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10-14 09:39:10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更倾向于阅读,而非写作。似乎永远有下一篇文章等待我们去阅读,永远有更多的文献需要我们去追踪,或者还有一些数据有待我们去搜集。然而,在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所有研究之前,会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开始构思论文的初稿。将论文框架进行合理化设计,并大致拟出合理的例证来支持待证假说,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那就说明我们自己确实已经做好了准备。倘若我们不能拼凑出足够合理的例证来拟出草稿,那么也许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假说,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问题。由此可见,规划论证思路是正式写作前的必经之路,而合理论证在论文写作中更是重中之重。
在论文写作中,论证就如同一场友好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与想象中的读者一起推理,共同解决问题。读者可能并不完全接受我们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而是意味着他们只有在看到基于可靠证据的合理推理之后,才会接受。关于合理论证,凯特·L·杜拉宾在《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中提到了五个关键要点。
一、以回答读者的提问为中心构建论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回答假想读者的问题,还要像真实读者那样频繁且尖锐地提出问题。我们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想出聪明的修辞手法来说服读者接受我们的主张,而应该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我们的主张,尤其是检验支持该主张的论证。这样,在优秀的论文中,读者能够看到假想对话的痕迹,能够看到观点推理的过程。
论点可以从以下 5 个问题的答案中构建:
■你的主张是什么?
■支持这个主张的理由有哪些?
■支持这些理由的证据是什么?
■你如何回应反对的观点和替代的观点?
■什么原则可以使你的理由与主张相关?
如果在写作中我们提出并回答了这 5 个问题,虽然不能确定读者是否会接受我们的主张,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更认真地对待我们的主张,并且不会认为我们的主张过于主观。
二、将自己的待证假说变成论证主张
我们将研究的早期阶段描述为找到问题和假想试探性答案的阶段。我们把这样的答案称为待证假说。在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尝试构建一个支持该假说的论证,找到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假说,然后就可以把那个假说当作论证主张提出来。我们的主张是论证的中心,是论文的关键(也称之为论题)。
三、整合论证要素
论证的核心有三个要素:主张、接受主张的理由、支持理由的证据。
理由和证据这两个词很容易混淆,因为我们在使用它们时常常会将它们视为同一个意思。
你的主张基于什么理由?你的主张基于什么证据?
然而,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
■我们思考逻辑理由,搜集过硬证据;我们不会搜集过硬理由,思考逻辑证据。我们的理由基于证据,我们的证据并非基于理由。
■理由是抽象的,如果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你不必记录它的来源;证据来自你的思想之外,所以你必须始终记录它的出处,即使它来自你自己的观察和实验,你也必须告诉别人你做了什么才找到这些证据。
■理由需要证据的支持;证据除了引用一个可靠来源之外,不需要其他支持。
在此核心之外,还需要增加 1 - 2 个要素:一个是对问题的反驳和对替代观点做出的回应;另一个是回应那些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理由与主张相关的人。
最好的读者一定是最挑剔的。他们会公平地阅读,他们会思考问题,提出反驳,假想其他可能。在对话中,当别人提出问题时,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然而,在写作中,我们不仅必须回答问题,而且还要提出问题。如果不提问,那么就会让人觉得我们对读者的观点一无所知,甚至更糟糕的是,让人认为我们不在乎读者的观点。
读者会提出两类问题,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去想象它们,并对这两类问题给予回应。
1. 第一类问题指向论证内部,通常是它的论证部分。想象一下,一个读者会提出如下这些批评,据此构建一个小的论辩来回应。
■你的论据来自不可靠或者过时的文献。
■它不准确。
■它不充分。
■它不能公平代表所有的有效证据。
■对我们这个领域而言,它是错误的那一类证据。
■不相关,因为它不能算作证据。
接下来想象一下以下保留意见,看看如何回答。
■你给出的理由前后不一致或者相冲突。
■给出的理由太弱或者太少,不能支持你的主张。
■给出的理由与你的主张不相关。
2. 第二种提问针对的是来自论证外部的问题。那些以不同眼光看待世界的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专业术语。他们的推理也不同,甚至会给出一些在我们看来无关的证据。如果我们和我们的读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那么我们必须要承认并做出回应。不要将这些不同意见简单地当作反对意见来处理。我们要承认分歧,然后将这些不同进行比较,以便读者能依照我们的论证术语来理解。
如果你是一位研究新人,你可能会发现去想象这些提问很困难,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读者的观点如何会与你的不同。即便如此,你也要尝试想一些貌似合理的提问和反对意见;让自己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问自己:什么会令我的主张被质疑?培养出提问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获得读者的尊重,避免草率地做出令人质疑的结论。
四、创建各理由之间的相关性
即使是有经验的研究者,也会发现论证的最后一项要素——依据——很难把握,更难运用,解释起来也更为困难。当你认为读者可能拒绝你的主张,不是因为支持它的理由存在事实上的错误或证据不充分,而是因为它不相关,不能充当理由时,此时,就需要给论证加一个依据。
比如,基于如下理由与主张展开讨论:
理由:零下 5℃。
主张:应该戴帽子。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理由看上去明显支持主张,所以不需要对相关性再作解释。但是假设进一步提出疑问:
零下 5℃又怎么了?为什么那就意味着要戴帽子?
这个问题挑战的不是理由的真实性(零下 5℃),而是它与主张的相关性(应该戴帽子)。这个问题可能很奇怪,其实可以用一个一般性的道理给予回答:
天冷的时候,人们应该穿暖一些。
这个句子就是一个依据。它陈述的是一个基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常识:当某个一般性条件存在的时候(天冷),我们就有理由说某个一般性结果会随之而来(人们应该穿得暖和一些),我们认为那个一般性根据可以证明我们的特别主张。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一般性条件和相应的结果是真实的,那么该条件下的特定推理也就是正确的。
五、区分以证据为基础的论证和以依据为基础的论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有两种论证,读者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评判它们:
■一种是从理由或依据来推理出主张,该主张在那样的论证中被认为一定正确。
■另一种主张建立在以证据为基础的推理上,在这一类论证中,该主张被认为是可能正确的。
区分证据还是依据的简单理解是,有官方数据/调查数据支撑的为证据,而依据逻辑推理得出观点的多为依据。如果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主张的合理,即便绝非确定无疑,也可以使大多数人信服。
研究者更认可第二类论证,即以证据为基础的论证,而不是第一类。因为不论一般规律看上去多么貌似有理,它们都有太多例外、限制条件和局限性。那些将自己的主张建立在他们认为无可辩驳的法则上的人会经常漏掉那些复杂情况,因为他们确信他们的法则是正确的,而不顾与之相反的证据,并且,如果他们的法则正确,他们的推理也就正确了。这样的论证是思辨多于事实的。所以,即使你认为自己逻辑推理无懈可击,但也一定要用尽可能强大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论证时可以加入一条依据来确定一个推理,但是也要用证据作为推理的基础。
论文发表,这一学术界研究者们梦寐以求的成就,往往在艰辛的研究之后,还需经历长达半年的等待,令人既疑惑又不安。本文将深入剖析论文发表背后的复杂流程,为您揭示这段漫长旅程的奥秘与挑战。一、论文发表的漫漫征程:步步为营首先,让我们一同梳理论文发表的完整流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且耗时不菲。初审阶段:论文提交至期刊后,首先面临的是初审。编辑部将严格筛选,确保论文与期刊主题及基本要求相契合。此阶段虽看似简单,...
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渲染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强调成果的影响力与意义1.宏观视野下的重要性阐述将研究成果与所在学科领域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凸显其在推动学术进步方面的关键作用。提及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或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2.对比凸显创新性与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突出本研究的独特创新之处及其带来的变革性效果。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1.描绘蓝图激发探索欲基于当前研究成果,对未来在...
研究设计合理选择研究类型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恰当选择研究类型。如探究病因或疾病发生机制时,前瞻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可能更合适;评估治疗效果时,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金标准,但也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和伦理因素,有时也可采用观察性研究如病例系列分析等。样本代表性和充足性精心确定样本纳入和排除标准,使样本能准确代表目标研究人群。同时,保证足够的样本量,以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论文录用后被退稿是学术出版领域一个可能遇到的情况。尽管这会让作者感到失望,但并非无法应对。面对论文退稿,作者应首先了解退稿的具体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不同的退稿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修改策略,比如调整论文的研究方向、优化论文格式、降低查重率、提升论文质量等。那么,论文在收到录用通知后,作者是否还可以选择撤稿呢?关于“论文收到录用通知后还可以撤稿吗?”这一问题,答案是:期刊编辑在收到录用通知后确...
AI技术在建筑论文写作中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包括辅助撰写和修改论文、提供数据支持和优化论文质量等。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AI技术在建筑论文写作中的具体应用和帮助。实例说明:假设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基于AI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优化”的论文。在这个过程中,AI技术可以为你提供以下帮助:自动生成论文框架:你可以使用AI写作工具,输入论文的主题和关键词,然后自动生成论文的框架。这样可以帮助你快速构建论文...
发表期刊论文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版面费,如果文章字数过多,需要支付的版面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很多作者会构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合理控制论文的字数是很关键的。字符数尽量按要求来,有的要求字符数范围,有的没有明确的字符数要求,如果没有要求通常一个版面就够,一个版面一般2200字符左右,现在发表论文基本上都是按照字符数或者版面收费的,相对来说,字符数越多,价格越贵。一般来说,一个版面,全是文字的话,没...
要了解最新的SCI期刊预警名单,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关注官方渠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表团队会定期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你可以通过关注他们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来获取最新信息。查询预警名单网站:中科院发布的《国际预警期刊》有一个专门的查询网址,你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关网址进行查询。利用学术机构公告:许多学术机构和高校会及时公告SCI期刊的预警名单。你可以通过访问这些机构的...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题问题:选题过大或过小,或者只关注教育教学中的表象,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导致研究难以深入。研究方法问题:研究方法过于简单,或者方法选择不当,导致研究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研究过程问题:研究过程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比如没有对变量进行控制,或者没有进行足够的实验和调查,导致结果不可靠。研究结果表述问题:在研究结果的表述中,文字描述过于冗长或者过于简略,...
在学术和职业领域,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代表了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对专业领域内的卓越贡献的认可。那么,对于职称评审来说,发明专利又能带来哪些优势呢?拥有专利可以为评职称增添重要的权重。在职称评审中,专利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对评职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专利的获得往往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反映了其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和成就。发明专利往往代表着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的...
集刊的定义与特性集刊,又称辑刊,是指由学术机构出版刊行的成套、定期或不定期的论文集。这类出版物虽无刊号,但拥有ISBN号(即国际标准书号),实质上是以书的形式代替期刊的角色。集刊的编辑单位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其编者学术素养深厚,论文质量上乘,专业特色鲜明,因此在学术界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效应。一、集刊与期刊的对比1、出版形式集刊与论文集颇为相似,通常拥有书号(ISBN)而无刊号(ISSN),是以...
影响因子:5.735
影响因子:1.490
影响因子:2.160
影响因子:2.349
影响因子:1.595
影响因子:0.65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