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集刊》投稿须知
《史学集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系“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2008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刊期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一贯秉承“传承学术薪火,弘扬历史文化”的办刊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办刊理念,以促进史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为己任,热忱欢迎国内外史学研究者向本刊投稿,现将投稿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一、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区域史研究”、“外稿特译”、“学术前沿”、“学术争鸣”、“跨学科研究”、“长篇专论”、“博士论坛”、“冷战史研究”、“古文字研究”、“史料研究”、“口述史研究”、“国内外著作评介”等。
二、来稿需为作者本人创作的未经正式发表的学术成果,否则由作者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字数一般应限制在12000字以内,重大选题可适当增加字数。
三、来稿要求符合学术规范,观点明确,逻辑清楚,论证严谨,材料充实,文字精炼,引文准确无误并认真核对。稿件应有简短的学术史梳理,可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评析已有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状况。
四、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和研究方向)、联系方式(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中文摘要应用第三人称撰写,简明扼要、全面准确地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不得出现引文和“本文”字样。英文摘要是对中文摘要的对译,需做到翻译准确。关键词应为准确反映文章主题的名词性术语,具有实质性意义和检索价值。基金项目文章需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五、来稿请自留底稿,因本刊人力、财力有限,来稿一律不退。本刊的审稿周期为三个月,如三个月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在审稿周期内,若因作者一稿多投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六、来稿文责自负,但根据具体情况本刊有权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者请在投稿时注明。
七、遵照新闻出版的有关规定,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律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用1995年版,《列宁选集》用1995年版,《毛泽东选集》用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用1994年版,《列宁全集》用1984年以后的版本。
八、本刊自2009年第1期起,实行新的引文注释规范,具体要求,详见《<史学集刊>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九、本须知解释权归《史学集刊》编辑部所有,并于2009年1月1日起生效。
《史学集刊》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编排格式,提高刊物编排质量,扩大学术交流,同时便利广大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从历史学科研究的实际出发,本刊决定从2009年第1期开始,实行新的引文注释编排规范,引文出处均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单独编号,用①②③……表示并一律放在标点符号之后。具体引文注释格式如下:
一、普通图书
1、著作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责任者为两个或三个时,中间用顿号隔开;三个以上责任者时,只取第一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责任者无法确定时,可省略不写;国外的责任者要在责任者之前用[]括注国名;责任者与著作名之间一律用冒号;责任方式为“著”时,可省略;责任方式为主编、编著、整理等时,则不能省略,放在责任者之后;如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放在著者之后,并标出各自责任者的责任方式;影印版的图书要注明“影印本”;著作为多卷本的,需在文献题名后标注卷次;重新修订或增补的著作要在文献题名后标注清楚;页码用“第×页”表示,并以句号结尾;如引用内容页数为多页且内容相连时,页码之间用连字符连接,如引用内容不连接时,页码之间用顿号分隔;出版者和出版年之间无需用标点符号分隔;如出版者为两个,出版者之间用·连接。
示例:
张博泉:《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6页。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六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36页。
[英]林赛(Lindsay,J.O.)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7卷:旧制度:1713-176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篇名/文集责任者(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略不写。如引用的析出文献为书信集、文件汇编、档案汇编等中的文献,应标出析出文献的形成时间。
示例:
阎万章:《辽史公主表补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白寿彝:《战国、秦汉间的私人著述》,《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41页。
《斯大林致什特科夫电》,1950年1月8日,沈志华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280页。
《孔祥熙致蒋介石阳电》,1931年11月7日,《日寇侵都之部:贰、沈阳事变》第1卷,“蒋档·特交文电”,档案号20013196。
3、著作、文集的序、跋、前言、引论、后记
著作、文集的序、跋、前言、引论、后记等,如不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其标注方式与析出文献相同;如是作者本人亲自撰写的,可以放在在文献题名后,并用中圆点分隔。
示例:
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页。
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二、古籍类图书
1、抄本或刻本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其中在标注页码时要标出具体哪一面,可以用a、b面表示。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9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如需要,责任者前可注明朝代名,用()括注;文献题名卷次用中文数字来标注;篇名或部类名需加书名号,其中的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出版时间、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影印本的古籍文献需在出版时间前标明影印本,并与出版时间之间用逗号分隔,标点本不需要标注;其中引用二十四史需用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便于读者查找,影印本古籍在标注页码时,还可标明上、中、下栏。
示例: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七《元故太中大夫大名路总管王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页。
(宋)唐慎微撰,尚志均辑释:《政和证类本草》卷四引,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征榷五·坑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0页。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一二《王制》,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版,第1335页。
3、方志
标注顺序和内容:成书年代(年号)/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页码。除唐宋时期的私人著作外,地方志一般情况下不标注作者,只在书名前标注修纂成书的年代(年号);民国时期的地方志要在书名前标注“民国”字样。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
乾隆《嘉定县志》卷一二《风俗》,第7页a。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一《疆域》,第10页b。
万历《广东通志》卷一五《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367页。
4、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析出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文集责任者和析出文献的责任者相同时,文集的责任者可以省略不写。
示例:
范纯仁:《范忠宣集》卷一二《告家庙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版,第666页。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3页。
朱熹:《晦庵先生朱公文集》卷四○《答刘平甫》,《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5-1796页。
5、编年体典籍
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左传》、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清实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欧阳修全集》等。
示例:
《册府元龟》卷九四六《总录部·失礼》,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11143页。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3080页下栏。
《欧阳修全集》卷一○七《论两制以上罢举转运使副省府推判官等状》,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23页。
《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二月丙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77页。
三、期刊及报纸
1、期刊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出版年期(卷期或出版日期)。同一种期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版别或文种时,引用时应括注其版别或文种;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时,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括注其出版地点;期刊如用卷期号或总期号表示时,引用时应在卷期号或总期号后标注出版年月;引用中国大陆以外出版的中文期刊时,应在期刊名后括注出版地;引用期刊时,如需要也可标注页码。
示例:
王晓德:《二十世纪以来法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厉以宁:《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魏丽英:《论近代西北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社会科学》(兰州),1990年第6期。
吴朋飞、侯甬坚:《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第26卷第3期,2007年8月28日。
王晴佳:《中国二十世纪史学与西方——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新史学》(台北),第9卷第1期,1998年3月,第55-82页。
2、报纸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或卷期(附出版年月)/版次。早期中文报纸无版次,可标识卷册、时间或栏目及页码;同名报纸,引用时需在报纸名后括注出版地点。
示例: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光明日报》,2007年7月5日,第9版。
《四川会议厅暂行章程》,《广益丛报》第8年第19期,1910年9月3日,“新章”,第1—2页。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8月14日,第4版。
四、外文文献
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以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为准。本规范仅列举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
1、专著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各标注项目之间都用英文逗号分隔;如注释全是英文,句末使用英文句号;如中英文混用的,句末使用中文句号;文献题名为斜体;出版年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用英文缩略方式来表示;外文文献专著、译著需标注出版地,出版地与出版者之间用英文冒号分隔。
示例:
Claire McEachern, The Poetics of English Nationhoodp.23., 1590-1612,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David Killingray and Richard Rathbone, eds., Africa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millan,1985, pp.35-38.
参见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56。
2、译著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在表示翻印者的责任方式时用翻译的缩略方式来表示。
示例:
M.Polo,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
William Marsden,Hertfordshire:Cumberland House,1997,p.55.
3、期刊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出版年期(卷期或出版日期)/具体页码。文章篇名用英文引号标注;期刊名用斜体;;出版年期与具体页码之间用英文冒号分隔。
示例:
Hiromi Ono, “Assimilation, Ethnic Competition, and Ethnic Identities of U.S.-Born Persons of Mexican Orig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36, No. 3 (Autumn, 2002):738.
4、报纸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或卷期(附出版年月日)。
示例:
Adam Tanner, “Russia to Triple Number of Nuke Workers in Iran”,Reuters,January 14,1999.
5、文集析出的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编者/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析出文献用英文引号标注;文集题名用斜体。
示例:
George J. Borjas and Lawrence F. Katz, “The Evolution of Mexican-Born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in George J. Borjas (ed.),Mexican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p.45.
6、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题名/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Nixon to Kissinger,February 1,1969,Box 1032,NSC Files,
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 Project(NPMP),National Archives II,College Park,MD.
五、未刊文献
未刊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手稿、档案文献、油印本等没有正式出版的文献。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未刊文献题名/文献属性/编号/收藏单位/页码。档案文献在标注未刊的文献题名时,要用双引号标识,但引用者自己拟的标题不用双引号。
示例:
刘超雄:《试论本世纪初英国自由党的社会政策》,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第27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0年6月,第9页。
陈序经:《文化论丛》,手稿,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第6页。
张博泉、董玉瑛主编:《女真史研究》第二编,油印本,吉林大学中国地方史教研室藏,第584页。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北洋档案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495/74/290,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
六、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库、权威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网站所收录或发表的资料,以及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文献(包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刘学堂:《中国冶铁术的起源》,2008年5月28日,http://www.zgxqs.cn/article/2008/0528/article_1405.html,2008年11月6日。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中国民族报》,2008年9月5日,http://www.mzzjw.cn/zgmzb/html/2008-09/05/content_56151.htm,2008年10月13日。
Steven A. Camarota, Immigration From Mexico: Assessing the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July 2001,http://www.cis.org/articles/2001/mexico/mexico.pdf, 2008-05-23.
七、转引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原文献版本信息/原页码(或卷期)/转引文献责任者/转引文献题名/版本信息/页码。
示例: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22-123页,转引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
八、间接引文
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参阅”或“详见”等词语来引领,引证时需标出具体的引证文献的页码或章节,其标注顺序和内容和直接引文一样,但“参见”、“参阅”或“详见”后不加冒号。
示例:
参见张传玺:《中国古代契约形式的源和流》,《文史》第16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4页。
参阅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69年版,第2-1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49页。
详见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215页;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26页。
九、内容性注释中的引文
内容性注释是指对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辨析或评论的文字。内容性注释中出现的引文,其标注顺序和内容与资料性注释相同。
示例:
雇佣兵最早来源地包括意大利、德意志诸邦和瑞士。雇佣军在中世纪就存在。关于中世纪雇佣军的起源,可参见[英]迈克尔·霍华德著,褚律元译:《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王曾瑜先生曾指出:“宋初《重详订刑统》基本上照抄唐律,正如一些宋人所指出,其中不少条文已与宋代社会现状相脱节。”参见王曾瑜:《宋朝的奴婢、人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文史》第29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页。
十、再次引证时标注内容的简化
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出版社、出版年等信息可以省略,但期刊、报纸再次引用时标注的内容不能简化。
示例: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六册,第33-36页。
[英]林赛(Lindsay,J.O.)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7卷:旧制度:1713-1763年,第48页。
阎万章:《辽史公主表补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第14页。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七《元故太中大夫大名路总管王公神道碑铭》,第275页。
朱熹:《晦庵先生朱公文集》卷四○《答刘平甫》,《朱子全书》,第1795-1796页。
王晓德:《二十世纪以来法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光明日报》,2007年7月5日,第9版。
《法治与社会》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管,创办于2000年,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法治与社会》因其独家策划,深度报道,激浊扬清,而被誉为期刊界的一匹黑马,成为全国宣传民主法制的重要媒介。本刊始终关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捕捉民主法制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研究人大制度理论,开拓人大工作视野。来稿要求Ⅰ、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
简介《广东社会科学杂志》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1984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CN:44-1067/C。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广东社会科学杂志》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来稿...
①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列入,并用单字母方式标示参考文献引用论文的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其他Z)。②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结论,并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点,表达简明、语义确切,以100~300字为宜。③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
简介《广西铁道》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交通类学术期刊。《广西铁道》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它是一份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期刊。该杂志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其努力实现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严谨学风。杂志致力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中外医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074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625/R,邮发代号80-541,定价:30元。【...
简介《稀土学报:英文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主管,ChineseSocietyofRareEarthsandGRINMGroupCo.,Ltd.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矿床学类学术期刊。稀土学报:英文版期刊的创办时间为1990年,出版周期为月刊。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11-2788/TF,国际标准刊号:10...
《老年医学与保健》稿约一. 本刊为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主管、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办的老年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经国家科学技术部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A目录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广大老年医学工作者和老年保健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基层医疗保健工作者。二.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1. 反映老年医学...
简介《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刊登报道国内外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抗震设计、隔震减震、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和工程实例方面的先进经验;介绍有关工程抗震的标准、规范、规程及其背景材料。欢迎有关人同积极投稿。《工程抗震与...
简介《美术杂志》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195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CN:11-1311/J。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艺术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栏目设置文萃艺荟_学术新见 文萃艺荟_百家艺谭 美术史学_近现代美术 当代美术_专题研究 当代美术_展览评介 美术家_创作心路 美术家_名师风采 ...
简介《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