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公钥密码在信息安全中担负起密钥协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等重要角色,已成为最核心的密码。本文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功能、原理和实现条件,并实现了基于RSA的数字签名算法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资源共享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众多领域上实现了网上信息传输、无纸化办公。因此,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日趋受到网络设计者和网络用户的重视数字签名技术是实现交易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保障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安全性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解决否认、伪造、篡改及冒充等问题
1.数字签名
1.1数字签名技术的功能
数字签名必须满足三个性质
(1)接受者能够核实并确认发送者对信息的签名,但不能伪造签名
(2)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和抵赖对信息的签名。
(3)当双方关于签名的真伪发生争执时,能找到一个公证方做出仲裁,但公证方不能伪造这一过程
常用的数字签名技术有RSA签名体制、Robin签名体制、E1Gamal签名体制及在其基础之上产生的数字签名规范DSS签名体制。
1.2数字签名技术的原理
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对签名后的文件再进行加密。假如发送方A要给接收方B发送消息M,那么我们可以把发送和接收M的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1)发送方A先要将传送的消息M使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加密算法E(al)进行签名,得V=E(al(M))其中,A的私有加密密钥为al;
(2)发送方A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对消息加密以后,再用接收方B的公开密钥算法Ebl对签名后的消息V进行加密,得C=E(b l (V))。其中,B的公开加密密钥为6l.
(3)最后,发送方A将加密后的签名消息C传送给接收方B
(4)接收方B收到加密的消息C后,先用自己的私有密钥算法D(62)对C进行解密,得V=D(h2挥))其中,B的私有解密密钥为62(5)然后接收方再用发送方A的公开密钥算法D(a2)对解密后的消息V再进行解密,得M=D(a2(V))。其中,,A的公开解密密钥为a2=这就是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原理。如果第三方想冒充A向B发送消息,因为他不知道.a的密钥,就无法做出A对消息的签名如果A想否认曾经发送消息给B.因为只有A的公钥才能解开A对消息的签名,.a也无法否认其对消息的签名数字签名的过程图l如下:
2. RSA算法
2.1 RSA算法的原理
RSA算法是第一个成熟的、迄今为止理论上最成功的公开密钥密码体制,该算法由美国的Rivest,Shamir,Adle~三人于1978年提出。它的安全性基于数论中的Enle:定理和计算复杂性理论中的下述论断:求两个大素数的乘积是容易计算的,但要分解两个大素数的乘积,求出它们的素因子则是非常困难的.它属于NP一完全类
2.2 RSA算法
密钥的产生
①计算n用户秘密地选择两个大素数F和9,计算出n=p*q, n称为RSA算法的模数明文必须能够用小于n的数来表示实际上n是几百比特长的数
②计算 (n)用户再计算出n的欧拉函数(n)二(P-1)*(q-1),(n)定义为不超过n并与n互素的数的个数③选择。。用户从[(0, (n)一1〕中选择一个与}(n)互素的数B做为公开的加密指数
4计算d。用户计算出满足下式的d : ed = 1 mal (n)(a与h模n同余.记为a二h mnd n)做为解密指数。
⑤得出所需要的公开密钥和秘密密钥:公开密钥(加密密钥):PK={e,n} ;
秘密密钥(解密密钥);SK=(d,n}
加密和解密过程如下:
设消息为数M(M 设C=(Md)mod n,就得到了加密后的消息C; 设M=(Ce)mod n,就得到了解密后的消息M。其中,上面的d和e可以互换 由于RSA算法具有以下特点:加密密钥(即公开密钥)PK是公开信息,而解密密钥(即秘密密钥))SK是需要保密的。加密算法E和解密算法D也都是公开的。虽然秘密密钥SK是由公开密钥PK决定的,但却不能根据PK计算出SK。它们满足条件:①加密密钥PK对明文M加密后,再用解密密钥SK解密,即可恢复出明文,或写为:Dsk(Esk(M))= M②加密密钥不能用来解密,即((D娜e,c}M)) } M③在计算机上可以容易地产生成对的PK和SK}④从已知的PK实际上不可能推导出SK⑤加密和解密的运算可以对调,即:E}(M)(Es}(M)(M))=M所以能够防止身份的伪造、冒充,以及对信息的篡改。 3. RSA用于数字签名系统的实现 RSA竿名讨程如下图2所示: 4.结论 数字签名技术是网络系统虚拟环境中确认身份的重要技术,在技术和法律上有保证。在数字签名应用中,公开密钥可以保存在系统目录内、未加密的电子邮件信息中、电话黄页上或公告牌里等,网上的任何用户都可获得公开密钥。而私有密钥是用户专用的,由用户本身持有.它可以对由公开密钥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本文对数字签名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下一步主要研究该方案与其他算法结合的运行速度。
企业局域网是一个采用lnternet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针对企业局域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管理的不完善、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技术上的漏洞等问题,设计一套符合企业局域网实际的安全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前言 随着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越来越...
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国内软件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加强软件项目的可控性为目标,在深入研究和探讨CMM的基础上结合软件过程.给出了一种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模式。该实践模式定义了CMM中的6个关键过程域和3个工作组.并从项目的开发时间和质量方面做效率分析,强调了软件过程对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软件项目;软件过程;CMM;KPA 1.引言 项目管理(PM,p...
介绍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步骤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软件项目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成因,最后给出了经典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 论文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应对;模型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软件企业在开发活动中都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而进行有效的...
本文通过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阐述了电子政务的核心与本质的内容,并在研究、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建设的信息全等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及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按阶段、分级别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电子政务 0引言 当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政务成...
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程序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而且,软件工程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工程性,把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工作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表明软件不仅仅是编写代码的工作,而需要各个学科的综合应用,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我们知道,软件开发是一个带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项目经理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项目管理。软...
分析数字签名的功能、原理及其与传统手写签名的差别,对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数字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 论文关键词:数字签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 1概述 1.1概念与功能 数字签名是防止他人对传输的文件进行破坏.以及确定发信人的身份的手段该技术在数据单元上附加数据,或对数据单元进行秘密变换.这种数据和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从而达到...
针对软件项目和项目开发中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预见性,研究了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方法设计了软件项目运作过程的总体流程,分析了各阶段流程的进入条件、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 论文关键词:软件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流程管理 1引言 长期以来,软件项目高失败率的状况一直困扰着人们,研究表明,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应用项目的复杂性;二是缺乏合格的软件项目管理人才。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导致...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印abilityMatuirtyModel,CMM)4~为衡量一个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己经被大多数软件企业所接受。在论述CMM与CMMI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防专用软件CMM的概念、框架以及CMM二级的目标和要求。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1.1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
分析了目前威胁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结合网络安全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了构建医院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措施。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O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必然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上海交通安全信息网为广大市民提供交通安全信息、违蕈查询、邮件等多项服务,本文对此平台做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已经实际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负载均衡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政府部门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利用网络传递信息可...
影响因子:1.5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67
影响因子:19.924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13.400
影响因子:1.930
影响因子: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