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同属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并累计被以下重要数据库收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2016年至今来源期刊;国际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2001年至今来源期刊;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信息系统》(INIS)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2007—2016年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2004—2009年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uest数据库2006—2017年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注册期刊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及首席医学网等全文数据库系统以及作为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ED)等引文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连续多届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曾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本刊登载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医学学术研究稿件,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本刊栏目设有特约专题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投稿要求如下:
1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讨论有据并紧密结合结果,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方法正确。一经投稿即被视为认同本刊“版权转让协议”中所有内容。投稿字数尽量控制在6 000-12 000字(包括图表)。来稿格式请参见《论文写作模板》内容(可在本部网站下载),格式不符者本部要求将退请作者按要求修改好后再予送审。
2 本刊实行网上在线投稿,请作者保证稿件没有一稿多投,以及保证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可公开性。所有来稿将首先经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有无抄袭。在任何情况下,本刊出版社及编辑部杜绝“一稿多投”,“一图多用”,“代写代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或知悉任何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本刊将3年内不接收该稿件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任何文章。情节严重者,将通告第一作者单位和通信作者单位。本刊将严守学术诚信的底线,杜绝此类不当行为发生。
3 文稿投稿时作者贡献的排序已定,不能改动,也不能增减作者和单位。来稿的伦理学要求请参见本刊《伦理学声明》。
4 本刊实行盲审,具体流程如下:编辑初审,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外审,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筛选拟录用的稿件,并返回作者修改,详见流程进度图。目前本刊的稿件录用率在20%左右,评价非良好以上或不宜录用的稿件将可能被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后送主编和编委审查;随后进行统计学审核和英文审核。本刊在决定录用后收取稿件处理费(包括审稿费、排版费、制图费、彩图费,等)。作者注册投稿后可随时在线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5 本刊对刊发稿件有修改权,重大内容修改与作者商量后决定。不同意修改者请事先声明。
6 本刊已入编前述全文数据库,来稿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以上数据库收录。本刊将给作者发放稿酬,一次性付清。投稿后即视为认同。
7 本刊网站依托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域名,新刊全文发布及过刊全文浏览将永久保存。本刊为开放获取杂志,使用CC BY-NC许可协议。所有内容均免费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或链接到文章的全文,或者将其用于任何其他合法目的,而无需事先征得出版商或作者的许可,用户可以使用,重复使用和构建在期刊上发布的材料,但仅用于非商业目的。
8作者主动撤稿流程:(1)作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成功投稿后,由于自身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编辑部书面说明情况,并签署文章所有署名作者姓名,提交所有署名作者身份证复印件,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由作者自行承担;如果是作者单位申请撤稿,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和附所有作者的亲笔签名。编辑部将视撤稿的理由是否客观、已经对文章的处理程度,收取一定的费用。(2)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计2次者,编辑部将在3年内拒收有其署名的稿件。编辑部退稿流程:(1)稿件录用后,编辑部若发现稿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坚决予以退稿,并将相关材料提交至编委会,做出退稿决定。(2)情节严重并给本刊带来经济损失的,还将追究作者相应责任,包括通报其所在单位、3年内不发表其署名论文、通报其他相关期刊、经济赔偿等。本刊编辑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对退稿(撤文)流程做出如下规定:(1)若稿件未正式公开发表,则由编辑部退稿并通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如作者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2)若稿件已正式公开发表,编辑部将在本刊官网及最新一期杂志上刊登“撤文声明”,并向相关数据库收录机构发送“撤文声明”,撤回其稿件的所有数据信息。论文勘误:稿件已正式公开发表后,如作者发现论文主要结果中存在明显错误,影响读者理解稿件,本刊编辑部鼓励论文勘误。要求论文所有作者联合声明,签署文章所有署名作者姓名。编辑部将在本刊官网及最新一期杂志上刊登“勘误声明”和“道歉声明”。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刊出论文不能勘误,只能撤文。以上条款作者如不同意,须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无声明者视为同意。
为了促进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推动非遗传承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本刊特别策划《非遗传承与教育太师论坛——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共建共享》专题,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本次专题旨在探讨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现状、价值和挑战,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音乐文化资源,为非遗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播研究:探讨非遗音乐的生存状态、传承方式、传...
简介《办公自动化》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95年创刊,目前以半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发文方向智慧生态城市·智慧中华医药、互联网+·创新2.0、生产·技术、讨论专栏、综述、网络·移动办公·居家办公、科研·教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档·安全、应用·交流来稿须知①参考文献:特别注意引用近期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杂志中发表的前沿研究论文,不遗漏重要的相关文献。②参...
简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反映人文科学各个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提倡严谨、扎实、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鼓励各抒己见。学报在重点反映我校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吸收外稿,对于确有理论深度、有新意的论文优先刊用。获奖情况:2010年在全...
来稿须知一、征稿范围《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海洋、水产及其相关学科研究论文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水产科学与渔业工程、食品及生物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二、投稿方式本刊投稿处理流程均通过网站进行,作者请登录注册并投稿。稿件大约在3个月决定是否录用,9—11月正式出版(自投稿之日起计算)。所投稿件一经录用后均按版权协议先进行网络首发。三、稿件...
来稿须知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
来稿须知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刊载干旱区水资源、土壤、生物、气候、环境等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主要刊载全球气候变化的干旱区响应、内陆水循环与水资源、干旱区生物资源与绿洲生态、土壤科学和防沙治沙等干旱区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2.编辑部收到稿件之后,立即给作者发送收稿回执。对不...
简介《广西通信技术杂志》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1981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CN:45-1225/TN。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计算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广西通信技术杂志》自创刊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按照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我区通信建设的实际,积极开展通信科技的研究和探讨,加强有关通信理论及技术...
来稿须知一、选题要求 1.来稿应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能反映所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综述性稿件应内容新颖并有自己的观点,研究性文章应为具有创新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来稿字数不限。2.对于各类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成果论文,以及教授、博士的学术论文本刊将优先发表。二、格式要求来稿中以下项目应完整:题名、作者姓名及机构名称、摘要...
来稿须知 1)文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句精练通畅。投稿要求通过E-mail以附件形式、word文件格式发送电子文稿至编辑部邮箱,或通过中国知网《北方蚕业》采编系统投稿。 2)来稿篇幅30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8000字。综述性、试验研究性、技术及管理性论文,须撰写中文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附参考文献。试验与理论研究学术论文应附英文题名、...
来稿须知1. 研究范围与宗旨《沉积学报》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本刊的宗旨是推动我国沉积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沉积学领域人才的成长,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2.稿件的基本要求2.1&nb...
影响因子:0.180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0.988
影响因子:2.396
影响因子:2.451
影响因子:8.518
影响因子:1.000
影响因子: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