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平学术网!商务合作:journal199@163.com,投稿邮箱:vzazhiqk@163.com

首页 > 学术资讯 > 行业要闻 > 商保目录破冰:天价药不再孤岛

商保目录破冰:天价药不再孤岛

上传时间:时间:2025-08-14 11:15:41

  • 关键词:
  • 商保目录;破冰;天价药;不再孤岛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拉开帷幕,一项标志性变革引发行业震动——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独立设立,为CAR-T、ADC、双抗等高价值创新药开辟了专属通道。这一举措如同在医保与商保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试图破解天价药“进得了目录却进不了医院”的僵局。

商保目录的破冰意义:从“孤岛”到“枢纽”

以往,CAR-T疗法120万元/袋的定价、ADC药物单支数万元的高昂成本,让它们在医保谈判中陷入“要么大幅降价、要么出局”的两难。新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本质上构建了分层支付体系:医保覆盖基础需求,商保承接高值创新药。例如,此次通过初审的534个药品中,前沿疗法首次获得独立评审通道,避免了与传统仿制药的直接价格厮杀。这种设计类似于为跑车和家用车划分不同车道,既保障普惠性,又给尖端疗法留出生存空间。

前沿药物的集体冲锋:技术红利与支付挑战

CAR-T疗法作为“活的药物”,其个体化定制特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阿基仑赛注射液120万元的定价背后,是单批次生产、冷链运输等复杂链条的堆叠。而ADC药物如DS-8201等“生物导弹”,虽在疗效上实现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但每支近10万元的费用仍让医院采购时踌躇。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抗药物,这类“双面胶”式疗法能同时阻断两个靶点,临床价值与定价同样处于高位。商保目录的开放,为这些药物提供了“缓冲带”——通过补充保险覆盖部分费用,减轻医院“二次议价”时的压力。

二次议价困局:医院端的“隐形天花板”

即使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医院仍面临药占比考核、医保总额控费等限制。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透露:“一款年治疗费用50万元的ADC药物,若按常规15%药占比计算,单个患者就会吃掉科室全年1/3的额度。”这种矛盾催生了“二次议价”——医院要求药企额外返点或捐赠设备变相降价。商保目录的介入,相当于在医保支付外开辟“第二水源”,通过商保直付、共付等模式,缓解医院垫资压力。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的91种药品中,26个肿瘤用药的落地难题或将因此得到纾解。

支付创新的未来实验: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

商保目录并非万能钥匙。其可持续性取决于三方面:一是风险共担机制,例如再保险对高值药物的赔付兜底;二是数据互通,需打通医保与商保的诊疗信息壁垒;三是患者教育,让“基础医保+商保”的叠加支付理念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特别强调“为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提供稳定的出口”,暗示可能建立药企与保险公司的长期对赌协议——疗效确切的药物可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获得动态定价调整。

这场改革本质上是一次医疗支付范式的跃迁。当CAR-T从“天价传说”变为可触及的选项,当ADC不再因价格羁绊而延迟进院,商保目录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但最终,衡量成功的标尺不仅是目录扩容的数字,更是患者能否在第一时间用上“用得起的好药”。


学术期刊在线咨询

相关新闻

推荐期刊

友情连接 :

云平学术交流网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京ICP备20251032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