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7-03 10:49:25
自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后,健康科普迅速成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一环,并在23个省市推广实施。这一变革为医护人员的晋升之路增添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关于如何创作合格科普作品和如何高效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焦虑和迷茫。
想要晋升“健康科普”,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01 科普形式
? 根据各省市公布的细则,健康科普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讲座、短文章、图画、(音)视频、科普竞赛以及图书和专著等。申报者需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评审文件要求,选择合适的科普形式进行创作。
02 作者署名
✍️ 科普作品与论文一样,要求必须是本专业的原创作品。作者署名应为第一作者,若作品为图书,则应为主编(或副主编)或有独立章节,才能用于职称评审。
03 科普字数和时长
⏳ 部分省市对科普文章的字数和视频的时长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文字稿要求在1500-2000字左右,视频时长则需在5分钟以内。申报者需仔细查阅所在省份的评审要求,确保作品符合规定。
04 健康科普发表渠道
? 官方媒体:由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官方卫生行政部门运营,如各省卫健委等。这些平台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传播准确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 主流媒体:指的是具有行政级别和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平台,通常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例如东方网、人民网等。
? 期刊报纸:指的是公开发行且具有正式编号的期刊或报纸,也是发表健康科普作品的重要途径。
? 省一级学会平台:由民政厅颁发成立认可的省级医学类学术组织的公众平台,同样可以作为健康科普作品的发表渠道。
在选择发表渠道时,医护人员需根据所在省份的评审要求和作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发布,以确保作品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并符合职称评审的要求。
在国内出版领域,单书号和丛书号都是常见的纸质书号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的出版。然而,这两种书号并非可以随意选择,它们各自有着特定的适用条件和明显的区别。那么,究竟单书号和丛书号之间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异呢?首先,从出书数量上来看,单书号和丛书号有着显著的不同。单书号,顾名思义,是针对单本书籍出版的书号。如果你打算出版一本独立的书籍,那么你应该选择申请单书号。相反,丛书号则是为系列丛书设计的,即多本书...
在投稿SCI论文之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期刊:首先,你需要根据论文的研究领域、质量和影响力,选择适合的SCI期刊进行投稿。在选择期刊时,你可以参考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速度、审稿周期等信息,也可以咨询导师或同行的意见。2、认真阅读投稿须知:在选定期刊后,你需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须知,了解论文格式、字数、排版要求、主题范围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调整你的论文。3、准备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子期刊也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么,电子期刊究竟是否具备正规期刊的特征呢?1、电子期刊具备正规期刊的主要特征正规期刊是指由有关部门主持或经过认定、登记、审核、发行并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电子期刊也同样符合这一定义,它们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认定,是由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登记、发行等程序的正规学术期刊。此外,电子期刊也有着同样严格的编...
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结束后,研究者客观地、概括地介绍研究过程,总结、解释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机构)申请结题验收的文章。它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最主要的依据。结题报告一般由封面、摘要、目录、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结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向主管部门和专家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请求对课题进行结题验收。在撰写结题报告时,需要客观、真实地反...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日常总是被繁忙的诊疗工作填满。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诊室,到夜晚的灯火阑珊时分,我穿梭在病房与门诊之间,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职责所在,也是我选择这份职业时的初心。然而,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我还有一项同样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副业”——撰写医学论文。写论文的想法,源于一次学术会议的启发。那次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那些前沿的理念和技术让我眼界大开。我意识...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投稿核心期刊是每位学者都渴望的成就。然而,核心期刊的投稿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这些规则虽然未明文规定,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论文的命中率与评审流程。为了助力广大学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潜规则,提高论文投稿核心期刊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浪费,以下将详细阐述应对策略。一、正视作者学历及职称的“隐形门槛”众多核心期刊在投稿指南中虽未直接言明,但实则对作者的学历及职...
职称论文发表后的有效期,确实是个让许多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不过别担心,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话题!一、论文的有效期究竟有多长?·不同的职称级别对论文的要求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当你晋升到下一个职称级别时,之前发表的论文可能就不再适用了!·不过,好消息是,通常情况下,论文在发表后的3-5年内都还是有效的!只要你的论文符合所申报职称等级的要求,并且之前未曾使用过,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它来申...
撰写职称评审工作业绩时,应着重突出个人的成绩和贡献,同时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1、条理清晰,适度提炼:业绩总结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个人的成绩和贡献。在撰写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自我赞美,但需把握一个合适的“度”,确保所写内容真实且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虚报。2、真实、准确、完整的业绩资料:业绩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能经得起审核。工作业绩应源于实际工作,相关制度...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畅想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部分通常位于论文的结尾,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研究结果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通过精心构思的畅想部分,作者不仅能够总结自己的研究发现,还能激发同行的兴趣,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的进步。畅想部分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作者将研究成果放在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中进行讨论。在这一部分,作者可以探讨其研究如何与现有的理论框架相联系,或者如何挑战现...
在科研领域,选择正确的期刊发表成果至关重要。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与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正是科研人员在选择SCI期刊时不可或缺的两个参考工具。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作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重要成果,自2004年起便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期刊选择的明确指导。这一分区表不仅历经多年发展,还在2019年推出了升级版,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期刊分类。中科院对SCI、SSCI等期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