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11-13 10:13:52
论文的摘要(Abstract)与结论(Conclusion)究竟有何异同?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这两者虽表面相似,实则各司其职,对于科研人员而言,精准把握并撰写这两部分,是展现研究成果、增强文章学术影响的关键。
01 摘要的界定及其功能
摘要,作为论文的精髓提炼,需独立于正文,精准而全面地传递论文的核心要旨。它依循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的框架,以简练、客观的语言,无偏见地呈现研究的各个层面。摘要不仅概述研究基础信息,更要凸显其创新点与独到之处,为后续内容铺设基石。
摘要扮演着“领航者”与“全景图”的角色。它是读者接触论文的首站,旨在短时间内引领读者把握研究主题与价值所在。同时,摘要也是学术数据库与检索系统中的关键索引,一篇出色的摘要应凭借其学术独特性,激发读者深入探索的兴趣,尤其在研究主题相近的领域中,更需以独特视角、创新方法或重大发现脱颖而出。
摘要的构成与特性:
背景:简明扼要地指出研究背景与动机,凸显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
目的:清晰阐述研究的具体目标,明确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或挑战。
方法:概括研究或实验设计,既让读者了解基本方法,又避免冗余细节。
结果: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或数据趋势,彰显研究价值。
结论:以一两句话精炼概括研究的核心贡献与影响,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摘要以高度概括性、精准性与独立性著称,力求在有限篇幅内,精准传达论文核心,避免细节赘述,确保读者即便未读全文,也能把握研究精髓。
02 结论的界定及其作用
结论,作为论文的收尾之笔,是对研究内容的深度总结与分析提升。它不仅重申核心发现,更需全面评估研究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结论常作为论文写作的最终环节,对研究问题与发现进行回顾与反思。
结论的功能在于总结研究,同时实现理论与实际层面的升华。它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研究在学科中的位置、对现有知识的贡献与拓展,以及其对相关领域的深远影响。结论旨在激发读者深思,阐明研究对学术界与实际应用的潜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结论的构成与特性:
主要发现总结:汇总论文关键发现,确保与前文一致。
研究的实际意义:结合背景,分析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的实际贡献。
局限性与反思:指出研究局限,增强科学严谨性,为后续研究预留空间。
未来展望: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激发读者对未解之谜或应用潜力的探索。
结论以深入性、总结性与启发性为特点,较摘要更为详尽地探讨研究结果的意义,解释数据支撑,同时作为论文的收尾,需与前文相呼应,为读者提供整体性理解,并引导其思考研究的未来应用与影响。
03 摘要与结论的异同
定位差异:
摘要位于论文开篇,承担引导与概览重任,是论文的“门面”,助读者快速评判文章价值。
结论则位于文末,作为研究的“总结陈词”,旨在深化读者对研究结果的理解,提升研究意义。
内容深度:
摘要注重高度概括,聚焦核心发现与创新点,避免深入细节与技术术语。
结论则可深入反思与分析,全面阐释研究结果,讨论数据科学性、研究局限,甚至提出改进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信息覆盖:
摘要为整篇论文的精简版,力求简洁明了,让读者快速把握研究主题与结果。
结论则涵盖更具体的结果分析,强调数据支持的结论与研究的广泛意义,逻辑上承接讨论部分,信息密度更高。
语气与表达:
摘要采用直接、客观的陈述方式,避免主观评价,以客观概述为主。
结论则允许适度主观判断,展现作者的学术见解、对研究意义的主观评估及未来工作建议。
论文的发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展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还能够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在学术界,论文的分类发表有着不同的影响和意义。论文的分类发表对研究者个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类型的论文对于研究者的学术声誉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引用率,这对于研究者的学术地位和职称晋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一些特定类型的论文,如综述性论文、...
一、卫生法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2)教学目标狭隘,忽视知识运用。 (3)评价方式传统,考核内容片面。 二、卫生法学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法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目前该课程在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小,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部分学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参...
查询期刊级别的途径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期刊官网查询:期刊官网一般会公布期刊的具体信息,包括刊物的级别、投稿方式、审稿周期等。通过访问期刊官网,可以了解期刊的详细情况,判断其级别。数据库查询:如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网站,可以检索到大量的期刊信息,包括刊物的级别、影响因子等。通过输入期刊的名称或关键词,即可查询到相关的期刊信息。期刊评价机构网站查询: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网站,提供...
在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中,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可以有助于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以下是对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的列举:一、研究准备阶段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1-2个月)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组建研究团队(1-2个月)确定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包括研究人员、实验人员、财务...
综述论文需要参考的文献类型广泛,可以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学位论文、报告、专利等。这些文献应该覆盖研究领域内的经典和前沿研究,以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应注重其学术质量、来源的权威性和与综述主题的关联性。参考文献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两种: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1、顺序编码制:按照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如果同一处引用...
文献综述是指将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和评价的过程。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小技巧。一、明确文献综述的主旨和范围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主旨和所需综述的文献范围。比如,如果要撰写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献综述,就需要先确定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关键问题、研究方向等。二、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和查询工具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和查询工具,是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一般来说,可以从期刊、学术论...
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实审和授权等。对于不了解这些阶段含义的人来说,很难全面理解专利申请的整个进程以及各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专利实审和授权之间的区别。专利实审与授权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的含义不同。实审,即实质审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中关于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性内容进行深入审查的过程。自专利申请日起3年内,申请人...
在科研领域,SCI论文的发表是每位研究者都渴望达到的目标。然而,在论文发表的道路上,审稿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关。当收到审稿意见时,如何妥善回复成为了许多作者关注的焦点。虽然回复审稿意见看似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模板,便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首先,回复信的撰写需要注重格式和礼仪。在回复信的顶部,应清晰地标注出“ResponsetoReviewers'Comments”的标题,以便于编...
在出版专著中,主编是一个重要的作者名称,且主编通常有多个,按照贡献大小划分为第一主编、第二主编、第三主编等。位置越靠前,说明对专著出版的贡献就越大。那么,在评正高级职称时,第几主编最受认可呢?这主要得根据实际单位的要求来确定。在评正高级职称时,对于专著的认可程度,不同单位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来说,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即第一主编)的地位被认为是最高的。这是因为第一主编通常是专著的主要贡献者,他...
评职称期刊的选择与识别:了解哪些期刊在评职称时不受认可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期刊发表论文至关重要。只有在被认可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有效地助力职称的晋升。然而,并非所有期刊都被评定机构所认可,因此,了解哪些期刊在评职称时不受认可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哪些期刊在评职称时是不被认可的:学术水平低下的“水刊”:这类期刊通常学术水平较低,发表难度小,往往...
影响因子:2.523
影响因子:1.090
影响因子:2.244
影响因子:1.397
影响因子:0.210
影响因子:1.860
影响因子:1.330
影响因子: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