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跨系统资源整合的实践基础上,结合欧美各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启示,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型、技术实现方式和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服务组织。
论文关键词:协同创新;信息服务;信息资源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中介,它能系统地为用户定位、交换和获取信息,以利于创造新产品、更新生产流程和更新服务方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美国、欧盟等国纷纷将支持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到国家创新战略之中,提供了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实施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了一系列面向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美国科技信息门户(WWW.science.gov),美国国家生物信息基础设施(NBII),美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欧洲信息中心(EICs)、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欧洲创新(EuropeINNOVA)等,这些以为主导,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建设的数字化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了创新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
我国面向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多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按系统进行构建和运行,如科技部主持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教育部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平台、以国家图书馆为核心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国科学院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这些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和信息服务支撑。
然而,这种按系统进行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存在部门、行业间自我封闭,条块分割问题,不适应创新服务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创新国际化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来依赖于跨部门、跨组织、跨学科、跨地域和时空的团队协作口。创新发展要求信息服务平台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和互动,从而提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于知识协同重构的战略要求。
1基于资源整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践及其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
随着国际信息环境的变化与创新模式的变革,按系统建设、部门组织所构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面临一系列挑战。基于此,我国一些地区和行业已经就信息服务平台跨系统实现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1.1基于跨系统资源整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
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建设的跨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高校、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和公共图书馆四大信息系统。2005年,湖北省科技信息院通过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互联,实现了教育网和科技网的整合。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华中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成功集成,实现了在统一平台上的检索同时,通过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完成无缝链接工程,实现同步传输科技文献信息,平台的整合方式和服务功能如图1所示。
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在地方推进,部门协调下进行的科技信息资源的跨系统整合,为用户提供科技文献、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科技数据、标准专利、科技政策、特色科技信息等在内的信息共享服务。目前,平台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正着手于应用服务功能系统的开发,包括跨系统、跨库统一检索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共享服务系统以及特色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以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基于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相结合、跨时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集成和服务共享,是集成科技信息资源的网络枢纽,面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正处于建设阶段,平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目的;在运行服务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特别是促进产、学、研互动,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效率。
1.2基于知识协同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越来越体现为一个集体性的社会协作过程,应对协同创新的要求,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更加强调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即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知识协同、技术与市场的知识协同等。欧美等国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呈现出从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到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欧洲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就体现了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特点。欧洲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是欧盟提供经费支持的多国合作项目,在欧盟委员会的宏观协调下,它汇集欧盟23个成员国以及挪威、瑞士、土耳其和中国等300余个伙伴,实施联合发展战略,组成协同创新的知识联盟,为所有欧洲创新成员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免费信息服务。
欧洲创新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开放和模块化的运作方法,利用项目招标形式,将行业监测与观察、标准网、融资网、创新专家网络、创新管理网等子项目整合到一起。各子项目均有3个以上的欧盟成员国或相关国组织参与,各个合作伙伴承担不同的任务。每个项目有一位项目负责人,一般是项目的发起和组织者,负责撰写项目申请书。各子项目中,欧盟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或商会、中介组织等根据行业创新需求、基础条件和各自优势,相互选择、优化组合,组成了跨国、跨组织的知识联盟,组织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通过多方联动以实现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与文献信息提供、整合和共享为主的服务平台相比,欧美等国面向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更加注重基于创新专家的知识共享。平台以网络为基础,将信息专家和行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纳入服务支撑体系,建立以行业专家为核心的创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围绕创新价值链提供集成的信息保障和信息服务。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创新资源等创新因素在平台内得以聚集,产业链效应和集聚效应因此而凸显。
从技术上看,目前我国现有信息服务平台是通过网络间各系统的物理互联和信息整合来实现的,资源提供和服务共享是静态、孤立的,而且系统实现成本高、效率较低。从创新发展趋势和服务支撑上看,基于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应强化创新主体间知识协同,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提高知识的利用率,现有研究集中在信息传递和问题处理上,而非创新知识的传递和利用;二是在服务组织上,应体现信息服务平台的整合效应,避免孤立、分散的服务提供,围绕创新价值链提供动态、集成服务;三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协同创新团队的动态支持,能根据创新需要灵活地配置协同工作团队。
2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实现
创新过程高度依赖于环境或依赖于平台,创新发展要求能够根据创新目标建立高效的协同团队,实现知识资源的优化利用,使知识信息在协同过程中快速有效地流动和增值。为了满足协同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创新服务的内涵,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整合和知识协同将成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突破口。
2.1体系结构
如图3所示,结合协同创新的需求特点,我们分三层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理层、逻辑层和用户层。物理层主要是跨系统整合各种资源存储系统,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逻辑层是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把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调度封装,根据创新需求动态配置服务,并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逻辑层主要包括3种功能模块:一是虚拟组织的配置与任务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的注册与协同开发,创新任务流程的管理和调度;二是资源调度与管理模块,实现根据创新任务动态调度与监控的资源,基于跨系统整合实现资源聚合和深层挖掘;三是知识创新服务模块,基于创新全过程提供动态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应用层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新信息和知识服务产品。
面向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突出了以下特点:平台通过对系统资源库整合来提供服务;资源选择和调度取决于用户的创新需求;平台基于虚拟组织机制提供动态支撑服务。
2.2虚拟组织的创建与运行管理
基于知识协同的虚拟组织创建和运行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因此面向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应提供虚拟组织的配置机制。虚拟组织是根据市场机遇和创新需求组合成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往往具有任务导向性,它是围绕研发项目而组成的临时性组织,具有高度的敏捷性,其规模和成员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组织的边界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虚拟组织根据合作形式表现为:知识联盟、知识社区、虚拟产业集群、虚拟R&D等多种形式。
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实现虚拟组织的创建。基于SOA技术构架,创新主体通过注册操作将有关的创新服务信息予以公布,同时通过查询已经注册了的服务的相关信息,挑选合作伙伴,通过一定的评估体系,组建虚拟创新组织。
虚拟创新组织通过多个服务组合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创新项目,采用Web服务流语言(WSFL)来完成这些服务组合的流程管理,实现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虚拟组织在完成规定项目后,各成员向Registry注销自己的功能,退出联盟,然后盟主也删除自己建立的Registry,从而宣告虚拟组织的解散。见图4、图5。
笔者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提供虚拟组织配置和任务管理机制,实现不同创新主体基于创新需求动态组合与运行管理,实现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和创新人员整合。
2.3平台服务的组织
虚拟组织创建后,信息服务平台基于任务流驱动,完成资源配置与协同服务。根据创新需求,利用任务管理模块实现对创新项目或任务动态分配,并管理任务执行的状态,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通过任务分解模块将任务分发到虚拟组织的各个成员,然后针对每个业务活动找出该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单元,把各个知识单元与特定的业务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业务活动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资源调度从信息资源库中抽取信息,完成知识表示、知识组织、知识检索过程。
在服务组织上,面向协同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应提供集成化的创新信息服务,避免孤立、零散的服务利用。立足于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物质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围绕创新价值链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平台应注重规模效应,服务项目的设置向综合项目发展,因此,包括专家支持服务、标准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咨询服务、资金获取服务、创新管理服务等,面向创新构建开放化、社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
3结束语
创新信息的传递、创新价值链的完善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架构在信息服务平台之上,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在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跨系统资源整合的构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模型和技术实现方式。以此为起点,基于知识协同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细节,如数据通信管理、冲突调度以及共享平台的管理机制、服务推进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整合物流业系统功能、提升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物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剖析了公共信息平台的网络构造及设计方案.并研究了其功能设计与实现途径。 0引言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区域内、行业内物流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政务应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是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数据、协同工作的基础平台.是建立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组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严格条件,这对于制约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空间。在调研基础上,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使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一...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效益,这种效应的取得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本文在提出财务协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几种表现,并对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作了一定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并购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人们日益熟悉的经济现象,一般地说,在经济发展较快,即宏观经济处于高景气度的阶段,并购发生的数量也就较多。世界上最早的并购发生在美国,到现在已有ioo...
风险管理是银行的核心职能,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基础,帮助其摆脱不良资产困境,还直接影响到产品创新、市场扩大、绩效管理、盈利能力等发展性问题。重构风险管理体系,应当按照银行业国际通行标准——《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要求,借鉴世界先进银行经验,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建立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实际的、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发展高端服务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以厦门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厦门信息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战略重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现代信息服务业应运而生。区别于传统信息服务业,人们将通过汁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间关于双方责任的主观心理约定,是组织行为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心理契约重建的失败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诸多因素制约着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重建。并购企业应该突破思维误区,因循有效路径推进新员工心理契约的重建工作。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重建;制约因素;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通过并购提升企业价值,然而,企业并购失败率却...
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
《美国残疾人法》(ADA)是美国保障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主要法律,该法保护适格的残疾人,只要残疾的求职者或雇员能完成工作的关键内容,雇主不得拒绝雇用,并负有合理调适的义务。但是在该法实施的过程中,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反而使残疾人就业率下降。本文将从该法出台的背景,以及实施过程中雇主,雇员,以及政府三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以期为我们在类似立法上有所借鉴。一、‘美国残疾人法》的...
从分析虚拟企业的业务过程的层次结构开始,紧紧围绕虚拟企业的业务过程,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知识流程,进而构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统一框架模型。而且在这个框架模型中,通过定义各个成员企业关健业务过程的功能和接口,并形成相对独立的、自治的功能模块,以此将各个企业的核心优势业务流程集成到虚拟企业中,在此基础上,完成运行平台的基础网络构建和知识管理过程。 一、绪言现代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往往是以核...
纳税服务是税收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服务主体为满足服务对象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税收权利的需要而形成的税收行政行为,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我国目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健全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对于提高我国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进程,以德治国,以德治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各项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
影响因子:1.5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13
影响因子:2.730
影响因子:1.313
影响因子:1.704
影响因子:0.310
影响因子: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