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作者投稿格式要求
一、文题
1.文题用2号黑体字居中通栏排版。
2.如是基金项目文章,文题末右上角加“﹡”号。
二、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5号楷体居中排列在文题下方。
2.作者中单姓单名者姓与名之间不留空格,各姓名之间用“,”隔开。作者单位不同时,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
3.作者姓名与中文文题的行间距空5号字1行
三、摘要与关键词
1.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通栏排,两边各缩进2字格。英文摘要排在中文摘要下方,中英文关键词分别排在中英文摘要下方。
2.“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字样后加冒号(:)左顶格排(小5号黑体),转行文字顶格排。四要素名称“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 “结果(Results)” “结论(Conclusion)”文字均为小5号黑体,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为小5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隔以“;”。
3.中文摘要与作者姓名行间距空5号字1行。
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排在中文关键词下方、英文文题上方,无须标注英文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后加冒号“:”,用小5号黑体排,其余文字均为小5号宋体。
五、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
1.英文文题用4号黑正体左顶格排,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
2.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在英文文题下另起一行左顶格排,用小5号白正体居中排。作者姓名后在圆括号内用小5号白斜体接排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内容与作者名间无行空。
3.英文文题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的行间距空5号字1行
六、基金项目
1. 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基金项目:”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用横细线与正文分开。“基金项目:”左上角加“﹡”号。
2.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连排,句末不加标点。
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9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51550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3AA205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2AA2Z3343);科技部基础重大专项(2001DEA30035)
七、作者单位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作者单位:”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次列出作者单位名称(到科室)、省市名称、单位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城市名之间隔以“,”,省份与城市名之间、城市名与邮政编码之间空半字空。作者单位不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加点号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单位,不同单位之间隔以“;”,句末不加标点。
示例:作者单位:1.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江苏 210003;2.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八、作者简介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作者简介:”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各项间隔以“,”,句末加句号。
3.研究方向后在圆括号内注明某作者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
示例:作者简介:王莉(1978—),女,辽宁沈阳人,主管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九、通信作者
1. 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通讯作者:”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姓名与E-mail地址间用“,”隔开,多位通讯作者时以“;”间隔,句末不加标点。
示例:通信作者: 王民,E-mail:wangmin@sina.com
十、正文内容
(一).标题
1.各级标题均左顶格排,序号后不加圆点,空1格排文字。标题序号按“1”、“1.1”、“1.1.1”形式。
2.一级标题(“1”形式)单独一行排,用5号黑体,上下行间距各空5号字一行,若文字为2个字,中间空1格。二级标题(“1.1”形式)用5号楷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三级及以上标题均用5号宋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
(二)表格设计
1.版式:表格排在首次出现相关内容的自然段落后,尽量排在同一页码上,
2.表题:表序号排小5号黑体,表文题排小5号宋体,表序号与表文题之间留1字空,不加标点。表序号与表文题居中置于表上方。
3.表式:采用三线表,顶线(粗线)、底线(粗线)和栏目线(细线),如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1条分界贯通性横线。在纵栏头中,可根据分层需求加用非贯通性短横线。
4.表身内容排版:表内文字排6号宋体,栏头项目名称如项目、组别、因素等间不留空格。表内横栏头文字左顶格排,以同层次第1个字为准,上下对齐,非每行居中排。横栏头中第2层次文字应缩1格排。表中纵栏同类项目数字应以个位数(或小数点)或以范围号“~”、区间号“±”等符号为准,上下对齐,各行有效位数应相等。“—”(一字线)代表未发现。表内数据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应一致;小数点前“0”省略;表内不带括号,人数、%应分为两列。统计学符号一律斜体排印
4.表注:表格注释排于表格底线下缘,排6号宋体,表“注:”前空2字格,注释结束时加句号。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右上角码的形式,按英文字母小写顺序选用:a,b,c,d……在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
(三)图片设计
1.版式:图片排于首次提及的相应正文所在自然段落后,即先见文后见图,或根据版面需要移排在相应部位。图片不排在版首或版末。图旁不串文。
2.图题:一律排在图下方居中排列。图序号排小5号黑体,图题排小5号宋体,图序号与图题之间空1字,不加标点。
3.图注:排在图与图题之间,居中排6号宋体。不同组别间隔以“;”,
图“注:”前空2字格,注释结束时加句号。
4.图例:图例一般排印在图内空白处,也可排在图形与图题之间
(四)符号
1.文内统计符号均斜体,如
十一、志谢
1.志谢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不与正文的层次标题连续编码。
2.“志谢”2字用小5号黑体字左顶格排,空1个字,用小5号宋体字排具体文字,回行左顶格排,句末不加标点。
十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字样左顶格排,用小5号黑体左顶格排,句末不用“:”,单独成一行;与正文间距空空5号字1行
2.文献序号外加方头括号“[]”,左顶格排,与文献文字空1字格,不加标点。参考文献文字为6号宋体。
论 文 题 目*
作者名1,作者名2,作者名3,作者名4
(如果所有作者都属于同一个单位就不用上标)
摘要:目的 *********。方法*************。结果 ***************。结论************************************。
关键词: *****;*****;*****
Title *************************************************
name1, name2, name3, ea tal. 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
Keywords: *****;*****;*****
前言
***************************************************************************
***************************************************************************
**************************。
1.对象(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材料) *************************************************。
1.2 调查方法(实验方法) *************************************************。
*
*
*
*
*
1.8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软件,具体使用的统计方法。
* 基金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单位:1.******,省份 城市 邮编 ;2.*****;3.********;4.********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历。从事的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
2.结果
2.1 标题 *************************************************。
2.1.1 标题 ************************************************。
2.1.2 标题 ************************************************。
2.2 标题 *************************************************。
2.3标题(表1) ************************************************。
2.4标题(图1) **********************************************。
图1 图题
3讨 论 ***********************************************************。
参考文献
[1] 作者名,作者名,作者名,等.题目****************[J].出版者,出版年,卷(期):页码.
[2] 作者名,作者名,作者名,等.题目****************[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来稿须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入网期刊。来稿要求及主要注意事项如下: 1.本刊特别欢迎民族学、蒙古学、少数民族文学、世界史、经济学方...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与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ISSN1006-009X;CN22-1135/TH)。 1984年创刊,本刊为季刊,每季的季末出版。《气象水文海洋仪器》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中国稀土学报》投稿须知 作者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国内作者建议从中文主页登录,首次投稿时请先点击“新用户注册”项进行作者注册,然后根据提示进行相关操作。投英文稿时建议在文章后附中文对译稿或中文文摘(附于文章的尾部即可)。首次投稿时,请提供关于个人学术背景、课题研究背景和论文发表情况的简介。重投稿请在题目前标明原稿件的编号,否则一律视为一稿多投。&nbs...
来稿须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理工医类学院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主要刊登国内最新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学术论文和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栏目涵盖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民族医药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等。欢迎惠赐学术论文、调查研究类、新技术新方法类和研究综述类稿件。自然...
■来稿要求1.本刊实行三轮匿名审稿制。稿件请附目次、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及4个左右的中英文关键词,文档中请去除作者和基金信息。 2.注释体例请参照最新版《法学引注手册》:http://cbimg.cnki.net/Editor/2019/1107/zgfx/090fce08-e3c7-4231-b406-8a84d177b024.pdf,引用期刊论文须注明具体来源页码。 3.篇...
简介《区域供热》杂志(CN:11-3241/TK)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82年创刊,目前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区域供热》杂志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发文方...
来稿须知1.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希求并重视观点新,方法新,寓富于创造性和学术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稿件。2.来稿可以手写稿、打印稿、软盘或电子邮件形式交纳,在文末注上具体的通讯地址(含邮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以便联系。3.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并要求稿件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非经约稿,专题综述类稿件一般不...
本刊启事及征稿简则尊敬的《史林》读者和作者: 《史林》的成长,离不开诸位的支持,为提高《史林》的学术水准,我们与各位相约: 一、来稿篇幅一般在15000字以内为宜,论文摘要在200字左右,附上相应英文提要,请按本刊的体例(详见2008年第5、6期)做好注释。本刊以论文质量为唯一取舍标准,请直接使用本刊的投稿系统,不要代...
简介传媒杂志创刊于1999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半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来稿须知(一)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二)本刊论文注释为尾注,规范请严格遵照本刊要求,具体参见《引文注释规范》。(三)作者署名:作者署名置于标题正下方。作者的工作单位应标明单位全称,连同所在省、市(县)名及...
来稿须知一、办刊宗旨《西北地质》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国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旨在全面及时的报道地质科学及其交叉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西北地质》涵盖的主要专业领域及学科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地质灾害、城市地质、工程地质、遥感及自然资源评价、地球物理化学、地质大数据分析与...
影响因子:2.180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0.486
影响因子:0.333
影响因子:0.470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0.690