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9-06 11:13:13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清晰阐述观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我们经常强调的语句逻辑外,语言表达本身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不仅仅是对语法规则的简单应用,更需深入理解语法,即掌握不同词语的功能,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句子,将句子有序地编织成段落,进而构建出完整的故事。这对于实现清晰、有效的写作目标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因此,我们必须追求合理且清晰的语言表达,努力规避各类语法问题。美国学者蒂莫西·G.波洛克在其著作《学术写作如何讲好故事:成功驾驭写作和发表的技巧》中,详细剖析了学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五种语言表达上的不良倾向。以下,我们将对这些倾向进行逐一介绍,以供作者们参考借鉴。
一、冗余冗长
冗余冗长是指句子中充斥着过多不必要的赘述和冗余信息,使得论文整体显得臃肿不堪,原本棱角分明的文字也因此失去了光彩。通过剔除多余的词语,我们可以使句子摆脱冗长,同时解决语言杂乱无章的其他诸多问题。
斯特伦克和怀特这两位知名学者在解释他们著名的“第17条规则:省略不必要的词语”时指出:“一个句子不应包含任何多余的词语,一个段落不应包含任何多余的句子。同理,一幅画不应有多余的线条,一台机器不应有多余的零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句子都必须简短;复杂的长句同样可行,甚至可以作为一系列短句的经济替代。但关键在于,每一个字都必须是必需的,且为一个明确的目的服务。冗余的表述会以各种形式潜入句子。例如,“研究表明,获得高地位是一个普遍的动机”这句话中,“研究表明”对于提升我们的理解真的有必要吗?“地位”一词是否也显得多余?当我们将这句话简化为“获得高地位是一个普遍的动机”时,句子便显得更为直接和有力。虽然我们不愿被发现做出无根据的断言,但只要有引文或其他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就没有理由拐弯抹角、含糊其词。
二、主语隐匿
主语隐匿是学术界的另一个常见问题,通常用来描述主语被长长的开头句所埋没的句子,即所谓的“掠夺性从句”。这些从句往往是作者试图插入故事中的限定性或补充性事实。正如埃文斯所指出的:“可以给主句一个简洁的从属介绍成分,比如以一个介词短语提供背景,但你不希望喋喋不休到当读者最终抵达句子的主语时,已经失去兴趣或者没有注意到。”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作者们常常在提出结论之前就急于为结论辩护。该文作者引用了一篇被高频引用的社会学文章作为示例,来说明“主语被埋没在两个句子中”的情况:
“在前现代文化的观察中,这些想法是常见的,并用于解释我们经常赋予这类社会的停滞形象。因而有趣的是,行动者受限于所接受的模式的想法,展现了一条贯穿许多关于现代组织和市场的思考,重要但不成体系的线索。”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即在前现代和现代社会中,由所接受的心理模式所造成的缺乏变化这一事实,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然而,我们读到最后才发现这一观点。如果将上述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未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和前现代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坚持已被接受的心理模式而阻碍变革。”这句话便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观点,且最重要的是,主要观点在句子开头就得到了明确阐述。
三、句子肥胖
你是否经历过一个孩子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他们发生的事情,或者为什么他们对刚刚发生的坏事不负责任?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们都试图将尽可能多的不同想法和解释塞进一句话里,有时还会伴随多个“旁白”和“分支”。学者们也常犯这样的错误,通常通过逗号、小括号和破折号来引出额外内容。如果你的句子中频繁出现“而且”“进一步”“此外”等字样,你可能在一句话里塞进了太多的想法。以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的一句话为例:
“同样,对每个雇员来说,最大限度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比所在同级别的人得到更多的工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最高效率状态,以便他能够从事与他的自然能力所适合的最高等级的工作,而且还意味着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他提供这种等级的工作。”
这个句子庞大且臃肿,它将“最大限度的成功”和“最高效率”这两个概念糅合在一起,且埋没了关于最高效率的线索。你可以将句子拆分开来,让每个想法都能独立成句,各自发光发热。例如:“最大限度的成功意味着为最适合从事的最高等级的工作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还要求通过定期给他们分配这样的工作,将他们的自然能力发展到最高效率。”这个句子更为精炼,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并且分别对待了每个观点。
实际上,“分支”和“旁白”并非全然不好,挑战在于如何确保“旁白”与主题相关,能够推进句子中的想法,并且保持简短。如果“旁白”不满足第一个标准,那么它就有可能被删掉;如果它与主题相关,但不够简洁,或者虽然简洁且相关,但不能推动句子的发展,那么它就适合做脚注。
四、信息缺失
第四种常见的不良倾向是,作者遗漏了读者需要通过猜测才能获得的关键信息。这种倾向不仅阻碍了作者营造人情味的能力,还因为缺少必要的细节和例子,导致文章的动态和节奏过于快速和突兀。它使论文更像是一个单向的讲座,而不是一个双向的对话,使读者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而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管理学评论》的前编辑贝尔·拉金斯在其关于清晰写作的文章中指出,不熟悉的行话、未定义的首字母缩写词和阐述不清楚的概念都是需要读者猜测的例子。该书的作者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几个关键点,如未阐明的基本假设;引导读者了解论点、使他们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从A到B到C的“结缔组织”;作者是如何测量关键概念的,以及为什么要纳入特定的控制变量;作者是如何以及为何确定样本或访谈对象的;特定的表格、数字和图表说明了什么;甚至还有为什么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因此,这种不良倾向与冗余冗长相反,不是字数太多,而是字数太少,至少是必要的文字太少。
拉金斯进一步指出,这种不良倾向是由于作者对自己作品的熟悉感造成的。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当他们假设读者也掌握相关知识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些联系和信息都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们却没有把这些信息从头脑中带到写作中。琳达·约翰松还写了一篇对读者更有同理心的有用文章,她认为,审稿过程中的许多失败是由于作者没有理解审稿人在阅读文章时的感知过程。她还建议,通过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了解他们是如何阅读文章的,就能更好地完成“感觉”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让他们以作者想要的方式解释文章。
五、浮夸华丽
浮夸华丽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表现是,使用冗长、复杂和晦涩的词语。由于担心自己的想法会显得过于简单,或出于炫耀的欲望,学者们常常屈从于华而不实的文字,加入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和过于复杂的词语来润色句子。然而,如果目标是使写作更具有对话性和吸引力,那么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此外,在一项关于读者推断作家智力的有趣研究中,奥本海默发现,简单的文字更容易处理,增强了理解的方便性,并产生了各种有益的结果。他还发现,即使较大的词汇量与更高的智力有关,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使用更复杂的语言反而会导致人们认为作者的智力较低。
对于浮夸华丽的文字,建议的解决办法是,在存在相应的通用语言术语时,限制行话的使用,并尽可能选择较短而非较长的词汇。此外,应避免使用听起来华而不实的词语和短语,以及自以为是的词语和晦涩难懂的说法,这样会让读者觉得自己是个地位低下的局外人。同时,不要随意使用外语,特别是引语,除非确定听众也会说这种语言,或者该外语单词或短语是广为接受的结构性标签。
在医学研究的宏大叙事中,阳性结果往往如同聚光灯下的主角,而阴性结果则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这种发表偏倚(PublicationBias)现象,使得期刊更倾向于刊登证明疗法有效或发现显著关联的研究,而将否定假设或无效结论的成果视为"科学废料"。但正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意外否定以太存在却为相对论铺路的历史启示,阴性结果实则是科学拼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标记了哪些路径是死胡同,让后来者不必重蹈覆辙。发...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的关联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大型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医学生如何将临床数据转化为高质量的SCI论文,成为提升科研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例,结合心血管疾病基因关联分析的实际案例,探讨从数据到论文的转化路径。临床问题的科学化提炼病例对照研究作为回顾性分析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比较患病组与健康组的暴露因素差异,识别潜...
社会学领域的论文选题,其范围广泛且充满新意,往往聚焦于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模式、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动态变化等多个层面。以下是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系列具有创新视角的选题示例,让我们一同来深入探索吧!1、社交媒体与社会互动新模式选题标题:《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络集群行动与社会认同构建机制探究》选题概述:本选题旨在深入分析社交媒体用户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来塑造和强化社会认同,并进一步考察这种认同对个体9行为及社会结...
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提供研究依据支持论点参考文献能够为论文中的观点和论断提供坚实的证据。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观点,通过引用权威文献可以展示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观点碰撞。理论基础构建帮助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在建筑领域,许多研究都基于已有的建筑理论、设计原则或技术标准。能够追溯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二、体现学术严谨性信息来源透明化明确论文中信息的来源,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作者所引用的数据、...
各位亲爱的作者朋友们!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论文写作中一个既关键又具挑战性的环节——如何撰写讨论部分。相信许多人在着手这一部分时都倍感困扰,甚至焦头烂额。别担心,马编辑在此为大家献上几招秘籍,助力你轻松驾驭讨论部分的写作,让你的论文发表之旅更加顺畅无阻!一、明确讨论部分在论文中的核心地位讨论部分,堪称整篇论文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仅是对研究结果的简单回顾,更是你展示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的舞台。一个精彩...
在学术研究的浩瀚星空中,SCI论文的发表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闪耀着研究者的智慧光芒,更是衡量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尺。然而,这一过程并非坦途,其难度不仅源于激烈的竞争环境,更在于期刊的严苛筛选标准。以下是对医生在SCI论文发表过程中需面对的关键因素及技巧的深入解析,旨在为广大医学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示。一、SCI论文发表: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SCI论文的发表,不仅是晋升职称、争取荣誉、申请科研基金的硬...
在正式投稿之前,除了确保论文的原创性通过查重检测外,还有一系列关键事项需要我们细致考虑和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至关重要。你需要深入研究并选择与你的研究领域和论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期刊。了解期刊的宗旨、涵盖范围、目标读者群体以及具体的发表要求,确保你的论文与期刊的定位和风格相契合。其次,论文的格式规范同样不容忽视。你需要按照目标期刊的要求,精心调整论文的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段落设置以及引...
一、学术成果的直接体现系统性与深度:专著通常是对某一领域或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后形成的成果,能够全面展示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成果。相较于单篇论文,这种系统性的研究更能体现作者的学术深度和广度,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学术见解。学术价值:专著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形式,被视为学者的重要学术贡献。出版专著能够彰显作者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作者的职业生涯增添亮点,进一步巩固其在...
在建筑论文写作中,数据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据。以下是关于建筑论文写作中数据分析的一些建议:一、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核心问题。这将有助于确定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研究问题具有明确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来源: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如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确保数据...
基于2024年全国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通过率数据以及相关政策趋势,我们对2025年的考试通过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预测,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一、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通过率概况概览整体通过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这一趋势反映出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职称评审标准的不断提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难度也在逐年提升。地区差异尤为显著。2024年,各省的通过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
影响因子:6.374
影响因子:3.7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976
影响因子:3.602
影响因子:0.65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