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的网络系统,它是由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组成,且这三层次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共同作用于区域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形成。
1区域创新网络及其研究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网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线,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及英国的剑桥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区域创新网络在一定意义上左右着区域的技术创新发生的频率、方向和技术的发展轨迹,其研究成果极为丰富。
Freeman最早提出了创新网络概念,并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派奥尔和萨博(Piore&Sabe1)在他们1984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次产业分水岭》中表明,不论是在美国的硅谷,还是在意大利的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区域创新网络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李·萨克森尼(Saxenian,1991),从社会网络和创新的共享文化角度,对网络在硅谷的形成、发展和持续繁荣中的作用作了开创性研究,她在研究报告《地区优势》中指出,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区域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Capello(1999)认为区域内的行为个体在网络联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学习,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进而实现企业的空间集聚和新产业区的持续发展。我国学者王缉慈、盖文启开启了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先河,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由此可见,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他们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及创新能力形成。
2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及构成要素
2.1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观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具有系统特性。盖文启(2002)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网络就等同于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从系统角度来看,区域创新网络就是一定地域中由不同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具有创新系统特征,即是众多创新系统(如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等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形式。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一定创新环境下,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创新系统,即区域网络中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在长期协同创新中结成的网络,并融入区域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
2.2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由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问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要素非常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由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子要素组成;资源要素由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子要素构成;功能要素由组织学习、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子要素构成;环境要素由创新文化、市场环境、创新联结、资金运作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子要素组成。这些众多的不同要素聚集在一起,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如图1所示。
3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的刻画
3.1已有的创新系统结构研究
创新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研究是创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Autio(1998)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Cooke(2002)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结构,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国内学者魏江(2003)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层次的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反映的是核心层次的要素联结,辅助网络反映的是辅助层次要素的联结,外围网络反映的是外围层次要素的联结。
3.2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借鉴Autio、Cooke、魏江等人对创新系统结构的研究,为了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分为三层次子系统: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
(1)核心网络系统
核心网络系统在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由供应商、竞争企业、客户和相关企业等组成,它们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根据创新主体间联结模式不同,核心网络系统主体间联结主要有垂直网络关系(如供应商一用户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如竞争合作与互动)。
垂直网络关系主要指供应商、生产企业和下游的客户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反馈关系)等形成的关系网络。水平网络关系主要指区内合作与竞争生产者之问基于产品互补及替代关系,特别是创新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垂直网络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核心价值系统,为不同主体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互动机制促进着信息、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一方面,区域网络对每一个成员企业的创新都有影响,它们要合作共同面对技术开发风险和发展趋势,及时获得需求信息,共同开辟市场,以提高产品和工艺水平。另~方面,从合作的成本来看,区域创新网络中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共享知识、技能、采购信息和渠道、共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以及培训,增强了激励,降低了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2)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由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以及等组成,为核心网络系统中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创新活动中去。它们为企业技术创新起着提供人才、知识、资本及联接纽带的作用,以及创新信息的交流和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的协调作用,从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的一个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代理机构和之间的研发网络,同时,还包括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之fH]的服务网络。这一层网络关系是支持系统向核心系统知识流人的过程,它通过区域公共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区域代理机构向区域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使创新活动迅速落地生根。
(3)环境网络系统
环境网络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它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创新文化、居住环境等软环境,以及基础设施、交通、水电、信息通讯等硬环境。
以创新文化和社会资本为核心的软环境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地及政策制定对于区域社会资本的培育及创新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环境网络系统通过文化、传统(信任、惯例)和市场关系等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区域企业及个人的网络创新活动。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地人们的观念。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的沉淀等社会资本来逐步起作用。这一点,可从我国浙江温州改革以来的表现看得十分明显。如温州人以敢于冒险、务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温州精神、创业理念与竞争文化等,这种精神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温州区域产业的发展。
(4)区域创新网络的三层次子系统结构图
经上分析,我们认为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种子一庄稼、土壤、肥料、水分、空气、阳光间的关,如图2所示。核心网络系统一般由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支持网络系统由区域基础设施、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知识系统等组成,它们不仅为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还负责协调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网络系统由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历史文化传统等几部分组成,它是区域创新网络所处的环境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区域创新网络三层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机理与创新能力形成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为:核心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体,在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支持网络系统或者直接从事创新活动,或者通过为核心网络系统提供新思想、新知识、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扩散的方式来推动核心网络系统的创新活动或与之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典型的合作创新模式。环境网络系统或通过各种政策法律制度为支持系统和核心系统营造适宜的创新和居住环境,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如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着核心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同时,这三层子系统之问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如图3所示J。支持系统为核心系统提供人才、创新源、资金及合作等,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越强,科研成果越多,以及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有效发挥,就会企业创新带来莫大的支持;反之,企业发展越好,企业知识、技术水平越高,就能对大学等形成反哺作用,增强大学及科研机构把握市场的能力。环境系统与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关系也是如此,核心统和支持系统是深深根植在本地的文化环境中,适宜创新和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创新活动;反之,企业发展的好,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环境,高校的发展也会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及渗透力。
5结语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不同构成要素之问的关联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其系统结构是为了更深入研究其创新优势,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究创新网络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由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次结构为主体间的集体学习提供比较完整的学习渠道,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渠道间的互动,为整个区域学习机制提供了完整的画面,也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集体学习机制提供了思路。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机制使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本研究说明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除了构建发达的核心网络、支持网络和环境网络外,更重要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问必须相互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这一有机整体必须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即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创新网络。只有将区域创新网络提到系统的高度,并具体分析其系统层次及其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指导。
介绍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步骤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软件项目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成因,最后给出了经典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 论文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应对;模型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软件企业在开发活动中都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而进行有效的...
分析了目前威胁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结合网络安全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了构建医院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措施。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O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
企业局域网是一个采用lnternet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针对企业局域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管理的不完善、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技术上的漏洞等问题,设计一套符合企业局域网实际的安全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前言 随着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越来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其出现与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内在发展规律的。为揭示这一规律.以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源起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以竞争层面、市场竞争模式、创新方式为切入点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予以研究,进而从知识创造与共享、集体互动学习、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等不同研究视...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754-1985标准的浮点数除法器的设计体系。本文的除法器体系基于NewSvoboda-Tung除法算法原理,采用基数为8的MROR(maximallyredundantmaximallyrecorded)符号数位集实现。在NST除法器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必须经过预处理。本文采用了一种预处理的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固定的常数(不依赖于除数数位的长短)。在除...
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涉及到安全区域的有效划分、重要信息的有效控制以及系统VPN的台理设计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 1引言 电子政务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子政务系统中有众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
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青少年群体是创造并使用网络语言的主体。旨在通过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状况和态度,分析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社会现状与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相互作用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提出些意见。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随之诞生,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亮点。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现...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科研管理,加强了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介绍了科研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具体类型及原因,为保证科研网络信息的安全,提出了加强网络风险防范、防止科研信息被泄露、修改或非法窃取的相应控制措施。 论文关键词:科研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控制策略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科研管...
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依托,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被动的接受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真切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实际应用和交际的能力。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级英语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应将当代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与最前沿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结...
从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谈起,研究分析了四个主流的软件项目管理技术,指出了它们的缺陷,最后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软件项目管理概念。1引言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最早源自于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软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善引起的,而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
影响因子:5.327
影响因子:16.859
影响因子:0.44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24
影响因子:18.361
影响因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