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空间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节约建筑面积及空间,恰当处理人、建筑空间、建筑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建筑空间优化设计理念的不断重视,空间设计节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师最为关注的重点。
1.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建筑师目前在建筑设计上一般采取拼接不同设计模板的方式,在空间设计上形式较为单一,并未根据用户要求以及空间建筑空间条件进行合理的人性化设计,这种设计现状对建筑空间面积浪费极大,与现代建筑设计人性化的要求相背离。基于这种状况,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应积极创新新建筑空间设计手段,不断丰富建筑空间设计方法,使建筑空间设计向多样化转变。其次,我国小户型房屋不断增多,建筑空间面积和居民居住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状况下,建筑师在设计空间时应将空间面积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使设计空间工作向人性化转变。最后,从宏观角度看,设计科学性、高效性、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方法,不仅有利于推进建筑设计事业的创新和转型,更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节约型社会的建设[1]。
2.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技术的应用
2.1建筑表层空间节能技术
首先,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建筑外部与建筑内部环境两方面,我国目前最主要使用的外部处理手段是将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在实际使用中,建筑外部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限制着建筑物功能性的实现,选择合适的建筑表皮不仅能帮助建筑物实现物理功能,更有利于气候的调节。其次,在设计建筑外表上充分应用新型生态技术,在具体操作中,使用拓宽表层空间面积的办法,放大外部空间结构,通过不同的办法应对不同的空间环境结构,使得用户需求和室内空间设计达到统一。例如,通过改进气候管理模式使建筑更加节能环保,或使用创新型表皮空腔技术,使建筑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2.2建筑内空间节能技术
除建筑表层空间设计外,设计师还应充分结合建筑空间节能角度设计方案。一般说来,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方面,通过调查建筑周边气候,掌握区域气候条件,综合太阳运动规律,建筑区风向等不同因素,不断改进空间位置,完善空间设计方案,通过调整位置、距离等方法,使设计方案更加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关注当下气候问题热点,参考当代建筑发展规律,学习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的经验,正确认识建筑空间节能的立足点,以期从根本上改进当前空间上设计方案,使其更为合理化、人性化。
2.3建筑空间的节能设计
2.3.1选址的合理设计
在规划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选址地点的土壤、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等自然环境因素,更要结合建筑设计的体量、间距、朝向、体型、绿化等相关因素。在朝向选择上,最佳方案为坐北朝南,保证建筑在冬季能有阳光照射,改善结构散热缺陷;夏季凉爽,通风情况佳,保证建筑在环境变换中保持宜人适居的气温,同时不改变自然环境,发挥建筑的节能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外部环境的合理设计
当建筑地址确定后,要结合当地气候微特点,充分考虑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因素,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治理完善周围环境微气候。丰富建筑周围绿化配置,种植绿色植被如树木、花草等,不仅能绿化区域环境,更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防沙防尘,进入夏季,植被的绿荫也能避免阳光直射,缓解高温环境吸收周边噪音;此外,才可通过建造具有功能性的环境,如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南边修建游泳池,调节气温;进入冬季,游泳池里的水可以吸收白天多余的热量,增加气温;在夏季,池水的自然蒸发能使空气更湿润,通过利用水份的自然循环达到节能目的。
2.3.3体型的设计和合理规划
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规划与建筑体型,更要充分考虑建筑光照、体量、整体形体搭配及朝向问题。要使建筑建造后,能充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能应对所有天气条件下的恶劣情况。以沿海地区为例,沿海地区温度与湿度较高,节能措施的关键在于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利用建筑结构的背阴面及向阳面,形成高低气压,促进自然风的流通,并在建筑中循环,即使在无风天气也能实现自然通风,起到节能效果[2]。
3.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的实现途径
现代建筑空间上设计的主要出发点是节能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建筑空间的节能功能的手段十分多元,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基础条件,更要求设计师从根本上具备节能观,使建筑设计能从根本上发生创新和转型。一般看来,建筑空间设计的节能性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3.1建立健全建筑空间节能化理论体系
我国建筑空间设计引进节能技术时间短,实际应用经验不足,建筑空间节能化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理论体系的缺失制约着我国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建筑空间节能化技术:一方面,引导更多的专家级学者对优秀的节能性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从建筑的外部;建筑内空间和气候的关系着手,完善建筑空间设计在节能技术上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在节能化设计上的优秀经验,总结失败案例的教训,联系本地区的气候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建筑空间设计工作,不断扩宽思路。
3.2树立建筑空间设计节能意识
我国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发展缓慢,从根本上来说,部分设计师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设计观念,忽略了对资源的节约,习惯性使用一成不变的建筑设计思路。因此,加强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观念的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加强对于节能化意识的宣传与理论灌输,使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的观念深入每一位设计师心中,并将节能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另一方面,将先进的节能理念融入建筑空间设计,结合仿生学、生物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使建筑空间理论能开阔视野,为更多优秀的节能设计方案作好充足的准备。
3.3构建建筑空间设计节能体系
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方案必须要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发挥节能化方案的环保性能,必须从下列工作入手:一方面,积极发挥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及空间管理部门在方案设计应用中的作用,为设计方案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切勿生硬照搬优秀案例模板,拓宽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方法,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我国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空间设计技能化在实现方法上是多元的。节能化理念不仅符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理念,更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促使建筑行业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型发展。因而,从建筑行业未来道路的发展来看,不断完善建筑空间设计节能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将于6月7日到6月28号开始报名,下面我们给大家整理了报名网址及相关事项。1一级建造师官方网站报名入口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是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官方网站。在该网站上,考生可以找到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入口,填写相关信息并完成报名手续。2常见问题1、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答:预计2024年一级建造师报名时间为6月7...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几条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的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如何践之于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人类学学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转换“就生态言生态”思维。早期的生态人类学家基于对单一进化论的批判,提出了环境决定论的解释,试图考察自然...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我国3.1亿老年人群体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战役——他们的身体成为各类药物相互博弈的战场。数据显示,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老人中,有近40%遭遇过药物不良反应,这个数字随着用药种类增加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一、银色药箱里的隐形危机当降压药与安眠药在血液中相遇,当降糖药与抗生素在肝脏中交锋,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犹如多米诺骨牌,可能引发头晕、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器官衰竭。某位七旬老人因未及时...
近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8部委联合印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以标准化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民众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承担保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主要责任。截至目前,中国已发布1100余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国...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各项支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措施不断落地,业界看好中医药产业前景,认为跨国药企有助于我国中医药企业加快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外企进入中医药领域,经历了三个阶段——原料采购期、初级观望期、开始合作期。近年来,多家跨国药企开始在第三个阶段加强布局。 2022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参会企业阿斯利康举行阿斯利康中医药创新产业...
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其中27个省份将在本周末拉开考试的序幕。备受舆论关注的报考公务员“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限制,今年多地有了变化,近年很多省区放宽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红星新闻2月21日) 其实,35岁左右正值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35岁的人在职场上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这对职场人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要知道,评价一个人是否能胜任工作,35...
在全球医药产业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改良型新药正以"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的三重逻辑重塑行业发展路径。正如2024改良型新药峰会专家共识中张强院士所强调的"药物递释系统创新是突破临床价值瓶颈的核心路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在已知活性成份(API)基础上,通过结构、剂型、给药途径等优化实现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评审由各省独立组织,每个省份的报名时间不一样,汇总了去年各省报名时间,供25年高级职称考生参考...
近日,医药领域传来重磅消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ADC)凭借疾病控制率超90%的亮眼数据,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与此同时,另一种小分子药物在早期试验中展现出近80%患者应答率的优异表现,3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这两个突破性进展,犹如黑暗中的两束强光,为特定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突破性疗法认定:加速审批的"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认定是FDA为加速开发针对严重或...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7.196
影响因子:1.160
影响因子:0.330
影响因子:3.336
影响因子:1.6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