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与传统现浇式住宅相比,装配式住宅建造更为复杂,需要多项统筹兼顾。文章基于精益建造的新型项目管理理念,以星江湾项目为例,从项目组织、设计和施工阶段等3方面介绍该项目建造实施情况,重点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智慧工地平台、工法样板楼、灌浆施工等进行说明,表明精益建造在设计优化、施工指导、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并指出下一步研究改进方向。
关键词:BIM“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精益建造装配式住宅项目管理
1、引言
迈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发展的期望以及“低碳经济、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提出,装配式作为一种工业化的绿色建造方式,重新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热点,装配式住宅将成为未来我国住宅工程发展趋势。
与现浇式住宅相比,装配式住宅的建造过程是一项更为复杂的需要统筹兼顾多主体、多目标和多元素的系统工程[1]。在其项目管理上,众多国内学者引入了精益建造,并将其与BIM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结合。寇园园等[2]基于BIM技术深入分析其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质量、安全和进度四方面的施工精细化管理优势及具体应用,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苏康等[3]以国内较早开展的精益住宅项目——九洲花园58#为例,从精益组织、工序模块化和信息平台等三方面介绍该项目精益建造实施情况,表明精益建造在流程优化、减少浪费和施工指导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以上港星江湾项目为例,从精益建造理念出发,探索其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项目质量管理上的实践应用。
2、精益建造理念
精益建造源自日本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理论,由芬兰学者Koskela引入建筑业,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管理理论。从理念上看是贯穿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目标是过程浪费最小化、客户价值最大化、建设项目标准化。其基本理论为TVF生产理论,包括生产转换理论、生产流程理论和价值理论,主张生产有效原则,倡导消除非增值活动避免浪费,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消除价值损失以实现价值最大化[4]。
与传统模式相比,精益建造将项目视作一个具有复杂、动态、非线性特点的过程,采用拉动式生产方式,让各方参与到流程改善中,根据后道工序或后交接方的需求对前者提出控制要求,减少等待浪费;注重项目整体优化和增值,重视项目持续改进;相对更好的短期计划和控制,强调工作流连续;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协调合作。
3、项目应用
3.1 项目概况
星江湾项目地处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总建筑面积40.95万㎡,其中装配式商品住宅建筑面积16.3万㎡,结构形式为预制实心剪力墙体系,采用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人才公寓建筑面积4.8万㎡,结构形式为预制保温叠合外挂墙板(PCTF)体系,结构主体受力部分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体预制率大于40%。项目基于精益建造理念,运用BIM技术建造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工法实验楼建造、灌浆施工管理等措施,将部分设计施工环节前置,总结施工经验,逐步形成适应本项目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为精益建造高品质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3.2 项目管理组织
项目组织的精益理念是开展项目建造活动的信念基石。在本项目的精益建造管理组织中,业主项目管理方作为主导,下设工程管理部、设计管理部等7个部门,采用矩阵制组织架构,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
业主方负责传达明确的项目质量要求,项目整体组织“方向明确、权责一致”。积极推行并践行“技术先行、样板开路、典型施工、持续改进”的理念,运用BIM技术、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工具,在建造过程中系统规划、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项目质量受控合格,达到精益管理目标。在本项目装配式住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精益建造在装配式住宅项目质量管理应用思路
3.3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精益管理的支柱,通过进行标准化管理来促进项目的精益管理。为达到精细化管理目的,需要进行流程标准化。对装配式住宅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价值链分析,细化管理的单元;进行拉动式生产管理,运用可靠技术手段,保持设计和施工阶段各节点目标实施的紧密衔接,通过不断缩小等待时间和提前准备,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实现按目标计划施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将工作流程模块化,合理安排每个建造环节,规范工人操作和管理,形成标准化施工程序,达到保质、安全、高效的施工效果。
3.4 精益设计
装配式住宅的精益设计模式强调需求管理和设计工作协同,总设计和部分专业设计同时进行,设计和生产、施工整合[5]。本项目采用围合式布局,预制构件大量非标,房型繁多复杂,机电点位众多,管线布局复杂。传统线性模式设计需要各专业设计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沟通,容易产生信息孤岛的情况,不利于数据及信息的整合。而BIM技术以其可视性、模拟性、协同性、可追溯性和持续优化等特点,在装配式住宅项目中广泛应用。本项目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进度要求,采用二维平面协同设计结合BIM三维论证的模式[6]。
在满足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要求的情况下,厘清项目定位、规模、成本指标,结合建筑美学和结构力学性能,参考日照等模拟分析,采用模块化单元设计,结合现场考虑施工组织设计流程。
在专项设计阶段,因项目装配式住宅涉及专业众多,首先梳理设计工作界面。比如主体结构设计包含部分装饰专业内容,以入户门为界,室内部分以室内装饰设计院图纸为准。其次,围绕住宅核心功能,以框架形式展开,统一建筑柱网尺寸,关注户型设计及功能布局合理性的协同设置,建立BIM初级模型查看效果,优化结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满足安全、保温、防水、耐久等性能要求和质量要求。
在深化设计阶段,装配式住宅设计基于标准化构件库,基本单元是预制构件,而本项目存在大量非标构件,更加注重运用BIM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和碰撞检测。通过精细化BIM建模,结合设计图纸、现场施工条件,模拟拆解构件信息。将土建、机电、幕墙等各专业的设计方案以3D模型的形式集成,直观确定各专业设计冲突问题。调整不合理划分、碰撞线路以及幕墙埋件点位等,更好地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施工,确保项目质量。
本项目还应用技术规格书作为实现设计标准化手段之一,其内容涵盖精装修、综合机电、门窗、幕墙、消防、暖通、电梯等九个专业的产品功能、性能标准以及施工要点、验收标准等详细说明、规定。技术规格书明确传达设计意图,贴近施工流程和节点,用以辅佐施工,避免因材料设备不定型导致施工返工,降低了验收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3.5 精益施工管理
3.5.1 BIM智慧工地平台
在本项目装配式预制构配件生产运输及施工安装阶段,为解决信息数据较多查找不便、交互落后、不够直观理解等问题,业主方协同BIM咨询、主体设计方、PC深化方与施工方等相关参建方,建立BIM智慧工地云平台。智慧工地平台综合运用了BIM、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项目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在平台搭建时,利用项目图纸提取的图纸信息和BIM模型提取的工序工艺信息实现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无缝衔接,并确定构件物料追踪流程的各个节点及负责人。在构配件生产管理中,每个构配件生产完成后都配有唯一的二维码,以电子表单的形式单独记录,可通过手持终端扫描二维码提供该构配件相关信息,以便下阶段运输和安装。相比常见装配式项目使用的RFID,二维码具有灵活方便、投入低的优势。在安装管理中,构件以三维立体形式用不同颜色区分当前状态以及位置信息,实时共享施工状态,便于各参建方跟踪检查,实现安装现场虚拟化、可视化的多方协同管理。利用BIM智慧工地云平台对每个构配件建档记录(“一件一档”),进一步提升了构件信息的丰富性与可追溯性,有利于项目质量跟踪管理,解决了传统建造方式的信息孤岛问题,进一步提高精益施工管理水平。
3.5.2 工法样板楼建造
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前期秉持“顶层设计,典型试验,样板开路,全面推广”的精益建造理念,在施工现场采用1:1的模型建造工法实验楼,探究预制构件钢套筒灌浆施工工艺、外挂石材预埋件与预制构件、门窗及幕墙等重要节点设计和做法(见图2)。尤其重点关注机电管线碰撞模拟,原则上设备管线减少平面交叉,竖向管线集中布置。因项目采用精装修交付,包含新风、空调、给排水、强弱电等多个专业,管线密集,通过BIM进行优化,现场实际模拟,减少管线之间碰撞、管线与PC之间碰撞,有效验证深化设计的合理性。
图2 工作阳台BIM模拟与样板建造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存在比例不协调、不美观、点位设置、局部功能布局不合理、管线碰撞及其他施工不便等问题,建立设计问题清单、施工工艺问题清单,发现问题170余条,设计单位根据问题清单对图纸进行修改,避免后续返工造成浪费。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检测和验收标准化流程制度,并形成安全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手册等标准化文件,明确过程质量控制标准,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3.5.3 灌浆质量管理
作为装配式住宅结构的关键连接环节,本项目住宅预制剪力墙外墙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套筒钢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同侧连接钢筋≤600mm。套筒预制在预制墙板内,现浇楼板的预留钢筋准确地插入套筒内,并灌入高强度的灌浆料以实现受力钢筋的应力传递。
1)灌浆实操培训
业主方牵头组织成立灌浆施工专项管理小组,协同咨询顾问方对施工方作业人员进行套筒灌浆理论知识培训,运用BIM模拟展示施工过程,并现场实操模拟(见图3)。灌浆作业人员经培训及笔试、实操模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图3 套筒灌浆现场实操模拟
2)实施灌浆令制度
要求施工方和监理方在灌浆施工前对套筒界面、连接钢筋、风度材料、灌浆腔连通情况等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签发灌浆令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做好记录并保存影像资料。
3)灌浆饱满度检测
常见灌浆饱满度检测有预埋传感器法、预埋钢丝拉拔法、X射线胶片成像法、超声断层层析成像法等。通过6组模拟试件比较研究后采用预埋传感器法(见图4)。预埋传感器法是基于阻尼振动幅值衰减原理,通过检测灌浆前后传感器在应力作用下振动幅值的衰减变化,确定套筒或孔道内部灌浆的饱满程度。灌浆前在套筒出浆孔内预埋传感器,灌浆过程中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可及时补灌,灌浆结束5min后可再次检测。相关研究[7]显示,相比超声CT检测,传感器反馈的振动信号能够真实反映构件套筒的灌浆饱满程度。
图4 灌浆饱满度检测
3.6 管理成效
设计优化方面,应用二维平面协同设计结合BIM三维论证模式解决专业冲突、碰撞等问题。
施工指导方面,运用BIM技术,样板建造,对复杂节点施工模拟,优化设计,辅佐制定施工方案;利用BIM智慧工地平台,在装配式构配件的生产运输、安装上持续优化,做到信息实时共享,工程质量动态管理。
质量管理方面,基于精益建造理念和标准化管理,建立销项表,对现场质量问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完成闭环,截至目前共闭环质量问题1200余条。
4、精益改进建议
基于精益建造的拉动式生产流程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施工现场紧密结合。探索施工工序模块化以及工序级管理,提高质量管理精度,最大限度地优化施工工序。充分利用智慧工地平台,拓展其应用功能,比如合理布置作业面、盘点相关物料资源,力争资源浪费最小化。
5、结语
本文依托装配式住宅项目应用实例,基于精益建造理念,通过运用BIM技术、云平台、物联网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研究分析,项目在设计优化、施工指导、质量管理上取得了成效,保证了项目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建晶.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3):41-46.
[2]寇园园,刘凯.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精细化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6):125-130.
[3]苏康,黄苏,张锦华.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住宅项目实施情况研究——以九洲花园58#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2):131-135.
[4]何清华,赵健一,董双.精益建设理论及运用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3):13-17.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份文件明确指出,将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一步净化医疗行业环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行业监管正在向更精细化、更严格化的方向发展。政策背景:行业乱象亟待整治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个别医务人员存在收受红包、过度医疗、服务态度恶劣等失德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
2025年湖南省卫生高级考试公告已正式发布,本次考试在政策框架、流程设计及资源配置上进行了多项优化调整,旨在提升考生服务体验与考试公平性。以下为四大核心调整的详细解读,供考生备考参考。一、考试科目调整:专业适配性更强根据最新公告,2025年卫生高级考试对部分科目设置进行了优化,重点体现在**“精准匹配岗位需求”与“学科交叉融合”**两大方向。例如,临床医学类科目新增了“数字化医疗技术应用”模块,公...
近年来,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因带量采购政策而深刻重塑,但伴随政策红利的往往是更为残酷的市场洗牌。某制药公司旗下核心产品阿司匹林——这一被誉为"20世纪无法替代的主要药物之一"的经典品种,近期却因专利侵权纠纷与供应违约问题陷入连环危机,其16亿市场规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专利壁垒下的国采入场券失效在最新一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某制药公司意外缺席申报名单。经多方证实,这与礼来公司诉常州华生制药案类似的...
在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评定体系中,部分省份推行的“末位淘汰制”正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一机制以动态竞争为核心,通过设定固定淘汰比例,倒逼参评者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代表的先行省份,将10%的淘汰率作为硬性指标,既体现了职称评定的科学性,也折射出医疗人才队伍优化的深层逻辑。末位淘汰制的运行逻辑与政策背景北京市在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中引入末位淘汰机制,其设计思路与当地机动车污染治理中的“...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医学科技奖管理办法》(医会科评发[2023]60号)规定,经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并报请中华医学会第26届理事会第13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确认,中华医学会决定对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名单附后)进行表彰奖励: 授予79项成果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创建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国家标准诊疗体系及原创新药的研发应用”等1...
Bio4t2 宣布开展评估试验,不进行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反复接种靶向实体瘤的 CAR-T圣迭戈和上海2023年10月17日 /美通社/-- Bio4t2® 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为患者反复注射经设计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CAR)的 T细胞,靶向 BT-001(一种用 PrismCore™ 平台鉴定的实体...
比利时巴可公司旗下巴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9日在江苏苏州举行开业仪式。巴可联合首席执行官CharlesBeauduin表示:“我们坚信巴可投资中国的决策是正确的,对巴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盼望与业内同仁携手开启智慧医疗新征程,共创中国医疗新未来。” 1934年在比利时创立的巴可是一家为娱乐、企业、医疗保健市场设计并开发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技...
你是否厌倦了一直盯着智能手机,无休止且麻木地划动着屏幕?是否感受到持续不断的通知和一天24小时与世界连接的压力? 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Z世代”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作为“数媒土著”,他们却正在逐渐抛弃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转而偏向使用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传统非智能“笨手机”,或称“砖头机”,本质上是没有大屏幕和大量应用程序的复古手机,也就是十几年前的老式手机。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1、甲方建筑工程前期管理前期策划的重点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策划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初期,工程项目策划人在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对有效资源所进行的系统性规模策划,以便于更好的寻求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工期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争取从最大程度上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前期策划的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整个建筑工程前期策划工作均需要甲方单位进行严格的反复论证以及...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结构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普遍的质量问题。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1影响混凝质量的要素1.1原材料的影响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对建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原材料质量的好坏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状况,所以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就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
影响因子:0.976
影响因子:0.260
影响因子:3.1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14
影响因子:0.33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