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国内外文献介绍在卫生领域内卫生筹资公平性分析的原理、指标、步骤和评价方法,探讨如何进行数据开发并利用公平性评价方法进行相关的政策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累进性分析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卫生筹资系统的公平性。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对卫生系统的目的、主要功能、战略方向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界定。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设计了完整的卫生系统绩效的评价体系,应用这个新的评价体系对各国进行了评价和排序,该报告在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该评价体系中,卫生领域的公平性是重要内容。从公平角度来看,卫生筹资不仅决定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能性,同时筹资机制也决定了对疾病带来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保障制度,并会进一步影响人群健康的公平性。因此,卫生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筹资公平。近年来,国内外对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日益深入,方法学日益完善,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依据。
1卫生筹资公平性的概念
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取决于卫生筹资的定义,本研究中卫生筹资公平性仅指卫生资金筹集过程中的公平性。公平问题的分析都要从家庭或个人角度入手,卫生筹资公平性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每个家庭在为医疗卫生进行支付时,应当负担公平的份额。具体而言,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包括垂直公平和水平公平两个方面。垂直公平是指社会状态不同的个体获得不同的对待,从卫生筹资的角度来看,如果缴费是根据人们的支付能力确定的,垂直公平要求支付能力越大的个人或家庭为卫生保健所支付的金额占其支付能力的比例就越高。水平公平指社会状态相同的个体应获得相同的对待,即相同支付能力的个人或家庭在为卫生保健缴费时做出相同水平的投入。
一般认为,先进的卫生筹资机制应该是累进制,特别是在以公共筹资(税收和社会保险)为主的筹资机制下,可以通过累进性分析来评价卫生筹资公平性。累进性分析是根据有能力支付原则,认为“每个家庭在对医疗卫生进行支付时,应该负担公平的份额”。卫生筹资累进性(Progressivity)定义为:在人群中,随着可支付能力的增加,卫生支出占可支付能力的比重增加或减少的程度。随着收入增加,卫生支出占可支付能力的比重相应增加,可认为卫生筹资是累进的;反之,认为卫生筹资是累退的。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卫生支出占可支付能力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可认为是等比例卫生筹资。
2卫生筹资的主要渠道
在进行累进性分析时,既包括现付的卫生支出的支付形式,也包括预付的支付形式。因此,卫生筹资渠道一般分为四种:税收、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直接现金支付。其中,社会保险和税收都是强制性的,而商业保险通常是自愿参保。直接现金支付是以现付的方式获得卫生服务。
2.1税收(Tax)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卫生支出的主要来源。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所占比例很小。
2.2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由劳动者、劳动者单位或社区(集体)、国家三方面共同筹集资金,在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遇到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等风险时给予物质补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主要包括城镇地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农村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3商业保险(Private insurance)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2.4直接现金支出(Out—of—pocket payment,OOP)
直接现金支出是指个体以现金方式直接支付的门诊、住院、护理以及其他专业性医疗保健费用的资金筹集方式,这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筹资渠道。
3卫生筹资累进性分析各变量的测量方法
卫生筹资累进性从家庭角度出发,因此,需要利用入户调查数据,测算每个家庭的相关变量。
3.1家庭负担的税收支出
家庭负担的税收支出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一般可以从入户调查直接获得,个人收入所得税也可以通过家庭成员收入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表间接测算。家庭负担的间接税在我国很难直接得到,一般通过家庭各种消费额来测算,主要测算家庭所负担的各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可以根据家庭调查资料中各项消费额的详细记录,结合相对应商品的各种流转税的税率分类计算。
3.2家庭社会医疗保险支出
家庭社会医疗保险支出指家庭成员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时,应缴纳的保险费。鉴于我国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不同,需要分别计算城乡家庭负担的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一般来说,家庭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可以直接获得,但需注意,雇主承担的医疗保险费也需要计入家庭支出。
3.3家庭商业性健康保险支出
家庭商业性健康保险支出指家庭成员购买由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性健康保险时所缴纳的保险费,如果某种商业性健康保险是由单位(雇主)购买的,也应计入家庭支出中;家庭商业性健康保险支出的数据一般只能直接来自家庭入户调查资料。
3.4家庭直接现金卫生支出
家庭直接现金卫生支出指在调查期内,家庭成员接受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时所支付的现金。但在家庭所缴纳的医疗费中,需扣除可能由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所支付的补偿金。
家庭直接现金卫生支出来自家庭入户调查,如果调查数据分别提供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必须保证两者调查的回顾期互相一致。
3.5家庭可支付能力(Abi1ity to payment,ATP)
关于家庭可支付能力的含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可支付能力是指有效的非生存性收入,即在ATP中不应包括家庭在食品、最低限度的衣物及住所等方面的基本需要的支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家庭可支付能力涵盖了家庭的所有财富,即家庭各项消费总支出。无论哪种观点,均明确指出在ATP中必须包括一个家庭的全部卫生支出、缴纳的税收和社会保险支出。测算中,相关数据均直接来自家庭入户调查资料。
3.6家庭等值人口数(Equivalence scale)
在累进性分析中,一般不采用自然人口数,而是用标化的等值人口数对上述变量进行调整。最常用的是成人等值人口数(Adult equivalence,AE),主要目的是反映和标化儿童相对于成人的消费需求。即:AE=(A+αK)β上式中:A为家庭成年人口数,K为家庭0岁~14岁儿童数,α是儿童成本参数,β是经济水平程度的参数。根据国际经验,在发展中国家,α的值在0.3~0.5之间;β的值应接近所研究社会中食品消费所占的最大比例。
4卫生筹资公平性的分析方法
目前,国际上进行卫生筹资累进性分析,主要采用比例法和指数法。
4.1比例法
将所有家庭按等值人均可支付能力从低到高排序,进行5分组或10分组,每组中样本家庭数量相同。分别计算每组等值人均ATP和各种等值人均卫生支出的合计数,测算其占全部等值人均ATP和各种等值人均卫生支出的比例。如果卫生系统的筹资机制是累进的,则低收入人群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将小于其可支付能力占总支付能力的比例,高收入人群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将大于其可支付能力占总支付能力的比例。如果卫生系统的筹资机制是累退的,则正好相反。
4.2指数法
将所有家庭按等值人均可支付能力从低到高排序后,根据等值人均ATP计算Gini系数,根据各种等值人均卫生支出计算各自的集中指数。各种卫生支出的Kakwani指数为其集中指数减去Gini系数。
以本地区某种筹资渠道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权重,加权计算本地区整个卫生筹资的集中指数和Kakwani指数。
5绘制Lorenz曲线和各种卫生支出的集中曲线
在实际分析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某种卫生支出在低收入人群是累进的,在高收入人群为累退的,如果仅计算Kakwani指数来反映卫生筹资的累进性,将会掩盖不同人群中的实际情况。因此,还需绘制Lorenz曲线和各种卫生支出的集中曲线来直观反映各个人群的卫生支出累进情况。
图1中,将所有个体按可支付能力从低到高排序横轴为人口累积百分比,纵轴为可支付能力或卫生支出的累计百分比。曲线1是绝对公平线(45°对角线)曲线2是可支付能力的集中曲线,即根据家庭生活标准绘制的Lorenz曲线;曲线3是各种卫生支出的集中曲线。
如果Lorenz曲线(曲线2)位于集中曲线(曲线3)之上,则意味着卫生筹资是累进的。如果Lorenz曲线(曲线2)位于集中曲线(曲线3)之下,则意味着卫生筹资是累退的。
Lorenz曲线(曲线2)和集中曲线(曲线3)可能会出现交叉,表明这种卫生支出在部分人群中是累进的,部分人群是累退的,如果单纯采用Kakwani指数反映其累进性,累进和累退的部分会相互抵消,运用曲线进行比较,可以更直观和准确的反映不同卫生筹资渠道的累进性。
卫生筹资公平性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目标之一,卫生筹资机制的公平程度将对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健康公平产生很大影响。卫生筹资机制不同,使不同人群的经济负担各不相同,从而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卫生筹资累进性的测算结果,分析不同卫生筹资渠道中不同人群筹资的累进或累退程度,对相应的卫生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针对不同经济状况的人群制定和调整卫生筹资政策,降低卫生不公平程度,实现人人健康的全球性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很好的运用,在医学上,信息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要涉及到信息安全的保障,结合医院实际,主要探讨医院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并进行相关的对策分析。 从信息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信息安全系统包括的许多技术、技巧都是在网络的各个层面上实施的,离开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就失去意义。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了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两项内容,安全机制可...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36例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疾患的发生。结论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护理是结肠造口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损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永久性...
戊型肝炎(Hepatitis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特异性被动和主动免疫制剂可供预防。在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血液或粪便中HEVRNA持续时间较短,操作复杂、成本高,不能在临床广泛开展。HE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HEV抗体检测,抗-HEVIgM是HE急性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类风湿因子等的...
临床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它在设计上的复杂性给普及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知识管理的思想,提出摒弃观望等待的态度,利用B/S架构、SQLServer、ASP.NET、AJAX等构建复杂度适中、技术难度低、成本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的临床信息系统。通过一个急腹症子系统的实例证明该方法能降低进入门槛,诊断效果较好。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各类性质的医院效率都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医院信息化提高医院的运...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液对肿瘤患者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作用。方法:128例恶性肿瘤经放疗后引起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应用黄芪水煎液和鲨肝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黄芪水煎液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100%,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7%和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4.0&t...
农村基层;早期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痰中排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正确的抗结核治疗可使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1]。肺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典型的中毒症状不多见,导致某些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坚持慎重、密切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诊断中应把握好病史采集、X线检查、痰菌检查等重要的环节。1重...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主要探讨了辛伐他汀和卡维地洛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汀类药具有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恢复自主神经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表达、下调AT1受体、抗炎等非调脂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MMPs活性等,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笔者主要探讨了辛伐他汀单...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皮肤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皮肤病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适应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对《皮肤病学》课程及其结构进行优化和...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手外伤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07至2008年共统计手外伤254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手外伤;护理 1...
整个脊柱由32个椎骨联接而成,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后方分别有前、后纵韧带,棘突尖端有棘上韧带等。这三条主要韧带自颅骨底部至骶尾部,联结各椎骨形成脊柱。胸腰段脊柱处于两个生理弯曲的交界处,是应力集中处,因此该处骨折十分常见一各个椎骨的椎孔相连成椎管,自枕骨大孔通向末节骶椎。脊髓在椎管内通过,并从每一阶段发出一对脊神经。当脊柱发生骨折时,骨碎片和髓核组织可以突入椎管内,造成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