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近期正式发表于Bipolar Disord.的综述中,Malhi等讨论了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诊断中的一系列问题。该综述所指出的问题不仅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诊断,也适用于更广泛的心境障碍的诊断。
具体而言,当前心境障碍的诊断依赖由大量非特异性症状构成的症状清单;这些症状可以出现在很多诊断中,其解读也存在很大的空间,最后形成了一个异质性很高的心境障碍患者群体。这些患者除了疾病分类学诊断相同,其他基本没什么相同的,包括病程、家族史、预后、治疗反应、遗传及神经生物学因素等。
针对上述困境,Malhi等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法:修订当前的疾病分类学系统,聚焦于与个体发育进程密切相关的症状群,而不是那些在成年患者中相对稳定的症状;这些对发育进程敏感的症状同时也反映了疾病发展的进程。作者认为,此举将有助于破局及提高诊断准确性。
我们认同发育视角的启发性,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只看横断面症状本身,再加上一双“慧眼”,就能改进心境障碍的诊断。已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们需要从当前的双相障碍诊断结构中挖掘同质性更高的亚型。
例如,基于超过六十年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描述了三种临床特征不同的双相障碍亚型,它们分别对锂盐、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药治疗反应更好,且亚型之间存在重叠:
大量证据显示,对锂盐治疗的反应可以区分出一种双相障碍亚型,其特征为心境事件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清晰鲜明,症状可以完全缓解,有发作性心境障碍家族史,以及特有的遗传相关性。上述临床相是通过多变量分析确定的,然而事实上,克雷丕林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描述过。
此外,针对锂盐反应型(LiR)及锂盐无反应型(LiNR)双相障碍患者的后代进行的前瞻性纵向研究发现,这两个亚组的发育史及临床病程存在差异:
LiR患者后代的发育史正常,甚至展现出一定的天赋;LiNR患者的后代则表现出神经发育障碍的特征,如
预测这些高危后代日后罹患心境障碍的童年期临床前兆包括焦虑和
这些后代的心境障碍病程也与父母相一致,即LiR患者的后代表现为发作-缓解的特征,发作间期功能状态良好;LiNR患者的后代则表现为慢性或仅部分缓解的心境障碍,长期来看总体功能水平更低。
此外,受试者自我报告的躁狂症状并不能区分高风险后代(双相障碍患者的子女)和对照(健康父母的子女);事实上,对照报告的轻躁狂症状反而更多。然而,经临床评估确认的轻躁狂症状的确可以预测高危后代心境障碍的发生,而对照组中并没有发现有临床意义的轻躁狂症状。
总之,几十年来针对双相障碍患者及其亲属(包括子女)的纵向研究表明,双相障碍存在精神病理学、临床病程、预后、治疗反应、遗传及神经生物学特征轨迹有所不同的亚型;同一亚型的患者具有共同的遗传底色及病理生理学机制,并与其他亚型存在有意义的差异,而临床特征可能是这些亚型的指示物。至于对发育敏感的症状群,只有在详尽获取家族史及临床病程的背景下才具有临床意义。
如果识别双相障碍亚型临床特征(包括发育轨迹)的纵向证据得到应用,并被纳入常规临床实践,那么关于儿童双相障碍诊断效度的争论或可暂时告一段落。从儿童双相障碍相关争议中得到的教训之一是,仅凭横断面症状不足以得到稳定而准确的诊断,尤其是在病程早期。此外,与其他医学领域一样,全面评估诊断构成中所有具有预测意义的临床信息,充分考虑他人提供的病史及家族史,对于准确诊断意义重大。
尽管结构化/半结构化访谈及症状检查表对于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可能有用,但精神病学临床实践及研究要想取得进展,仍需选择性地关注那些精挑细选的具有特定临床特征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代表着一个共同的亚型——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病程可预测,对某些药物反应尤佳。
文献索引:Duffy A, Grof P. Advancing clinical practice and discovery research through revised taxonomy: Case in point bipolar disorder diagnosis: Commentary on "The dia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ipolar Disord. 2024 Mar 7. doi: 10.1111/bdi.134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453170.
在医疗行业,职称评审一直是医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关卡,而论文数量作为硬性指标长期占据评审核心地位。这种以纸面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是否真能反映医生的实际临床能力?当一位主治医师手握5篇普刊论文却对疑难病例束手无策,或副主任医师发表3篇核心期刊却因手术并发症频发遭患者投诉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行标准的合理性。手术刀与钢笔的权重失衡江山市中医院近期报道的典型案例颇具启示:ICU团队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救...
导言: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临床科研突飞猛进。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SCI论文数量的激增,更有质量的显著提高;登上最知名期刊亦不新鲜。 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各科室研究的热点课题、SCI期投稿趋势,以及活跃的学术机构和医生科学家群体。今天和各位同仁解析2023年核医学科发表的SCI论文。 检索数据库:Medline检索工具:Healsan™检索范围:2023/01/01:20...
一、前言在现代建筑领域,高层建筑工程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挑战,成为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不仅承载着城市天际线的美学追求,更是人类对空间利用效率的极致探索。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也日益凸显,对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材料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深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系统、大...
随着2025年卫生系统职称评审改革的全面推进,各地医疗机构正经历着一场静默而深刻的人才评价体系转型。此次政策调整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特殊政策的退场。这一变化犹如精密手术刀的切割,既保留了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正向激励机制,又精准剥离了特殊时期与常态化管理的制度性粘连。抗疫贡献认定标准迭代在疫情防控政策整体优化的背景下,职称评定体系正经历从"战时应急"向"常态长效"的转变。...
2025年6月18日,全球学术圈迎来一年一度的“科研奥斯卡”盛典——科睿唯安(Clarivate)正式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CR2025)。这份被誉为“学术期刊影响力晴雨表”的报告,恰逢其50周年里程碑,不仅揭示了全球顶级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IF),更折射出科研前沿的动态格局。顶级期刊的王者之争传统顶刊阵营依旧稳固:Nature、Science和Cell继续领跑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较去年提升...
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30分左右,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公布,揭开2024年度诺贝尔奖大幕。刚刚,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Ruvkun),因他们发现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此前,尽管Ambros曾一度被提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却总是与该奖项失之交臂。许多人认为,...
各位考生请注意,2025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通道即将开启。作为考前最重要的凭证之一,准考证相当于通往考场的"通行证",没有它就像上战场忘带枪的士兵,再充分的准备也无法施展。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作为唯一官方指定平台,将承载数百万考生的准考证下载需求。关键时间节点务必牢记根据考务工作安排,2025年执业药师准考证打印时间为10月20日9:00至11...
2023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开放获取出版商之一、拥有230种期刊、涵盖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的Frontiers撤稿了38篇论文[1]。这些撤稿均与“买卖论文作者身份(即署名权)的不道德行为”有关,即研究者将作者署名出售给没有对研究做出贡献的买家。(相关阅读:癌症研究者被一次性撤稿9篇文章,原因是论文写了前单位名称?)随后,Frontiers改变了论文在接收后研究者要求更改作者署名的政策。新政策规定,只...
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便在月球上建房子,一样需要一块块砖垒起来。月球上的第一块砖如何制备出来?4月8日,国内百名专家学者汇聚在华中科技大学,开了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长江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专家预测,2028年前后“中国超级泥瓦匠”将登月采用原位建造方式制备第一块月球砖,成为搭建月面基地建筑材料。 “建什么、用什么建、怎么建?”上午8时30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院士、中国载...
在医疗行业,职称晋升是医生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关乎个人的专业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医疗职称晋升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助力医生职业跃升的关键要素。一、临床案例:晋升路上的“实战勋章”临床案例,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职称晋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以10例、20例、50例等不同数量的临床案例为例,它们就像是医生在战场上留下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影响因子:0.510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1.070
影响因子:2.29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8.588
影响因子: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