的依据。但是,从风险造成的后果来看,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二分法”进行分类。因为,供应风险带给制造商的不确定性可以从“不能保量”和“不能保质”两个方面区分,不能保量的供应会造成制造商一方生产的停滞,而不能保质的供应则会造成制造商生产的中断、甚至是影响到产成品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下游供应链直至最终消费者。从这个角度,可以将供应风险简单分类为供应中断风险和供应质量风险。
这样的分类中,供应质量风险就包括了所有与供应品质不确定性相关的所有风险因素,其中有涉及不可抗力因素等的外生性风险,涉及技术、设备失败等原因造成的内生性风险等,还有一类就是供应背德风险,其专指某些供应商依仗信息不对称等条件,采取背德行为,故意降低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造成损害下游企业或顾客的行为、以获取不当利益的风险。
3供应背德风险的成因分析与识别
3.1供应背德风险的成因分析
供应链条上的业务外包特征使其成员企业之间呈现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这种关系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往往能够据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应背德风险产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首先,信息不对称使得委托人难于察觉代理人的行动,代理人侥幸心理增强,认为背德行为难以败露,增加了其机会主义行动的倾向;另外,信息不对称也能够直接导致双方不完全合同的签订,代理人容易通过这种不完全合同逃避背德行为的处罚甚至直接牟利。
供应链中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依赖与权力关系,也是其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渠道成员拥有权力越大,就能够获得越多的份额,权力优势方会为了获取超额利益而使用权力,而这种应用也推动了交换关系中权力结构的运动和变化。
如果说信息不对称性给供应背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一个自利和机会主义层面的解释,那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企业渠道权力结构的产生和变动则大大增加了这种风险的范围和影响。上下游权力关系的不断改变,使弱势一方持续受到利润空间的挤压,而恶性竞争的出现更是加深了这种趋势。权力弱势的供应方在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之时,供应背德风险的出现被严重放大。
渠道权力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相对大小及关系,依据于其间的互相依赖程度,这种依赖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作为基础,其不仅将依据企业特质资源产生的经济交换行为划人分析范畴,也将长期导向社会互动因素加入这种关系的互动变化中,在简化为上下游企业的二元关系中,权力结构可以通过互相依赖的程度来分析。
图l中所示的横轴和纵轴分别是二元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程度,依据依赖程度的不同将象限划成不同的权力结构区域。在区域1,双方相互依赖程度都是“低”,因为从对方处资源获取的可替代性高等原因,达到了一个低度权力的均衡;在区域2,互相的高依赖程度,使得各自对对方的权力影响都很大(原因也许是不同的稀缺资源需求等),达到一个高度权力均衡的状态;在区域3和4,只有一方掌握对方认为稀缺的资源,因此呈现单方面的高依赖程度,权力从中间的均衡倾斜向其中一方,因此分别代表了权力倾向于B和权力倾向于A。除了区域1所描述的情况更加符合各自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它三个区域都可以描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权力的关系。权力的倾斜即对供应背德风险产生埋下隐患。
3.2基于SNA视角的供应背德风险识别
对于这种权力倾斜的识别,社会网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SNA)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它将结构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认为网络环境下多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使然。这种结构分析的范式恰恰能够使用量化研究的手段,将成员企业在上下游关系甚至整个供应链链条中的权力属性表达出来,通过网络结构特征的描述,来研究嵌入于整个渠道网络中的成员个体行为与变化171。随着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形态上节点间的关系和顺序不再单一固定,一个环节上可能存在多主体,每个主体又可能扮演多重角色,社会网分析方法对于网链形态的分析也能体现其独特的优势。
社会网分析中“中心性”的概念,即能够很好地通过结构属性的量化指标,研究成员个体居于怎样的中心地位,从而拥有怎样的权力。通过中心性这一重要的个体结构位置指针。权力的衡量以及双方权力均衡情况的判定都可以实现,这里可以使用两种形式:程度中心性(degreecentrality)和中介性(be—tweennesscentrality)的计算,来分析节点企业的权力。
3.2.1程度中心性。程度中心性常被用来衡量节点的中心地位和权力水平。其公式如下:
式(1)为绝对程度中心性公式,即把某一节点所有关系数加总;式(2)是标准化的程度中心性公式,即对式(1)除以网络最多的关系数。其中,x是1或O,代表i与j之间是否有关系,g是网络中的节点数。由于程度中心性测量的是与该点直接连接的点数,忽略间接相连的点,因此可以称为“局部中心性”,从某种程度上符合特定节点对于特定范围资源具有优势的现实情况。
3.2.2中介性。中介性指针通过计算节点作为媒介者的能力来衡量其中心地位和权力水平。其公式如下:
式(3)为绝对中介性的公式,(4)(5)两式是标准化的中介性的公式(前者是无方向性图形,后者是具方向性图形)。其中,是节点i到节点k的捷径(geodesic)数,(nJ是节点j到节点k的捷径上有节点i的捷径数,g是网络中的节点数。中介性指针高的节点占据了捷径上的重要位置,在整个网络结构中的权力也因此体现,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现实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对某段渠道的权力掌控。
4基于社会网分析视角的仿真算例
对于社会网分析,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确定网络的边界。涉及到供应链网络,其现实结构更加复杂,由于问题着眼于通过“供应商一制造商”的二元关系说明供应背德风险的成因,所以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此处仿真算例只使用这个二元关系所嵌入的一个供应链的局部网络,将情况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网络关系。
图2中节点,SⅡ代表二级供应商,sI代表一级供应商,M代表制造商,C代表顾客。将实际商务活动中的复杂关系简化成单一属性的联系,即拥有业务往来为有关系,反之就没有关系。不考虑节点关系的进向和出向属性,即是所有连接都为强关系的无方向图。节点之间的联系为二元的数值关系,即0代表没有关系,1代表有关系。
通过程度中心性和中介性两个指针来分别衡量一级供应商和制造商所拥有的权利。这里使用UCINET(Ve~ion6.208)的中心性计算模块来分别计算这两个指针的值[sl。
均使用计算结果中的标准化值,制造商的程度中心性的平均值为43.104,一级供应商程度中心性的平均值为12.069,二者比值为3.57;制造商标准化中介性的平均值为60.468,一级供应商标准化中介性的平均值为16.749,二者比值为3.61。通过两个比值可以看出,权利倾向于制造商(比值越接近1,双方权利越均衡)。
由图2可以看出,一级供应商中SI1和SI2对制造商M1供应,SI3和SI4对M2供应,无论从程度中心性中关系数目的角度,还是从中介性中占据捷径上重要位置的角度,都可以考虑,减少一级供应商一层的节点企业数来提升权利,因此考虑图2所示的网络关系情况,将sI1和SI2合并为sI’1,SI3和SI4合并为SI’2,合并原来上下游的关系连接。
再次使用UCINET软件分别计算调整后的网络中,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两个中心性指针的值。制造商的标准化程度中心性的平均值为42.593,一级供应商标准化程度中心性的平均值为22.222,二者比值为1.92;制造商标准化中介性的平均值为57.55,一级供应商标准化中介性的平均值为34.188,二者比值为1.68。可以看出,权利仍旧倾向于制造商,但是分别对比调整前后两个指针的比值,可以看出这种权利倾斜的程度已经减轻,权利结构趋向均衡。
5供应背德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如下供应背德风险的规避策略:
5.1面向权利均衡方向改善网络结构
从更为根本的原因来说,权利均衡是总体降低供应背德风险的主要途径。正如仿真算例中的情况,当权利倾斜的情况很严重时,从中心性指针可以看出,弱势权利的一方应该考虑:(1)集权,这种集权的形式多种多样,合并、结盟或者其它合作的方式都可以考虑,目的是增加本方关系连接数,提高话语权,改变权利倾斜向对方状态下不利的局面。而相似的,对应强势权利一方:(2)分权,也能够达到权利均衡化的需要,对大型垄断集团的拆分、引入其它竞争企业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这也可以达到降低强势一方关系连接数,和降低其对渠道控制的目的。
由于现实中,涉及权利属性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业务关系的单一层面,所以有:(3)发掘其它层面的联系,从不同关系的角度改善网络结构,包括供应品种类的丰富化与个性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优势的政策资源等。。
尽管权利倾斜带来的供应背德风险将极大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然而权利使用带来的定价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强势权利一方难以主动进行权利结构的改善,因此,从供应链治理的角度来看,网络结构改善的主导方的确定是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5。2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改善网络结构的策略,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权利结构倾斜导致的供应背德风险泛化,但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依然是必要的。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使得制造商的激励机制设计更加可行,通过让供应商获得比背德行为带来的更大的利益,来降低供应背德风险。当然,对于不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环境中,各级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则依然是降低供应背德风险的有效途径。
6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权力对等产生的供应链结构优化的思维,要应用于整个供应链网络,更加需要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工具,发挥其对于整体网络特征把握的优势,将其中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的权力制衡关系给予表达和优化。对于未来的研究,建议可以有以下一些方向:
(1)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进行整体供应链网络的分析,将供应风险识别的研究逐步扩展到整体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2)对相关研究中,能够反映节点企业关系的变量和反映供应链结构特征的变量进行操作化,进而从实证角度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安全工程管理范文11.1施工方案20家子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工程由朝阳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设计,如涉及设计变更,由朝阳县水利局提出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2)朝阳县水利局人饮处对供水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包括施工进度及施工队伍管理,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展。3)二十家子镇政府负责供水工程的建设及自筹资金,并协调管路铺设、配电等问题,如管路穿越各种障碍,高、低压...
就建设学习型大学图书馆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方法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析。 1.学习型图书馆建设学习型图书馆.使员工、读者、组织机构自觉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用新的管理约束自己,用新的服务理念武装自己,使图书馆变成人人学习、启迪学习、职业学习、网上学习、共同学习、不断创新、共求发展的文化知识和教育服务机构.这是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当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 1.1建...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不同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也不同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表现为在转移外部知识的过程中解除了组织边界。本文初步构建了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概念性模型,阐明知识资源的特性与并购整合的维度对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具有直接作用,并购双方的背景通过并购整合过程对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产生间接影响。 企业如何获取竞争所需要的新型技术与核心能力?许多企业选择从外部获取,而不是依...
数字参考咨询与虚拟团队具有相似的虚拟环境、共同的核心目标。文章以宁波大学图书馆构建虚拟团队为例,探讨数字参考咨询中建立虚拟团队的可行性,着重分析构建虚拟团队的背景、要素及运作模式,并于实践中总结出虚拟团队的几点特性,从而证明构建虚拟团队是当前数字参考咨询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文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虚拟团队,宁波大学图书馆 网络发展到今天数字参考咨询已不是新鲜话题而很多图书馆开展了此项工作。我国...
摘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有企业在抓好人才选拔、使用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防止人才蜕化、变质,并以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人才,最终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国有企业将会在21世纪的全面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辉煌。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为我所用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观念和人才机制的竞争。发...
需求管理是整个软件工程的管理的基拙,也是项目成功的关健所在。本文论述了软件项目中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1背景 1.1需求管理的概念理解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什么是需求管理达成共识。Rational把需求定义为“(正在构建的)系统必须符合的条件或具备的功能”。由于需求是正在构建的系统必须符合的事务,而且符合某些需求决定了项目的成功...
本文从企业并购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整合在并购企业的重要作用,进而得出企业并购后的知识整合模型,以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并购企业有所借鉴。 0 引言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各国经济都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刨,尽管各国政府竭尽全力斥资救市,但蓄势已久的经济危机却不会在一时之间消除。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各类企业为缩减资金全球裁员。更有一些知名企业采取了企业并...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领导者的管理活动,而文秘活动则是随着领导者的活动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它的历史和领导者的管理活动一样也是源远流长的。人类社会几千年,两者相伴相随,相辅相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维系和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造就出诸多新兴的产业和行业门类。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突破了原来以行政手段为主体的模式,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就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与经验总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由追溯勤工助学工作的传统出发,阐述了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实现了参与规模不断加大,组织形式与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演进过程;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勤工助学系统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课堂这一新观点;还就勤工助学学生团队对图书馆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详细论述了勤工助学工作应把握的原则与科学...
并购与重组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和提高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文化整合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文化整合的主要内容,文化整合的操作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与重组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和提高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6月30日,我国钢铁、煤炭大省河北省...
影响因子:3.9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374
影响因子:1.190
影响因子:1.411
影响因子:2.541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