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7-12 10:36:19
2024年7月4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Q1,IF: 12.2)在线发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刘圣博士为第一作者,张铭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最新研究,这项研究首次探讨了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对血液中微塑料水平的影响,在PCI后,患者血液中的微塑料水平显著增加,增加的微塑料主要是PA、PE、PU和PET,这与在PCI器械上检测到的微塑料类型一致。这证实了PCI会导致大量微塑料直接进入血液,而用于PCI的含塑料材质的器械是微塑料的一个主要来源。以PCI为代表的多种使用塑料器械与血液和组织直接接触的医疗行为,可能是微塑料进入人体的新途径,且无尺寸限制。
微塑料被定义为直径小于5mm的微小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大气环境中,并潜在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微塑料已在人类粪便、尿液、肺、胎盘、动脉、心脏和血液中检测到,阐明微塑料进入人体的具体途径至关重要。此前主要认为人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接触微塑料:皮肤接触、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许多日常用品,如牙膏、洁面乳和清洁剂,都含有微塑料颗粒,这导致MPs与皮肤直接接触,但由于角质层的存在,大多数颗粒无法通过皮肤。摄入的MPs的主要来源是饮用水和食物,小于1.09μm的微塑料颗粒可以穿越肠上皮细胞进入体,而较大的颗粒(最大可达130μm)可以通过胃肠道中的跨细胞运输进入人体。而经呼吸道吸入的MPs可沉积在肺泡中,并借由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转移到上皮细胞中,并可能最终进入血液。
由于人体屏障效应,大型微塑料不能进入人体,只有少数小颗粒才能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穿越生物屏障进入人体。然而,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为代表的医疗行为可能为微塑料进入人体提供了新的途径,且无尺寸限制。在PCI过程中使用的许多器械及其包装含有塑料材料,如导丝、导管、球囊和支架等。由于PCI过程中的摩擦和碰撞,微塑料可能被产生并直接进入血液。这项研究通过检测PCI前后的患者血液中的微塑料含量,首次明确了PCI会导致大量微粒进入血液,并通过分析PCI器械产生的微塑料,确定了PCI中使用的塑料器械是这些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研究收集了23名患者PCI前后的血样,通过LDIR对血样中的微塑料进行了检测。在23份PCI前的血样中有22份发现了微塑料,而在所有PCI后的血样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与PCI前的血样(4.96±3.40个/10mL血液)相比,PCI后血样(93.57±35.95个/10mL血液)中微塑料的浓度显著升高,增多的微塑料主要是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氨酯(PU)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对于其中8名患者,还检测了PCI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微塑料的浓度。与PCI后0小时相比,PCI后2小时血液中微塑料的浓度有所降低,然后在PCI后2、4、8、24小时保持较稳定水平,但仍远高于PCI前血液中微塑料的浓度。这表明PCI能导致大量微塑料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以PCI为代表的多种医疗行为可能是人类暴露于微塑料的新途径。根据PCI后血样中微塑料浓度的升高值和人体血液量(约占体重的7-8%)来推算,一次PCI将携带4万余个微塑料直接进入血液。
研究还对PCI过程中使用的八种器械(造影导丝、造影导管、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导丝、冠状动脉球囊和冠状动脉支架、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注射器)上进行了连续两次清洗,并检测了两次清洗液中的微塑料。在两次清洗样品中均检测到大量的微塑料颗粒,以PA、PE、PU和PET为主,这与PCI后血液中增加的微塑料的类型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针筒和输液器的清洗液中也含有微塑料,尽管与其他器械的清洗液相比数量较少,这表明更常规的医疗程序,如注射和输液,也会导致微塑料进入人体内。PA、PE和PU是许多器械的主要制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微塑料。虽然大多数器械表面都有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但在PCI后血样和器械洗涤样中极少检测到PTFE颗粒。这可能与PTFE材料具有低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等物理性质有关,这表明医疗器械材料的进一步改进可能能够通过医疗途径减少微塑料暴露。
与第一次器械清洗液相比,第二次器械清洗液中的微塑料数量有所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如果微塑料的类型是器械材质中含有的塑料类型,其数量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器械清洗液中无统计学差异;而如果微塑料的类型是器械材质中不含有的(来自其包装),其数量在第二次清洗液中显著减少。这表明在使用前清洗器械不会减少器械释放的微塑料,但会减少器械上携带的自包装的微塑料。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可以在使用前用无微塑料的超纯水或盐水清洗器械,以去除一些来自包装的微塑料。许多介入器械(如导丝、支架和球囊)都配有塑料鞘管进行包装,这可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护设备,但当设备从鞘管中拉出时,强烈的摩擦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微粒,因此优化包装可以减少微塑料暴露。此外,器械两次清洗过程中都释放了大量的微塑料,这表明在临床上减少器械的使用时间和频率有助于减少微塑料颗粒的释放。
研究还对不同样本中微塑料颗粒的尺寸进行了分析,PCI前血样中微塑料颗粒的直径小于PCI后血样中微塑料颗粒的直径,而器械清洗液中微塑料的直径大于PCI后的血样。PCI前血样中微塑料颗粒的最大直径为50μm,而在PCI后血样中检测到了直径为213μm的微塑料颗粒,器械清洗液中甚至存在直径为336μm的颗粒。先前的研究表明,只有小于130μm的MPs才有机会通过肠道进入体内,而这一结果表明,在PCI过程中较大尺寸的微塑料颗粒也有机会进入体内,这是因为微塑料颗粒在PCI过程中可以直接与血液接触,而不需要穿越皮肤黏膜等机体生物屏障。
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其中8名志愿者在PCI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微塑料颗粒的大小。无论在PCI后的任何时间点,PCI后血液中微塑料颗粒的直径均大于PCI前血液中微塑料颗粒的直径;与PCI后0小时相比,PCI后2、4、8和24小时血液中MPs的大小有所减小。有趣的是,前文中提到与PCI后0小时相比,PCI后2、4、8和24小时血液中微塑料的浓度也有所降低,这可能意味着直径较大的微塑料在随血液流经全身组织后更可能沉积在各种组织中,而较小的微塑料颗粒则更可能保留在血液中。
研究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血液样本中的一些微塑料颗粒进行了观察。SEM图像中颗粒的总体形状与在LDIR图像中观察到的形状一致,且血液中的微塑料颗粒具有多种形状,包括球形和棒状。大多数微塑料颗粒的表面形态粗糙且不规则,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断裂。
这项研究首次探讨了PCI对血液中微塑料水平的影响。在PCI后,患者血液中的微塑料水平显著增加,增加的微塑料主要是PA、PE、PU和PET,这与在PCI器械上检测到的微塑料类型一致。这证实了PCI会导致大量微塑料直接进入血液,而用于PCI的含塑料材质的器械是微塑料的一个主要来源。以PCI为代表的多种使用塑料器械与血液和组织直接接触的医疗行为,可能是微塑料进入人体的新途径,且无尺寸限制。未来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值得去推进。一方面,要减少这类医疗行为对人体产生的微塑料暴露,改进医疗器械的材料和包装,制定减少微塑料产生的医疗器械的使用流程,可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探索这些微塑料(尤其是那些通常不进入人体的较大尺寸的微塑料)进入血液后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塑料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现在更可能威胁人类健康。众多研究已经证实,微塑料确实广泛存在于人体,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沉积在人体中的微塑料,会潜在危害人体健康,可能对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近期的另外一项研究中显示:含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脉中的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不含有斑块的动脉,这提示了微塑料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潜在的联系,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但具体作用机制、沉积量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长期暴露的后果等问题,尚未形成结论。
作为普通人,我们还不必太过担忧,毕竟还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微塑料能直接导致疾病,目前关于微塑料沉积的体内危害,大多还是动物实验结果,临床研究证据也有,但还远远不够。科研工作者们理所当然担负重任,积极开展研究,告诉公众微塑料究竟是否有害、如何有害。因为只有明确危害、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后,人类才可能投入更大成本去严格控制微塑料的产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025年6月5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标志着运行五年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正式升级至2.0版本。这一修订不仅是对2020年首次建立的制度框架的深化完善,更是针对当前医药领域信用治理难点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信用评价标准:从粗放走向精准新版制度最显著的变化是将原有"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档失信等级调整为更细致的分级体系,同时配...
一.怎样才能避免或是尽量不出现工程量编制中的错误?1.在计算前一定要反复的查看施工图纸,先大后小,先易后烦,前后对照,,在产看中了解做法和构造,发现问题及时的与设计人员沟通.2.在计算前和计算中要及时的去现场实地了解现场的现状。3.建立苗木的场家联系渠道,经常了解苗木的销售价格.4.经常深入苗圃调研苗木的生长和苗木的新品种的引进情况.5.经常深入装饰市场和灯具市场了解价格情况.6.细心的作好每一个...
GLP-1RA算是彻底火出了圈……2023年12月1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2023年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因改变了肥胖治疗格局,荣登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肥胖,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 肥胖,不仅仅关乎个人健康,也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肥胖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脂肪肝和某些癌症的诱因。在美国,...
记者12日从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发展大会上获悉,目前,西藏560家定点零售药店中销售的藏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藏药制剂达983种、藏药饮片达217种。 会上,西藏自治区卫健委主任格桑玉珍作全区藏医药发展工作报告。她介绍,十年来,西藏藏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投入9亿余元人民币,着力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全区公立藏医院床位数达到2895张,增加了一倍多。 ...
一个永恒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时候能有足够的证据,以改变当前的体系框架?一项近期发表于BipolarDisord.的社论《双相障碍的神经进展假说:是时候道歉了?》(Theneuroprogressionhypothesisinbipolardisorders:timeforapologies?)[1]指出,双相障碍的治疗已达到这个临界点。 该社论指出,我们无法证实双相障碍的神经进展假说,固守...
前言 肺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研究显示40.0%的患者入院时已确定有营养不良,61.11%的患者在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一旦出现营养不良会带来诸多危害,所以今天就来看看患者如何在家自测,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善。 一、如何在家自测 《肺癌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2002量表,营养评估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量表。...
2023年12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belzutifan(Welireg,Merck&Co.,Inc.)用于治疗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TKI)后发生疾病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这次FDA批准主要基于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中披露的开放标签、随机、头对头试验LITESPARK-005(NCT0...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印发通知,决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通知》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和财务会计、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和规范运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等五项管理服务...
近日,新疆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文件,里面提到要“设立职称评审激励机制”。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取得中级职称后在基层连续工作满10年的,经职称评审委员会考核评审,可直接取得副高级职称,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但通过定向评价取得职称的医务人员,所聘岗位需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措施》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专业医务人员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须有...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ASIA)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举行。ESMOASIA是亚太地区讨论肿瘤学领域最新研究数据和前沿临床进展的领先平台。医脉通团队将再赴新加坡,第一时间报道学术前沿,带您领略肿瘤诊疗的“攻守之道”。 大会亮点 ESMOASIA年会重点关注亚太区域特性,大会披露的众多研究多是针对亚太地区人群,包括多项全球重磅研究的亚洲亚组结果分析。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